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靜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重慶 400020
?
網絡新聞真實性的把握
李星靜
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重慶 400020
摘 要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我們也進入了網絡時代。網絡的普及確實給我們帶來多樣化的生活但同時也會出現很多問題,最能夠引起共鳴的則是網絡新聞的問題,如何把握網絡新聞的真實性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網絡平臺自由無限制,所以新聞發布的真實性基本是靠發布者的主觀意愿,網絡假新聞的不斷出現帶來了很多問題,嚴重的甚至會影響人們的生活,所以為了提高網絡媒體的公信力,一定要把握好網絡新聞的真實性。文章主要從網絡新聞真實性的必要性以及網絡新聞出現的一些問題及應對措施探討如何把握好網絡新聞的真實性。
關鍵詞網絡時代;網絡新聞;真實性
所謂新聞是指通過新聞傳播媒介將社會人民所關心的或者最近發生的事情的近況和信息通過傳播平臺傳播,真實性則是新聞的生命,是重中之重,它不僅代表著從事新聞行業的原則和所特有的特征,還是新聞工作者在面對新聞工作的標桿。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新聞開始逐漸占據人們的眼球,但由于網絡平臺的自由性和寬松性,網絡新聞的真實性是一定要有嚴格限制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網絡新聞創意層出不窮,為了吸引讀者花樣百出,但顧此失彼,為了追求更好的包裝效果,更好的視覺效應來吸引人的眼球,往往標題和內容不符,散布假消息來提高點擊率,造成了網絡假新聞盛行的現象。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大概有80%的網絡用戶通過網絡來了解新聞,關注時事,但是大眾對網絡新聞真實性卻是呈現一個不信任的狀態,百分比高達60%??梢?,雖然擁有廣大的用戶群,但其真實性著實令人擔憂。這也從另一方面警戒我們必須要加強對網絡新聞真實性的管理,維護網絡新聞的真實有效很有必要。
繼電視、廣播、報紙后,網絡媒體成為第四媒體,未來會擁有更廣闊的用戶群,用戶使用網絡的途徑來獲取想要了解的新聞的趨勢將更加明顯。網絡傳遞信息速度之快,范圍之廣大家都是了解的,所以網絡新聞的真實性更需要好好的把握,否則網絡假新聞傳播所帶來的后果無法預料。例如某年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網傳漏題重考之事令廣大學子憂心忡忡,此類事件數不勝數,都是網絡虛假新聞所帶來的后果,所以必須把握好網絡新聞的真實性。
網絡假新聞無法徹底解決,主要存在幾點原因:首先,互聯網是一個自由的平臺沒有中心管理機制,也沒有相應的責任機制,對于發布的新聞沒有嚴格的真實性的限制,沒有嚴格的監查審核機制,所以網絡虛假新聞的發布也就相應較多;其次,對于新聞發布者沒有嚴格的要求,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網絡平臺上發布新聞,甚至可以匿名發表,由于互聯網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和開放自由的環境所以信息的發布不受限制;除此之外,由于網絡新聞較多為了增加收視率商家或者個人都會選擇有爭議性或者夸張不符實的新聞標題來吸引用戶瀏覽信息,所以時常為了掌握第一手消息在信息不夠全面,不夠真實的情況下發布消息,新聞的真實性得不到保障;最后,網絡用戶大多是年輕人,不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往往以言論自由為發布不實消息的借口,在網絡新聞媒體的工作者可能缺乏相關的社會經驗,無法考慮全面事情的發展。
網絡虛假新聞盛行的原因絕不僅僅是上述幾點,造成網絡虛假新聞來自于方方面面,每一步出現問題都會有不一樣的問題出現,出現網絡虛假新聞不可避免,為此,我們需要找出問題和相應的解決措施。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我們可以預想到網絡新聞的發展必定會非常迅速,而網絡虛假新聞的存在使得網絡新聞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削弱了新聞在社會的影響,所以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來維護網絡新聞的真實性。
一來,要加強對互聯網站的管理和維護,互聯網是開放自由的平臺,但是自由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有關部門應該制定健全的網絡管理系統,相關的制度可以參考其他媒體再加上網絡媒體自身的特點,正常運行網絡管理機制有利于網絡新聞真實性的把握;二來,要嚴厲的打擊傳遞網絡虛假消息的人員,以高科技來防范高科技,在技術層面上要破解發布虛假消息的地址以及相關信息,給予相應的懲戒,情節嚴重者可以按照法律法規走一定的司法程序。最后還有一點,需要廣大網絡用戶的共同遵守和共同維護,只有大多數用戶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不輕易相信網上散布的虛假謠言,有一定的警惕性和判斷性并且不隨意發布虛假消息才能維護網絡新聞的正常運行,提高網絡新聞的真實性。
網絡新聞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網絡新聞的真實性需要我們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共同來維護。這是一個長期并且艱巨的任務,不僅需要靠政府,靠制度,更多的是在于大家的自覺性和新聞客觀意識。網絡新聞的信任度之所以較低是由于各個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所以為了維護網絡新聞的真實性,把握網絡新聞的真實性需要多方面共同的努力。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網絡新聞會在新聞媒體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會在管理體制方面有更大的完善和創新,不斷的走向規范化管理化,有理有序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劉瓊.中國網絡新聞可信度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1.
[2]董卿.網絡新聞的現狀及未來的前瞻性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6.
[3]任麗.網絡新聞跟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2.
作者簡介:李星靜,工作單位為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02-00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