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潔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6-000-02
摘 要 國有企業中層領導干部作為公司良性發展的推動者,其承上啟下的特殊位置決定了他們在企業當中的雙重身份,他們既是公司戰略決策的執行者和完成既定經營目標的人,又是所轄單位部門的領導者和戰略決策的制定者,其作用的發揮直接影響著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發展穩定。針對這一群體實施的培訓工作更是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本文以中層領導干部為研究對象,在對現有中層領導干部培訓現狀進行全面闡述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分別對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保障上給予了解決對策,切實通過培訓的有效實施提升企業績效,增強企業競爭力。
關鍵詞 中層領導干部 培訓 國有企業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領導干部要加強讀書學習,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對干部讀書學習、干部教育培訓提出了明確要求,也提供了遵循指南。本人針對國有企業中層領導干部這一群體,聯系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實際,談談如何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有企業中層領導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粗淺認識。
一、國有企業中層領導干部培訓存在的不足
(一)培訓課程設置不合理,缺乏針對性。培訓項目設置上出現偏差,未能針對培訓實施的主體即中層領導干部的培訓需求進行有效的前期調研,使得企業開展的培訓課程不能有效調動中層領導干部的主動性,反而使參訓者感到接受培訓成為了他們一種負擔,影響了日常工作,甚至出現抵觸培訓工作的情況。
(二)培訓內容單一,培訓形式單調。一是中層領導干部培訓相對較少且單調,培訓內容多為授課型的培訓,教育形式比較單一,實踐性不強,沒能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實際相聯系,缺乏前瞻性和實效性。二是培訓方式上,中層領導干部的培訓大多采取外聘人員進行講座或者內部集中學習的方式,培訓方式單一,對參加培訓人員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都較低。三是在培訓的內容方面,技術性和政治理論性的培訓內容較多,而以實用性業務能力提升和個人能力拓展為目標的培訓較為缺乏,并沒有考慮不同崗位中層管理者的職位需求。
(三)培訓管理水平較低,培訓體系有待完善。未建立科學的培訓評估制度,培訓效果無從確認,更無法根據培訓效果對培訓計劃進行優化。在培訓的計劃、實施、反饋、改進等環節缺少可執行性文件的支持,造成培訓工作缺少科學的制度保障機制,無法滿足領導干部個人發展的需要,客觀上也造成了企業資源的浪費。
二、國有企業中層領導干部培訓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企業一方面對培訓的重要性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另一方面又局限于大型國有企業根深蒂固的傳統機制模式的限制,導致企業培訓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缺乏現代的培訓理念和方法,使培訓工作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在制定培訓計劃和確定培訓內容時,沒有充分考慮企業戰略、崗位勝任素質要求和培訓人員需求,未建立培訓實施的保障體系和措施,導致培訓效果不理想。
(二)受到傳統國有企業“論資排輩”思想的影響,公司在用人機制上存在能上不能下、資歷大于能力的問題。在中層領導干部的任用管理上缺乏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部分中層領導干部的危機感、責任感不強。這種情況導致很多人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從而在思想觀念、工作理念和技術水平等方面均不能適應企業發展要求。
(三)多數年齡偏大中層管理干部都是通過多年的扎實工作,從基層走上管理崗位的。他們具有幾十年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實踐經歷,多數情況下憑借著這些經驗他們能夠從容應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這也造成了這部分人員會產生培訓無用的想法,對于參加培訓的態度也較為消極。
(四)工作與學習培訓存在沖突。中層領導干部作為各個部門的管理者和決策者,工作任務復雜而繁重,由于整日忙于處理本部門的各項工作,較少有閑暇時間,更難以抽出時間踏實的參與培訓。
三、解決國有企業中層領導干部培訓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按需施教,建立有針對性的培訓體系。服務企業發展戰略,根據不同類型不同職位中層領導干部的崗位特點,強化以培訓需求為重點,分類分級培訓。通過調查摸底,有的放矢的開展培訓工作。立足于內部需要,多渠道、多層次開展調查研究,通過發放調查問卷,了解中層領導干部的培訓需求,經過歸類、分析、總結摸清現有人員的年齡、學歷、職稱、專業結構等情況,量身設計培訓課程,定制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
(二)創新培訓方式,增強培訓效果。在考慮成人學習特點的基礎上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采取中層領導干部樂于接受且效果明顯的多樣性培訓方式,最終達到促使培訓對象更新知識、轉變觀念、增強技能的培訓目的。
(三)豐富培訓內容,提高培訓質量。設置培訓課程既要體現統一性、系統性,更要注重層次性、差異性、針對性。因此,在研究制定培訓課程內容時既要充分考慮企業戰略目標和崗位職責的客觀需求,又要滿足培訓對象個人的主觀需求。可以從知識培訓、能力培訓和素質培訓三個方面進行課程設置。
1.知識類培訓課程。其主要任務是對培訓對象現有知識進行補充與更新,在適當補充公共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還應著重于專業知識和行業管理知識上的提升。
2.能力類培訓課程。指培訓對象適應企業發展戰略,完成日常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各種能力。中層領導能力類培訓應包括領導事業的能力,領導團隊的能力和領導他人的能力等作為一名領導人員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要素的培訓。
3.素質類培訓課程。主要是以引導中層管理人員拓展思維方式,轉變管理理念,提高個人素養等領導人員應具備的思想意識方面的培訓。但知識與技能是最容易體現與考核的,而思維方式,思想意識的改進和提升不可能通過外界的影響一蹴而就的完成,往往需要在外部培訓的同時更加注重自我學習,自我完善。素質培訓課程可以在黨性教育、責任意識教育、服務意識、意志品質、忠誠教育、廉政教育等方面廣泛開展。
(四)嚴格教育培訓制度,加大監督力度。建立完善一套涵蓋整個培訓過程,有一定操作性的培訓管理工作制度,提高培訓質量,確保培訓工作得以順利實施。一是建立培訓工作領導責任制度。強化責任意識,加強對中層領導干部培訓工作的領導,明確培訓領導小組、學員責任,確保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建立培訓考核評估制度。將考核評估制度貫穿整個培訓過程,連續跟蹤培訓過程中每一個實施環節,使每一個步驟均能達到可控、可監督、可操作,在不斷完善修正中逐步提高培訓質量,增強培訓效果,促使培訓工作的持續改進完善。三是建立培訓獎懲制度。以培訓考核評價結果為依據,將學員的考核結果、培訓表現情況一并納入到中層領導干部的個人檔案中,作為其年終考核、晉升的重要參考條件。在干部任用考察時一并進行崗位資格能力和素質的考察工作,明確不具備條件者不得進行提任的要求,激勵中層領導干部參與培訓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參加培訓的重視程度。在以上三個制度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發揮制度的約束保障作用,還應逐一建立培訓考勤、培訓經費管理、培訓檔案管理等多項制度,建立完善一套完整的培訓制度保障體系。
因此,只有通過不斷加強和改進中層領導干部教育培訓機制,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才能更好地提升企業績效,服務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虞溶.企業中層管理者培訓初探[J].江蘇科技信息,2011(6).
[2] 馬傳福.ZQ集團中層管理人員培訓體系設計[D].山東:山東大學,2013.
[3] 葉鋒.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培訓體系構建[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451(10).
[4] 張凱.國有企業中層管理者的領導力開發與培養[J].中國石油企業,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