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關鍵環節推進蔬菜園區發展
——昌黎縣無公害蔬菜生產綜述
昌黎縣位于河北省的東北部,東鄰渤海,西南以灤河為界,北鄰碣石山,與盧龍和撫寧接壤。地理位置上緊鄰京津,京哈鐵路、205國道、京沈高速和沿海高速穿境而過,是途經東北的必經之路,交通條件便利。全縣轄17個鄉、鎮(區),446個行政村,人口56萬,耕地94萬畝,是農業大縣。縣域屬黃淮海平原區,土質肥沃,氣候適宜,降水集中,無霜期長,適宜各種蔬菜的種植,且產量高,品質好,發展蔬菜生產條件得天獨厚。近年來,昌黎縣依托自然和地理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設施蔬菜產業,取得了顯著成效。
昌黎縣是蔬菜生產大縣,被河北省政府命名為“蔬菜之鄉”,是河北省40個產菜大縣之一,也是全省12個無公害蔬菜生產重點縣之一。全縣已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的面積達到16.95萬畝,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種類有60個,涉及30個無公害品牌。昌黎縣無公害蔬菜經歷了近20年的持續發展,正在逐漸向標準化、規模化、專業化、設施化、產銷一體化發展。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根據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變化趨勢,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圍繞壯大蔬菜產業,促進農民增收,不斷推進蔬菜結構向設施基地、出口基地調整,深入開展無公害蔬菜達標村創建活動,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范和推廣力度,蔬菜生產已經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并成為昌黎縣的立縣產業。
目前,昌黎縣無公害蔬菜播種面積21.67萬畝,設施蔬菜面積13.64萬畝。其中日光溫室3.74萬畝,大棚3.7萬畝,中小棚6.2萬畝,年總產量120萬t。在無公害蔬菜生產上做到了周年生產,四季供應,已形成有規模和區域特色的6大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一是以靖安馬芳營、新集鎮小營村、馬坨店小林上村為中心的日光溫室旱黃瓜基地,面積17 340畝,年產量10 000萬kg,秋冬茬蔬菜上市期11月下旬,早春茬3月中旬,秋延后10月上中旬,基本上滿足了周年供應。二是以城郊區的劉李莊為中心的大、中、小棚及露地春、秋甘藍和菜花基地,總面積5.6萬畝。甘藍總產量18 000萬kg,菜花總產量630萬kg,上市期分別在3~6月和9~12月。三是以新集鎮的新莊子、大周莊為中心的中棚西葫蘆、土豆、反季節胡蘿卜基地。中棚西葫蘆2 000畝,產量900萬kg,上市期在3~5月;胡蘿卜春天反季節播種面積7191畝,產量2 876萬kg,上市期在4月下旬~6月;秋胡蘿卜面積 1 000畝,產量400萬kg,上市期在10月中下旬。四是以城郊區東崗子和靖安鎮的蔡各莊為中心的小拱棚韭菜基地,面積為13 919畝,產量4 175萬kg,基本上可滿足周年供應。五是以新集鎮、馬坨店鄉、泥井鎮為中心的優質地膜馬鈴薯基地,全縣馬鈴薯栽培總面積5.6萬畝,產量19 600萬kg,上市期在5~7月。六是以城郊區、龍家店、新集、馬坨店為中心的草莓、大白菜基地,其中草莓9 571畝,2~7月為上市期,產量1 914萬kg;大白菜73 600畝,上市期在11月,產量33 120萬kg。
2.1抓好蔬菜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和新技術推廣。近年來,農業部門每年都引進60余個蔬菜品種進行試驗、篩選,每年推廣新品種2~3個,使一些退化的品種得到了更新換代,提高了蔬菜產量,改善了品質,增加了種植效益。重點推廣了殺蟲燈、防蟲網、黃板誘殺等病蟲害物理防治技術,推廣秸稈反應堆和膜下滴灌、微灌新技術,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棚內濕度,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從而提高蔬菜品質,增加食品安全。
2.2優化蔬菜生產設施結構。發展以日光溫室、大中棚為主的設施蔬菜生產。由于設施蔬菜效益高,菜農發展設施蔬菜的積極性很大,重點鄉村設施蔬菜生產已經成為農民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其產值已達到當地農業產值的50%以上。設施蔬菜的發展為確保蔬菜周年生產、四季供應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2.3推進蔬菜標準化生產。目前,蔬菜標準化生產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一是抓宣傳,把無公害蔬菜生產的意義、標準、操作規程普及給廣大種菜戶,增強菜農的質量意識和標準生產的自覺性;二是加強對農藥等生產投入品的監管,禁止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三是加強質量檢測,嚴禁不合格蔬菜產品上市銷售;四是推行編碼溯源和五戶聯保制度,互相監督,約束和規范菜農的生產行為。
2.4實施品牌戰略和外向型基地建設。全縣已有“馬芳營”、“新集”、“格瑞茵”等12個蔬菜品牌進行了商標注冊。劉李莊甘藍,新集胡蘿卜、土豆,靖安馬芳營旱黃瓜等蔬菜基地逐步向外向型方向發展,近年來“劉李莊”牌春、秋甘藍、菜花大量出口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馬芳營”牌旱黃瓜、“新集”牌胡蘿卜出口到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其中2.7萬畝蔬菜基地經商檢局批準,按出口標準完成了出口基地備案驗收,年出口量達萬噸以上,并逐年增加。
2.5充分發揮蔬菜產業合作組織的作用。加快蔬菜專業合作社建設和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不斷開拓市場。全縣已發展蔬菜專業合作社和蔬菜協會88個,經紀人隊伍達1 500余人,取得農業部資格證書的有40人,這些合作組織和經紀人為當地蔬菜的銷售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2.6實施龍頭企業帶動。扶持蔬菜產業龍頭企業,促進蔬菜產業發展。中、新合資的嘉誠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東義果蔬貿易有限公司等蔬菜龍頭企業將縣域生產的甘藍、黃瓜、胡蘿卜、大白菜等優質蔬菜出口到東南亞和俄羅斯、日本市場。頂大食品公司將蔬菜深加工,延長了蔬菜產業鏈,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帶動了蔬菜產業的發展。
2.7抓好蔬菜園區建設。發展規模化種植,園區標準化管理,努力實現蔬菜產業化發展。截止到2016年,昌黎縣共創建省級以上無公害蔬菜園9個。
2012年昌黎縣民聯信誠大棚蔬菜專業合作社創建了240畝的蔬菜標準園,起到了典型帶動的作用。注冊“瑞升”牌商標,主要種植日光溫室旱黃瓜品種。標準園通過標準化栽培、高產高效、綠色防控等技術措施的推廣應用,減少農藥使用量30%,減少用水量40%,用肥量減少30%,產量增加20%,平均畝節約勞動成本600元以上;產品品質的提高,使每千克價格提高0.9元,標準園區平均畝效益增加3 400元。標準園的創建,帶動和輻射周邊地區設施蔬菜發展2.5萬余畝,增加效益6 500萬元。
2013年昌黎縣的農業部蔬菜標準園區位于安山鎮的安山街,示范園占地面積為480畝,其中日光溫室設施種植面積為143.1畝,大棚設施種植面積94.53畝,合計總種植面積237.63畝,主要種植西紅柿、黃瓜、青椒等蔬菜品種。園區內水、電、路設施配套,澇能排、旱能灌,主干道硬化,總投資1 230萬元。注冊了“萬家三發”牌商標,全部實現品牌化銷售。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操作檔案記錄完整。標準園自創建以來,市、縣領導多次指導檢查,對標準園創建的經驗和做法給予充分的肯定,現已成為昌黎縣高效種植參觀基地。
2014年昌黎縣恒豐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創建了農業部蔬菜標準園,園區基地面積達1 600畝,包括集約化育苗室、高效日光溫室大棚以及集培訓、檢測、檔案、辦公為一體的綜合辦公樓一座。其中創建省級蔬菜標準園占地面積達540畝,實用面積為222畝,共新建132個日光溫室大棚,10個生貴式大棚。其中育苗室4個,棚內長120m,寬10m,實用面積7.2畝;用于蔬菜種植的日光溫室大棚128個,棚內長120m,寬9m,總實用面積達204.8畝;生產大棚10個,實用種植面積10畝,主要種植黃瓜、西紅柿、茄子等蔬菜。園區內采用品牌化銷售,注冊了“廖大姐”商標品牌,制定了一整套經營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及生產技術規程,建立了質量追溯制度,嚴格實施規范化管理。園區籌建了農資供應服務中心,財務收支公開、透明,資產狀況良好,運作規范并取得了蔬菜種植的經驗和技術。
2014年昌黎縣駿捷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現代蔬菜產業園占地面積812畝,其中半地下式溫室56個,占地面積達112畝,設施內可用面積達44.8畝,主要種植黃瓜;地上溫室大棚700個,占地面積700畝,設施內可用面積達420畝,主要種植黃瓜、西紅柿、青椒、豆角、芹菜等蔬菜,總設施內可用面積達464.8畝。總投資417.8萬元,合作社自籌357.8萬元,申請財政補助60萬元,用于蔬菜產業園的技術培訓、標準化技術規程的印刷、水肥一體化的應用、集約化育苗建設、新品種的試驗、示范、推廣,以及防蟲網、粘蟲板、新型農機具、蔬菜質量安全體系等新技術的應用。
2014年綠之康瓜果專業合作社創建的現代蔬菜產業園位于新集鎮東荒草店村,占地面積達800畝,被認定為“河北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設施內可用面積達480畝,溫室類型屬于地上式溫室大棚,用于秋延后和春提前種植。主要種植蔬菜有西紅柿、西葫蘆、甜瓜、甘藍、菜花等9個品種,其中通過“三品一標”的有黃瓜、甜瓜、西紅柿、甘藍、菜花等。蔬菜產業園區內水、電、路設施配套,澇能排,旱能灌,主干道硬化,田園清潔。項目總投資406.6萬元,合作社自籌346.6萬元,申請財政補助60萬元,用于園區內水肥一體化、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推廣、集約化育苗,防蟲網、粘蟲板、新型農機具的應用以及蔬菜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等技術的應用。
2014年昌黎縣嘉誠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建設北方設施蔬菜園區,位于昌黎縣新集鎮小營村、施家坨西村、西趙莊村,占地面積5 300畝。項目總投資16 000萬元,中央財政資金1 250萬元,地方配套財政資金1 250萬元,合作社自籌13 500萬元。主要種植黃瓜、西紅柿、青椒、葉菜類等蔬菜,做到周年生產,基本滿足本地市場供應。
昌黎縣和順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創建省級現代蔬菜產業園占地面積326.7畝,全部通過省級產地認證。擁有218個地上式溫室大棚,平均一個棚室長80m,寬8m,棚室內可種植面積0.96畝,設施內種植面積達217.8畝。現代蔬菜產業園創建總投資103.8萬元,合作社自籌53.8萬元,申請財政補助50萬元。自籌資金主要用于棚室建設、完善農田基本設施。產業園內全部實施水肥一體化技術、生態防控技術,以蔬菜產業提檔升級、提質增效為目標,完善質量追溯體系、保證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為核心,全面促進蔬菜生產標準化、設施化、規模化和產銷一體化,提高蔬菜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帶動農民增收。通過產業園的創建,減少用肥量、用藥量達30%以上,產量增加20%以上,節本增效16%以上。
昌黎縣勇正蔬菜專業合作社創建省級現代蔬菜產業園區,位于昌黎縣馬坨店鄉馬坨店村,基地面積達500畝,其中蔬菜種植占地面積350畝,全部通過省級產地認證,擁有234個地上式溫室大棚,主要種植草莓、西紅柿等蔬菜。目標任務是要把蔬菜產業園區創建成有特色、規模化、標準化、商品化、品牌化、產業化的高標準園區。確保園區產品質量100%達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園區環境清潔有序,廢棄物得到綜合利用,節本增效20%以上。以增加蔬菜質量效益為目標,以提升蔬菜產品質量效益為核心,通過標準化生產、水肥一體化結合、生態物理化防控,進一步提高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帶動全縣蔬菜產業提質增效。
昌黎縣佐甜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創建的省級現代蔬菜產業園區,位于昌黎縣龍家店鎮左封臺村,產品注冊商標“格瑞茵”,注冊品牌“佐甜”,園區占地面積354畝,有地上式溫室大棚240個,平均一個棚長80m,寬8m,種植面積達0.96畝,設施內總種植面積達230.4畝,主要種植草莓。產業園嚴格按照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的創建標準,把昌黎縣佐甜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蔬菜產業園建設成為省現代蔬菜產業園,確保園區產品質量100%達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直接經濟效益達到1 000萬元以上,間接經濟效益達到150萬元以上,帶動輻射周邊農民1 500畝,年增加收入350萬元以上,吸納勞動力就業260余人,農藥使用量減少30%以上,減少用水量50%,用肥量減少30%,產量增加20%,節本增效16%以上,全部指標均達到省級現代蔬菜產業園創建要求。
066600河北省昌黎縣農林畜牧水產局劉文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