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雪 梁志洪 陳結貞 田映雪


[摘要] 目的 探討清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UmAlb/Ucr)測定對糖尿病腎病(DN)早期腎小球損害的診斷價值。 方法 選取100例DN患者為觀察組,100例健康人員為對照組,收集兩組清晨靜脈血、尿標本,分析兩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UmAlb/Ucr),血清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四種方法的檢測結果及診斷效能。 結果 觀察組UmAlb/Ucr及CysC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而在Scr 、BUN 水平上未見差異;同時研究中UmAlb/Ucr與CysC無論是在靈敏度,特異度還是準確度均未見顯著差異,且在三項效能上均明顯高于Scr、BUN兩種檢查(P<0.05);而Scr與BUN比較,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度均無明顯差異。 結論 清晨UmAlb測定配合UCr進行校正,能夠及時發現DN患者早期腎小球損害,操作簡便,特異度、靈敏度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糖尿病腎病;腎小球損傷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6)09-13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rine micro albumin/ urine creatinine (UmAlb/Ucr) on renal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100 DN patients were chosen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100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The venous blood and urine of the 2 groups were collected in morning. The results of the determination was analyzed, such as UmAlb/Ucr, cystatin C (CysC), serum creatinine(Scr) and usea nitrogen (BUN). The diagnostic efficiency was diagnosed. Results The level of UmAlb/Ucr and CysC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BUN and Sc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UmAlb/Ucr and CysC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The three effica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cr and BUN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between Scr and BUN. Conclusion UmAlb determination with UCr can be timely detection of early glomerular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owning a significant effect, worthy of clinical. It is easy to operate, specificity, high sensitivity.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Urine micro albumin / urine creatinine; Diabetic nephropathy; Renal injury
腎小球疾病發病早期常常無明顯的臨床表現,實驗室常規方法檢測尿蛋白、血漿尿素氮、肌酐等也難以明確診斷[1];而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嚴重并發癥,其早期主要病變為腎小球硬化和腎小管重吸收障礙,晚期可出現嚴重的腎功能衰竭,是一種典型的腎小球硬化性病變[2],因此本組研究選取DN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晨尿微量白蛋白與尿肌酐比(UmAlb/Ucr)檢測手段對糖尿病腎小球病變進行早期診斷并與當前流行的血清胱抑素C(CysC)進行對比,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來我院就診的100例DN患者,設為觀察組,另從同期來院體檢的健康人群中抽取100例作為對照組,兩組分別有男66例、68例;女34例,32例;平均年齡(53.8±6.6)、(55.1±6.7)歲;平均體質指數分別為(24.5±1.2)、(23.9±1.3)kg/m2;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3]
所有觀察組患者均為2型糖尿病,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且為保證均為早期損傷,所有患者清晨UmAlb≤200mg/L,知情同意并排除:(1)合并高血壓者;(2)有嚴重的心、肝、腎等功能不全者;(3)合并尿路感染者;(4)患有某些特定引發蛋白尿疾病者;(5)近期有服用腎毒性藥物史患者。
1.3 檢測方法[4]
兩組受試者于早上7點前抽取空腹靜脈血5mL,用肝素鈉抗凝,測定血清CysC、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同時收集受試者晨尿10mL,以3000r/min離心10min后取上清液測定UmAlb及尿肌酐(Ucr)。CysC、UmAlb采用免疫比濁法,BUN采用脲酶電極法,Ucr、Scr采用苦味酸速率法,均在OLYMPUS AU5400型全動生化分析儀上檢測,所用試劑來自寧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且所用分析儀在研究中均每天用質控物進行室內質控。以保證其為“在控”狀態。
1.4 觀察指標
正常測定標準 UmAlb/Ucr 0~30mg/g,CysC 0.7~1.38mg/L,Scr 44~133umol/L,BUN 2.1~7.8mmol/L,超出正常范圍的均為陽性結果;觀察比較兩組UmAlb/Ucr,CysC,Scr及BUN四種方法的檢測結果,記錄觀察組四種方法診斷的陽性、陰性例數,判斷其靈敏度、特異度與準確度。靈敏度(Sen)=a/(a + c);特異度(Spe)=d/(b + d);準確度(ACC)=(a + d)/(a + b + c + d)。其中:a為真陽性數;b為假陽性數;c為假陰性數;d為真陰性數。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的形式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四項檢查結果比較
結果顯示,觀察組UmAlb/Ucr及CysC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在Scr 、BUN 水平上未見明顯差異。見表1。
2.2 所有受試者4種檢測方法效能比較
將兩組受試者四種檢查檢測結果總合,判斷4種診斷技術的效能發現,清晨UmAlb/Ucr 測定與CysC無論是在靈敏度,特異度還是準確度上均未見顯著差異,且三項效能均明顯高于Scr、BUN兩種檢查(P<0.05);而Scr與BUN比較,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度均無明顯差異。見表2。
3 討論
腎小球基底膜是一種膜孔直徑僅為5.5nm的濾過膜,而mAlb的直徑卻有7.2nm,故通常很難通過基底膜;當24h尿液中白蛋白持續以20~200mg/min的濃度排泄或清晨尿液中白蛋白處于20~200mg/L時,則認為患者出現了UmAlb,即腎小球發生可逆性纖維化,基底膜受損;而若UmAlb>200mg/L,則證明腎功能已經發生了不可逆性的損傷并進行性惡化。故UmAlb水平是整個泌尿系統血管改變的征象,并可認為是動脈病變的“窗口”。
大多數糖尿病患者腎小球濾過膜損傷的發病早期對腎臟的損害較小,但由于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可使蛋白質非酶糖化,產生過度糖化終末產物,使血漿中一些蛋白質分子與膠原蛋白的糖基化終產物結合、交織、附著,造成血液黏稠、蛋白質沉積、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及毛細血管堵塞,隨著時間的推移腎小球系膜細胞的數量和囊厚度會增加,使腎小球的屏障損壞,電荷選擇性降低,濾孔直徑擴大,使尿中白蛋白的排出量增高[5-6]。有研究表明[7],如果UmAlb持續超過20mg/L,患者發展到臨床腎病的危險將增加20倍;而傳統的Scr、Ucr、BUN等指標一般發生于腎功能紊亂,代謝、排泄受到較大影響時才會出現異常,其診斷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均較低。故相對于Scr、BUN,UmAlb 檢測是診斷早期腎損害的一項敏感且特異的指標,對預防和及時治療腎損害具有重要意義[8]。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個體間差異,我們在測定清晨UmALB時不能如同測24h UmALB一樣僅測此一項,研究中還需加測了UCr進行校正,使得到的數據更加客觀[9],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UmAlb/Ucr及CysC均顯著高于健康人群,而在Scr 、BUN 水平上卻未見明顯差異;同時總合兩組四中檢測方法分析,清晨UmAlb/Ucr測定與CysC無論是在靈敏度,特異度還是準確度上均未見顯著差異,且三項效能均明顯高于本組的Scr、BUN兩種檢查(P<0.05);而Scr與BUN比較,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度均無明顯差異。
目前國內有學者[10]認為,清晨UmAlb檢測雖然是臨床上常用于診斷DN的一線方法,而24h UmAlb甚至是檢測DN的金標準,但其均易受泌尿系統感染、心衰、高血壓、高血糖等諸多因素的干擾,故清晨尿UmAlb/Ucr的檢測的準確性并不高;而CysC是近年來發現的一個較好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指標,認為其擁有比UmAlb/Ucr更高的特異性、靈敏性。但根據本組研究結果以及我們以往的臨床實踐總結看來,CysC在早期診斷腎小球疾病特別是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癥方面其實并不優于清晨UmAlb,其也會受到感染、高熱、心功能障礙等的影響[11],同時與本組研究相近的,國內陳順儀[3]的研究也證實,針對DN的早期診斷,CysC和清晨尿UmAlb/Ucr的靈敏度(%)、特異度(%)、符合率(%)、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79.7 vs 75.9)、(96.7 vs 93.3)、(84.4 vs 80.7)、(98.4 vs 96.8)、(64.4 vs 59.6),各項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而其結論更認為,24hUmAlb測定是一種比清晨UmAlb靈敏度、特異度及符合率更高的檢測方法,只是其標本保存不穩定,且操作程序繁瑣,因此在臨床實際工作中不多采用,但這足以說明無論是24h UmAlb測定還是經過Ur矯正的晨尿mAlb的測定,對于腎小球疾病的診斷價值并不低于、甚至高于血清CysC。故國外大多數研究認為[12-13],UmAlb/Ucr的檢測是早期發現腎臟疾病最敏感、最可靠、最準確的診斷指標,這也是對本組研究結果的有力支持;同時,通過對本組結果的分析我們認為,雖然CysC的敏感度、特異度均稍高于UmAlb/Ucr,但差異并不具有統計學意義,且由于其是一類小分子蛋白質,在體內由有核細胞產生,可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膜,在近曲小管幾乎全部被重吸收,當其血中濃度異常時,也只能說是糖尿病患者腎小管有缺血[14]或重吸收異常,但UmAlb卻可以直觀的判斷腎小球是否病變及其病變程度。
但值得一提的是,UmAlb/Ucr檢測中在檢測UmALB時,臨床有著眾多方法及儀器,可能會導致檢測結果有一定偏差,故我們認為每個實驗室應建立自己的參考區間,即通過大樣本研究繪制ROC曲線以得出本實驗室中清晨UmALB測定的臨界值;再則,在測定UmALB時應注意,取樣后最好立即對新鮮尿標本進行測定,若不能及時處理的則應將標本保存于4℃冷藏環境中并盡快于2h內完成測定,由于有文獻報道[15]低溫冷凍環境可以導致尿液中蛋白的沉淀及尿液pH改變,尿標本在-20℃保存2個月會使mAlb測定結果明顯低于新鮮尿,故測定時切忌將標本保存于-20℃的冷凍環境。
綜上所述,清晨UmAlb測定配合UCr進行校正,能夠及時發現糖尿病腎病患者早期腎小球損害,擁有較高的特異度、靈敏度,其臨床診斷價值并不低于CysC且更加直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寶利,楊寶友,鄭桂敏,等.Logistic 回歸和ROC 曲線綜合評價檢測四種尿蛋白排泄對早期腎小球疾病的診斷價值[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1,12(8):695-697.
[2] 劉建球.血清Cys-C及尿微量蛋白對糖尿病腎病早期損害的診斷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3):103-104.
[3] 陳順儀,陳慧誼,朱麗梨,等.聯合檢測血清胱抑素C、B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9):1678-1680.
[4] 牛長鏈.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對腎臟疾病的診斷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12(16):1786-1787.
[5] 何卓雄,司徒瑞儒,王淑媛,等.足細胞標志蛋白Podocalyxin 與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測在診斷高血壓腎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2(12):509-511.
[6] 蘇惠娟,陳永強,錢瑩.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與四種尿微量蛋白測定水平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6):44-45.
[7] 邢文曉,李真,李鳴曉,等.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與病程相關性分析[J].河北醫藥,2012,34(3):456-457.
[8] 葛永純,謝紅浪,徐峰,等.糖尿病腎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腎臟組織損傷及病情變化的研究[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15,24(3):207-212.
[9] 尹作驥.尿微量白蛋白聯合尿酶檢測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探討[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2,22(3):639-641.
[10] 薄濤.腎小球濾過功能檢測在糖尿病腎病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6):94-95.
[11] 肖文霞,陳小燕.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進展[J].醫學綜述,2011,17(2):272-275.
[12] Fabienne A,Christiane P,Dominik EU,et a1.Urinary proteomics before and after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acute kidney injury[J].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2010,139(3):692-700.
[13] Uchida J,1wai T,Kuwabara N,et a1.Glucose intolerance in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J].Transplant Immunology,2011,24(4):241-245.
[14] 黃華,薄濤,張保珍.血清 Cys-C、同型半胱氨酸與糖尿病腎病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15):104-108.
[15] 王樹輝,譚文,凌曉舞.尿微量白蛋白與尿肌酐比值對糖尿病、高血壓早期腎損傷診斷價值評價[J].貴州醫藥,2012,36(6):516-517
(收稿日期: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