王添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6-000-01
摘 要 人事考核中的常見誤差包括集中趨勢偏差、夸大傾向偏差、年齡偏差、邏輯偏差、主觀偏差等。為有效預防這些偏差,提高人事考核工作水平,應該采取有效的改進和預防對策:提高考核人員素質、落實人事考核原則、完善人事考核方法,并健全人事考核標準。
關鍵詞 人事考核 常見誤差 預防對策
人事考核是人事管理的重要內容,主要考核內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工作能力等。通過這些內容的考核,能全面掌握工作人員基本情況,為采取改進和完善措施創造便利,也有利于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因此,一般單位都非常重視人事考核工作,落實考核制度,促進考核水平提高。但由于受到考核制度和人員素質等的制約,當前人事考核仍然存在誤差,需要采取預防和完善措施。
一、人事考核中的常見誤差
人事考核中,由于相關制度沒有嚴格落實,一些考核人員的責任心不強,導致考核工作中容易出現誤差,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集中趨勢偏差。這是考核中最容易出現的偏差,通常單位被考核者的差異很小,集中在某一尺度附近,難以拉開差距,容易導致考核失真現象發生。例如,有些單位以量化形式展示考核結果,并以此為依據將考核者分為若干等級,給予不同待遇。但不同等級之間的差異非常小,容易挫傷工作人員積極性。其產生原因是考核者沒有嚴格落實原則,對被考核者做相近評價,考核標準把握不當,應該采取改進和完善措施。
(二)夸大傾向偏差。考核標準把握不嚴,對被考核者的評價高于實際標準,難以真實掌握被考核者的基本情況。例如,有些被考核者平時的組織紀律較差,但考核結果卻是組織紀律很強,考核存在嚴重失真現象。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考核者沒有嚴格落實原則,對考核標準把握不當。
(三)年齡偏差。在評價和考核過程中,對不同年齡段工作人員的考核存在偏差。事實上,工作人員年齡不同,他們在人生觀、思維方式、興趣愛好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但考核人員對不同年齡段工作人員評價時,容易產生評價上的失誤,影響考核結果的準確性。
(四)邏輯偏差。錯誤應用邏輯方法考核,套用邏輯關系進行考核,進而導致偏差出現。例如,學識水平和工作能力考核時,常用話語為:學識水平高,文憑高,工作能力強。考核語句存在隨意套用現象,導致考核結果存在偏差。對工作人員來說,學歷高,工作能力不一定強,這是考核中需要關注的內容。
(五)主觀偏差。考核者對工作人員、某些考核標準和要素存在偏愛或厭惡,影響考核評價的準確性,導致偏差出現。一些考核者不按規定辦事,思想態度不端正,用個人愛好代替考核標準,加大考核誤差。
二、人事考核中常見誤差的預防對策
為促進人事考核工作水平提升,預防可能出現的誤差,結合實際工作需要,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預防對策。
(一)提高考核人員素質。聘請思想端正、政治素質高、專業技能強的人員擔任考核工作者,加強教育、管理和培訓,讓他們嚴格遵循考核規范標準,推動考核工作水平提高,縮小考核偏差。考核時要堅持正確的路線和方針,嚴格把握考核規范標準,用聯系、發展、辯證的觀點對員工進行考核,提高考核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二)落實人事考核原則。堅持正確原則的指導作用,確保考核水平提升。主要原則包括實事求是原則、考用一致原則、嚴格原則、立體原則,客觀、公正、全面評價員工基本情況,細致和真實掌握員工的工作情況。嚴格遵循規范標準和要求,采用多層次、多方法進行考核,提高考核評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三)完善人事考核方法。考核內容包括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其中政治素質和品德素質是核心,能力是考核的主要內容,勤奮程度和工作成績是重要組成部分,廉潔性和自律性是不可忽視的內容。因此,具體考核過程中,應該嚴格把握這些規范標準,突出重點,全面考核,進行分類分級別的定時、定量考核。這樣既落實考核標準,還對工作人員進行細致全面的考核,有效促進考核工作水平提升,盡量縮小考核偏差。
(四)健全人事考核標準。規范標準對考核工作發揮積極指導作用,必須高度重視該項內容,結合考核需要完善考核標準,細化各項要求,提高考核的規范性,更好約束和指導各項工作,確保考核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要細化考核標準,完善各項規定。并結合考核工作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動態改進考核標準,更好適應新情況和新形勢。當發現考核標準存在問題時,也要及時改進和修正,推動考核標準不斷完善。
三、結語
為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大貢獻,應該充分認識考核的重要作用。了解可能出現的誤差,并有針對性的采取防范對策,從而提高人事考核水平,為各項工作開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 呂雪楓.我國公務員績效考核運行誤差及約束因素分析[J].求實,2012(1).
[2] 賈鴻雁.人事考核中的常見誤差及預防[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