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低山區春季與秋季飛播造林成效調查
通過對商洛市低山區春季與秋季造林成效調查,結果表明,商洛市秋季是低山區飛播造林的最佳季節。
商洛市低山區;春季與秋季;調查
飛播造林成效受季節的影響,為此,筆者進行了商洛市低山區春季與秋季飛播造林成效的調查,現總結如后。
調查地設置在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大水岔、冷空灣播區和山陽縣席家寨、謝家梁播區的油松飛播播區,播區地處秦嶺東段南麓,為秦嶺土石山區,海拔640~840m,年降水量765~990mm,一般夏季多伏旱,秋季多霖雨。土壤為山地黃棕壤,土質以砂壤土居多,為微堿性至中性,pH 值7.0~7.3之間,土層厚度20~110cm。植被以櫟類、油松、華山松、刺槐等喬木樹種,灌木有黃櫨、連翹、忍冬、胡頹子、銹線菊等,草本植物有白草、菅草、鐵桿蒿、委陵菜、野棉花等。植被覆蓋度0.3~0.6之間。
2.1春季與秋季飛播造林出苗效果調查。以播區為單位,采用機械布線布點進行調查,每個播區布設3條調查線120樣地,增地面積1m×2m,樣地調查按播區統計出苗株數。各播區出苗情況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春季山陽縣席家寨播區和商州區大水岔播區,其有苗頻率及每667m2有苗株數分別為29.4%及206.7株和18.3%及166.6株。而秋季山陽縣謝家梁播區和商州區冷空灣播區,其有苗頻率及每667m2有苗株數分別為56.0%及463.5株和47.0%及286株,山陽縣和商州區秋季飛播造林播區出苗情況均高于春季造林出苗。從表2可以看出,山陽縣和商州區4~10月降水量分布,以秋季7~9月最為集中,每月降水量均在140~180mm之間。因此,商洛市由于春季降水少,缺乏水分,土壤干旱,無法保證油松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的需要,對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極為不利,因而春季出苗效果差。而秋季7~9月降水量多,水量供應充足,是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的關鍵。加之,此時氣溫由高逐漸降低,溫度適宜,幼苗不受高溫威脅,保證了種子發芽和幼苗正常生長。因此,從出苗效果分析,秋季是飛播造林的最佳季節。

表1 春 秋飛播造林出苗統計表

表2 調查地域降水量分布情況 (mm)
2.2秋季出苗保存率效果調查。在山陽縣謝家梁播區分別陰、陽坡面各設10個固定期調查樣地,每個樣地4m×4m,定期對固定樣地苗木保存情況進行調查記載。從表3可以看出,通過5次調查,第二年3月的保存率為86.8%,6月份保存率為84.2%,9月份保存率為78.0%,11月份保存率為67.5%;第三年3月的保存率為64.0%,由此可見,秋季飛播造林出苗后保存率在64.0%以上,其油松幼苗保存率較高。

表3 山陽縣謝家梁播區秋季出苗保存效果調查
商洛市低山地區適宜開展秋季飛播造林。秋季降水多,供給水量充足,氣溫由高降低,溫度適宜,種子發芽快,減少了鳥、鼠對種子的耗損,從而提高了出苗效果。同時,幼苗避過了伏旱,經過當年秋季和次年春季的生長,到第三年夏季高溫伏旱時,苗子已有一定抵抗能力,提高了保存率。所以,秋季飛播造林是提高低山地區造林成效的有效途徑。
[1]佘洛萍.不同立地條件對飛播造林的影響 [J].現代農村科技,2012(11):47.
[2]吳青山,王霞.試論提高秦巴山區飛播造林成效的主要措施 [J].陜西林業,2008(Z1):33~34.
726000陜西省商洛市飛播管理站賈冬
726400陜西省山陽縣飛播造林管理站陳守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