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摘 要:10 kV配電工程的施工管理關系到配電網能否安全、穩定地運行,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用電息息相關。結合某10 kV配電工程實例,對工程施工方案進行了分析,并詳細介紹了10 kV配電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以期為類似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10 kV配電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管理;高壓柜
中圖分類號:TM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4.060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電力工程的施工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在電力工程建設中,配電工程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關系到電力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并與人們生活生產的用電質量息息相關。有效地對配電工程施工進行管理,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保障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基于此,筆者進行相關介紹。
1 工程概況
某配電站中有2 000 kVA變壓器4臺,1 600 kVA變壓器2臺,還有16臺高壓柜,69臺低壓柜。高壓柜平行布置成1行,按本地供電部門相關規定,高壓柜不設聯絡。高壓柜組外側左右兩邊設置為高壓進線柜,分別采用兩路電纜供電。高壓柜通過電纜與變壓器連接。低壓柜布置成3行,每行采用2臺變壓器,分別于每行的外側布置。選擇每行的最中間的低壓柜作為聯絡柜。聯絡柜有3種運行模式,即自投自復、自投不自復和全手動。低壓柜后出線,低壓柜通過封閉母線與變壓器連接。各種開關元件均配有失壓保護裝置。配電站裝設中央空調系統、新風系統等。配電站工程較為復雜,包括安裝或調試各種設備、橋架及線路。另外,還要考慮到天氣、場地等各種影響工程進度的其他因素。
2 施工方案
為保證配電工程的質量及工程的合理展開,對工程進程進行了規劃。整體上,工程分為5個階段,分別為設備安裝準備、設備安裝、設備調試、送電前的準備、送電,以時間為單位,利用界點對這5個階段初始劃分。具體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在工程的5個階段中,設備安裝準備階段占據時間最長,設備調試次之。整個流程一環套一環,前后緊密聯系。為確保正常的施工進度,不能在任何一段掉鏈子。在施工質量控制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設備安裝、調試,和送電3個階段。這是決定工程質量的重點和難點。充分的準備工作及有利的施工環境和條件的創造能夠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3 施工管理措施
3.1 設備安裝準備階段施工管理
認真閱讀工程圖紙,做好會審工作,最后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購買設備的過程中,設備的型號、規格均需一一對照工程圖紙所注的具體參數。對于不同的設備,結合施工現場具體狀況確定設備運輸方案,即整體運輸或者分體運輸,并計劃運輸的具體方式。對于需要臨時制造的設備,需要派專門人員到制造廠家監督設備的制造過程,要保證其遵循設計圖紙的要求和相關規定。在準備階段,需要將工程組織計劃設計好,并制定好吊裝方案。吊裝工作需先通過甲方和監察單位批準,且在吊裝施工整個過程中,均需有承包單位和監察單位人員在施工現場,確保吊裝質量。基礎工程、線路設計及保護裝置的預埋和預留工作均需嚴格遵守設計圖紙進行。對于基礎工程,土建單位人員必須與電氣單位人員協商,達成共識。槽鋼基礎應當依照相關規定施工。完成施工后,需要采用水平儀對其檢查,保證必要的水平度和平行度。如果發現沒有達標,就要及時完善。
3.2 設備安裝階段施工管理
3.2.1 施工準備
施工準備十分重要,是達到預期工程目標的保證。在圖1中,施工準備表現為對界點1的控制。在施工準備階段,需對一次原理圖進行嚴格審批,由相關審圖單位受理。然后,由中標商家給出配電系統的二次原理圖,由圖紙設計單位審批。監察人員對到場的設備及相關資料進行檢查和驗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設備、附件繁多,應該由專門人員統一管理,包括各種重要資料和鑰匙。審核施工組織設計及設備吊裝方案,對線路、保護裝置及槽鋼基礎預埋、預留等地面工作進行驗收,最后驗收墻面和頂板工程。
3.2.2 設備安裝施工質量控制
該階段是工程中最重要的階段,也是重難點所在。在施工過程中,不僅要控制工程質量,還需格外注意人員安全。其主要任務有布置高低壓柜,于其內部安裝銅排,敷設二次線,安裝壓橋架、母線、風管、墻面。其注意事項為必須嚴格遵循《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的相關規定。在充分熟悉相關條款后,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落到實處,嚴格控制每一道工序。一個合格的工程人員應該十分了解工程中的常見質量問題,所以在施工質量管理過程中,應該做到重點檢查,關注細節,發現問題,嚴格處理。通常,就設備自身而言,需要檢查以下幾個問題:①檢查母排有沒有足夠的支架或者支架不穩而導致母排無法固定牢固。②仔細檢查小零件、小元件,確保沒有缺失。③檢查開關,保證有復位功能的開關成功復位。④檢查設備的接地保護裝置。有些保護裝置可能沒有接到地面上,或者地線太細,留下安全隱患。在安裝設備的過程中,需要檢查的內容包括檢查變壓器的接地情況,確保其嚴格遵循《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的相關規定。
3.2.3 設備安裝施工進度控制
完成配電室設備、母線、橋架、風管的圖紙設計,做好定位和標高工作。在圖紙設計中,如果發現設備、母線、橋架和風管在位置上存在沖突,其優先順序應該為先設備、再母線,接著風管,最后是橋架。為了不影響后來設備的安裝工作,我們在施工時要注意按照“由內到外”的次序實施。筆者認為,考慮到環境因素,并確保工程順利進行,一個科學、合理的安裝順序應該是:安裝吸音龍骨框架→安裝墻面→布置高低壓柜→于高低壓柜內部安裝銅排→敷設二次線→安裝母線→安裝風管→安裝橋架→安裝頂板。由于本工程進度安排比較緊,在預埋槽鋼后,確定事先布置好的高低壓柜的大小和形狀,便需要測量橋架漏斗。在此,需要把握好制作漏斗的時間,確保不影響正常施工進度。
3.3 設備調試階段施工管理
3.3.1 調試準備
該階段的主要任務為審核調試具體方案和送電方案,準備好調試工作應配備的所有工具和儀器,安排好工程人員。
3.3.2 設備調試質量控制
為保證設備調試質量,需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①做好各種器件的耐壓、耐高溫試驗,包括變壓器、封閉母線、真空斷路器等。另外,對于真空斷路器,還要進行重合閘和失壓脫扣檢查。②做好直流屏試驗。為保證變壓器質量,需要在使用前通直流電,測量其線路電阻。需要注意的是線路電阻不可過大,以免引起發熱損耗。③CT、PT試驗。檢驗低壓側設備裝置。采用低壓斷路器連接低壓柜,并通三相電,進行檢查。④高壓柜連接的檢驗。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試驗大多涉及高壓,具有較大的危險性,但由于極其重要,必須嚴格做好。為安全起見,不僅要按照科學方案調試,還要做好充分的安全防護措施。最后將調試結果整理匯總。
3.4 送電施工管理
3.4.1 送電前準備
在圖1中,送電準備表現在界點3和界點4之間的階段。這一階段尤其需要預防安全事故。當然,質量管理和進度安排也需予以足夠的重視。準備工作很重要,因為其具體工作較多。不同于安裝施工階段,這一階段的工序之間相互關系不是很大,相互影響的程度較小,但均不可替代。工程人員要保證做好的工作很多,具體包括編寫送電方案,培訓合格的工程人員,安裝設備和計量用表,做好線路保護工作,準備安全工具(比如絕緣鞋、手套、應急燈、標志牌、滅火器等),聯系高壓檢查人員,審核施工效果,請相關專業人員監督,審核送電方案,設備、人員到場,填寫相關表格等。
3.4.2 送電
送電人員首先要熟悉配電站的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項,懂得如何規避危險情況,積極預防故障,發現故障,能夠及時處理。在送電前,送電員要認真閱讀事先制定的送電方案,嚴格遵守其相關規定送電。送電完畢后,填寫相關記錄表格,做好事件記錄工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配電工程的施工管理關系到工程施工質量的好壞,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配電網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員要采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對配電工程施工進行監督管理,同時,采取相關的技術管理和設備管理措施,以保證配電工程的施工質量,保障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劉順生.10 kV配網工程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4(19).
[2]吉東榮.10 kV配電工程施工管理探討[J].科技風,2014(23).
〔編輯: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