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寧牡丹江新聞傳媒集團,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
?
電視新聞采編技巧
張曉寧
牡丹江新聞傳媒集團,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
摘 要電視新聞的采編工作本來就是一個比較繁雜而又極具實踐性的過程,如何做出精品的電視新聞,新聞采編的前、中、后的工作都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因此,作為電視新聞工作者,只有靈活運用新聞采訪技巧和不斷追求新聞采訪的創新,才能創作出有藝術特色的新聞作品,實現較好的傳播價值。筆者結合新聞記者自身經歷,從電視新聞采編前的準備、采編中和采編后幾個方面對其進行詳細分析,以期對提高電視新聞記者采編水平有所裨益。
關鍵詞電視新聞;采編;采編技巧
新聞采編是一門比較年輕的專業,由于它和大眾生活具有密切的關系,這門學科在近年來發展迅速,人們對其需要也越來越多。新聞采編工作者需掌握采訪、寫作、編輯、攝影攝像等多種技能,必要時還需要進行對節目的策劃工作,這些技能融于一身,難免會出現問題,影響工作效率及質量。
1)缺乏新聞采編前的策劃。新聞采編是一種責任性工作,需要在采編新聞之前進行全方位的了解,考慮新聞的受眾人群,需要對特定人群進行了解。采編新聞前要做出一個合理的策劃方案,有針對性的根據受眾人群進行新聞報道,對受眾人群的生活方式、興趣愛好、關注重點等方面進行深入了解。
2)不能準確找到新聞切入點。新聞采編過程中難免遇到一些不擅長或沒接觸過的領域,以觀眾的角度出發,清楚觀眾的關注方向。例如,工人傾向企業發展和社會經濟,農民傾向種植技術和銷量產地等。更具體的說,即使是工人,在不同時期、地點,所關注的重點也存在不同,這些問題都需要在采編過程中能夠準確實際的找到切入點。
3)采編內容形式單一。由于現代科技生活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新聞要求越來越高,如果不能多元化的展現新聞,沒有對觀眾造成視覺沖擊力從而讓他們產生興趣,那么對于采編工作者來說就是失敗的。基于新聞的客觀性,新聞的采編很容易讓觀眾感到乏味、厭煩,從而對觀眾造成視覺上的審美疲勞,新聞失去吸引力。
4)采編內容不深刻。采編過程中,對新聞事件的掌握及挖掘是對采編工作者的基本素質要求,需要跟蹤采訪及時收集突發新聞的素材。對于群體性突發事件,采編工作者很難進行深入挖掘,往往只提供表面素材,不能有效發揮新聞對社會的影響價值。
記者在現場采訪前的準備十分重要,始終要樹立“想受眾所想,問受眾所需,”的采訪理念,例如策劃采訪提綱時,側重受眾最關心的問題,最想了解的問題,任何談話和提問的問題要有側重點,目的都是為采訪主題服務。
1)選定提問的方式。在現場采訪中,記者與采訪對象的對話有多種方式,而每一種對話形式都可以運用不同的交談和提問的技巧。一般包括正問法、反問法、追問法、側問法和設問法。
2)善于傾聽,尊重對方。在現場采訪中,記者與被采訪者是平等的雙向交流,那么記者就必須聚精會神地聽采訪對象的回答,在聽的同時,還要注意給對方以反饋和交流。在對方談話時,眼睛要始終看著對方。其次是手勢。在必要和恰當的時候,輔以一兩個簡單而肯定的手勢,可以給對方信心和鼓勵。給對方積極的影響,形成一個融洽的說話氣氛。
3)言簡意賅,表達準確。記者在現場采訪中要用精練語言,準確的表述自己的觀點,要達到這一要求,首先要盡可能地熟練采訪內容和采訪對象,不能在鏡頭開拍后,才在現場進行了解情況。其次是有備而來,事先將提的主要問題、重要細節寫在本子上,必要時可以拿來參考。在采訪時,發現對方長篇闊論、跑題偏題時,應及時而又巧妙地轉移目標,將話題拉到主題思想上來。
新聞采編工作非常重要,它保證了新聞的可靠性、實時性與真實性,直接影響新聞的質量。采編工作者要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采編工作中,在工作中進行創新、改進,從而能夠更好的發揮其工作價值。采編工作是新聞的基礎,我們所看到的新聞,是由采編、編輯、制作最后播出的一系列工作內容的效果。所以,新聞采編不僅能夠影響新聞的質量,還能引導新聞的導向,采編工作者深入的挖掘,以豐富的內容來報道新聞,而不僅僅是表現內容,這是新聞采編工作的真正意義。采編過程中首先需要對信息的掌握認定,對采訪目標具有針對性。其次需要對信息進行加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用對新聞有意義的內容。最后需要工作者對信息進行制作,錄制、剪輯等技術性操作過程,從而實現一則新聞的展示。
1)提高采編能力。采編工作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要科學的進行采編,首先需要采編人員在采編之前做好采編策劃方案,以充足的準備,對新聞挖掘、事件跟蹤撰寫稿件,必要時還需要人物采訪和內容擴展等形式來補充新聞的可看性。
2)利用科技技術發展多元化新聞形式。多元化新聞形式是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將采編的稿件、采訪視頻等通過多媒體的處理技術進行整編,還需利用互聯網進行未知知識方面的擴展,不斷豐富自身知識,利用計算機來提高信息處理與寫作效率。
3)為采編工作做好人才儲備。采編工作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工作,且要求工作人員夠專業、細致、踏實。所以對采編工作者的人才培養必須加大力度,安排相關人員的職業培訓、交流溝通,在確保采編工作的質量與效率的同時,還需建立起適合的激勵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競爭意識。另外,在電視新聞節目尤其是在一些會議新聞制作中,編輯僅僅用會議畫面就會顯得呆板,實施插入與會議有關的圖像、資料,將會使新聞報道更加吸引觀眾的視角。再如,在行業新聞里,一些數據的出現、總結回顧的語段、市場情況分析調查資料等等圖像資料內容的添加,可增加電視新聞的可視性。
參考文獻
[1]黃霆.正確把握電視新聞采編技巧[J].中國傳媒科技,2015(4).
作者簡介:張曉寧,記者,從事電視新聞采編工作。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02-0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