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顯平(廣東寰球廣業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655)
?
某橡膠廠膠乳制備工段溶劑損失量計算分析和流程優化
胡顯平
(廣東寰球廣業工程有限公司,廣東廣州510655)
摘要:某廠膠乳制備工段采用石油醚作為溶劑,按照現有工藝工序操作,石油醚每年損失約85t~90t,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和環境污染。根據膠乳備制工藝流程和現場采集的運行數據,采用模擬軟件對各操作單元設備進行模擬,定量計算出每個工序石油醚損失量,分析得知石油醚損失的主要因素和工序;并提出流程優化方案,給出改造建議。
關鍵詞:石油醚;溶劑;模擬;流程優化
某廠丁基膠乳制備工段采用“乳化法”,其主要工序為:溶解丁基膠→混合乳化劑→乳化→脫溶劑(蒸餾)→溶劑回收→濃縮膠乳。生產以石油醚(主要成分C6+)為溶劑、丁基橡膠為原料。常溫、常壓下,丁基橡膠在打漿罐內溶解于石油醚,通過壓縮空氣把膠乳從打槳罐壓到混合罐,加入乳化劑、穩定劑攪拌后,膠乳重力自流進入乳化槽乳化,乳化好的膠乳用齒輪泵打入高位槽,膠乳重力自流進入蒸餾塔,在蒸餾塔內通過低壓飽和蒸汽抽提脫除石油醚,分離得到丁基膠乳產品,在蒸餾塔和膏化缸壓差推動下,產品進入膏化缸,對乳液進行濃縮,提高膠乳總固形物含量。抽提出的石油醚蒸汽微正壓、約98℃,在噴淋冷卻塔內與28℃冷卻水混合冷卻至36℃,進入油水分離罐。分離罐內靜置分層,上層為石油醚,下層為冷卻水。石油醚靠液位差回流至埋地石油醚儲罐,循環使用。冷卻水通過機泵輸送至涼水塔冷卻至28℃,28℃冷卻水循環進入噴淋冷卻塔。
(1)溶劑:石油醚儲存于埋地汽油儲罐,通過壓縮空氣壓入高位汽油量罐,分批次自流進入打漿罐,每批流量136kg,每天共12批次,石油醚循環使用量1632kg/班。每班次向埋地石油醚儲罐補充280kg石油醚。石油醚流經的埋地儲罐、汽油量罐、打漿罐、混合罐、乳化槽、高位槽、油水分離罐均與大氣相通,蒸汽塔、噴淋冷卻塔、油水分離罐內石油醚直接與水混合。本次理論計算,石油醚(C6+)按己烷。

表1廢水物性表
(2)廢水排放:埋地汽油儲罐通過DN25的管道定期排放含汽油廢水,每1小時排放一次,每次排放10min~15min。
(3)冷卻水:冷卻水循環量為50m3/h,涼水塔進水溫度36℃,出水溫度28℃。冷卻水槽示水位情況隨時補水,補充水管管徑DN50。
(4)低壓飽和蒸汽:低壓飽和蒸汽壓力為0.5MPa,進入蒸餾塔流量為200 kg/h。
(5)油水分離器:油水分離罐尺寸:Ф2000mm×6000mm,因進料、出料,罐內上部油層液面波動高差約為0.4m。
根據操作運行數據,采用軟件Aspen PlusV7.2模擬計算,得到石油醚進、出各工序操作過程中排向大氣量、解吸揮發量、廢水溶解量等理論計算值。
3.1排向大氣量
3.1.1進料呼出損失量
12批次石油醚循環量為1632kg。各儲罐、槽內氣相空間為石油醚與空氣混合物,因進料和出料而儲罐和槽液位波動時,氣相混合物伴隨著呼出和吸入,為維持石油醚組分在氣相中的分壓平衡,液相石油醚揮發進入氣相和呼出排向大氣。
通過模擬計算,各罐、槽因“呼吸”排放的損失量如下:汽油儲罐,1.72kg/班;汽油量罐,1.39kg/班;打漿罐,1.43kg/班;混合罐,3.56kg/班;膠乳乳化槽,3.11kg/班;高位槽,2.56 kg/班;油水分離罐,2.52kg/班。
3.1.2熱膨脹呼出損失量
因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引起的油品損耗稱為“小呼吸”。石油醚停留在打漿罐、混合罐、膠乳乳化槽與高位槽和儲存汽油儲罐期間,有不同程度的“小呼吸”損失。汽油儲罐為埋地儲罐,受晝夜溫差及太陽輻射的影響較小,罐內石油醚因“小呼吸”損失較小。
打漿罐、混合罐和膠乳乳化槽內會因攪拌發熱,打漿罐中溶解丁基橡膠時釋放少量的熱,罐內物料溫度升高,提高有機溶劑的揮發速率。根據經驗估算,本工段的石油醚每年“小呼吸”與“熱呼吸”損耗約達3t。
3.2解吸揮發量
來自蒸餾塔的98℃石油醚和水蒸汽混合物進入噴淋冷卻塔,經28℃冷卻水噴淋冷卻至36℃,氣相全部冷凝,冷凝液重力自流進入油水分離罐。石油醚與水分層分離,上層為石油醚,下層為冷卻水,冷卻水中溶解有微量石油醚。36℃冷卻水由50m3/h輸送泵打入廠房樓頂涼水塔,冷卻至28℃返回至噴淋冷卻塔。循環水在冷水塔內降溫過程中,溶解于冷卻水中的微量石油醚也會氣化擴散進入空氣,平衡空氣中石油醚分壓。模擬計算結果為:石油醚解吸揮發進入空氣量為236.87kg/班。
3.3廢水溶解量
微量水溶解于石油醚,從油水分離罐上層利用重力自流進入埋地儲罐。經靜置分層,埋地管底部會有水層,需定期排放含油污水。取排放污水流速2.0m/s,根據操作運行情況,初算廢水排放量為8.83m3/班。石油醚在水中溶解量數據見表1。
根據現場采集信息,取年操作300天,年損失量約為84t。模擬計算的各項理論損失量占總損失量比例見表2。

表2損失量計算值
從表2中可知,溶解于冷卻水中石油醚在冷水塔中解吸揮發損失量為主要因素,其次為進料呼出,其后依次為熱膨脹呼出,含油廢水排放。
5.1噴淋冷卻塔
冷卻水在噴淋冷卻塔中直接接觸,由于冷卻水循環量50m3/h,冷卻水溶解石油醚量較大,導致在涼水塔內大量石油醚揮發排入空氣。噴淋冷卻塔改為板式換熱器或管殼式換熱器。此改造方案可以消除石油醚溶解于水而導致大量石油醚損失。
5.2密閉排放
油水分離罐、汽油儲罐、汽油量罐、打漿罐、混合罐、膠乳乳化槽和高位槽頂部增設通氣管、呼吸閥,呼出氣體密閉排放。各罐、槽廢氣進入廢氣排放總管,在車間頂部增設一臺廢氣冷凝器,廢氣經冷凝器與冷物流換熱后,冷凝液回流至汽油儲罐。車間現有冷源為冷卻水,供水溫度28℃,回水溫度36℃。考慮換熱器傳熱面積選取的經濟型和合理性,熱、冷兩側傳熱溫差≥5℃,則廢氣溫度低于40℃時,冷卻水不符合要求。本廠無冷凍水,需設置一套小型制冷機組。
5.3廢水處理
增設機械切水器,減少因人工排放廢水誤排、多排導致的石油醚損失;廢水采用膜分離設備分離回收石油醚,回收的石油醚回流至汽油儲罐。
從經濟、環保方面考慮,有必要對某廠膠乳制備工段流程進行改造優化。根據上述計算、分析結果,給出建議如下:
(1)噴淋冷卻塔改為板式換熱器或管殼式換熱器。此改造方案為重點,節省的石油醚量71.06t/年,占石油醚補充量84.60%。
(2)油水分離罐、汽油儲罐、汽油量罐、打漿罐、混合罐、膠乳乳化槽和高位槽頂部通氣管改為呼吸閥,呼出氣體密閉排放。此項改造為可選項,可改善環保和職業衛生條件。
(3)汽油儲罐排放廢水,不進行廢水油分離處理,可維持現狀,廢水排入工廠污水處理池集中處理。
參考文獻
[1]劉達奎.對丁基膠乳制備工藝的幾點看法[J].特種橡膠制品,1981(3):15-19.
中圖分類號:TQ336.8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