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養榮 李克松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6-000-02
摘 要 面對當前國際油價持續低迷、安全環保嚴管重罰、油田現代化管理等新形勢,迫切要求石油企業把員工培訓工作擺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創新機制方法,強化層級管控,不斷提升員工職業素養、技能水平和保障安全生產的能力,助推穩健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關鍵詞 石油企業 員工培訓 技能 素質
一、引言
員工培訓工作對企業發展具有先導性、基礎性、全局性作用。抓好培訓工作,是企業穩健發展的需要,是保障員工人身安全和生產安全的必然選擇,也是員工自我成長和發展的根本要求。當前,石油企業多面臨著開發日益深入以及油價持續低迷的矛盾,必須加快由外延式、粗放式向內涵式、精細化發展轉變步伐,這就要求企業進一步加強員工培訓工作,提升隊伍整體素質,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人力資源支撐。
二、現階段加強員工培訓工作的必要性
(一)油田效益開發的需要。受國際油價持續低迷影響,油田生產經營形勢日益嚴峻,穩產增效面臨更多挑戰,加之大量新工藝新技術引入推廣,迫切要求石油企業持續有效地抓好員工培訓和隊伍素質提升工作。
(二)安全環保形勢的需要。新“兩法”施行以來,安全事故要堅決杜絕,操作失誤要堅決消滅,環保污染要重責重罰,對員工技能素質提出更高要求,亟待進“充電”“提高”,切實具備安全生產、清潔發展的能力。
(三)現代化管理的需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管理數字化、操作自動化、設備集成化已是大勢所趨,低能力、低素質干部員工將很快被淘汰。
(四)定崗定編定員的需要。油田公司制定了數字化管理條件下采油(氣)及輸油單位編制定員標準,并嚴格控制薪酬總額,倒逼各單位控降人工成本,減少冗員,保證精干力量,這就要求員工具備足夠的能力與素質。
三、創新方法提升培訓質量效果的對策
(一)牢固立足井站現場培訓這一根本。對于石油企業而言,培訓工作的首要目的是提高操作技能和技術素質,確保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全面受控。培訓工作的根本點、著力點是一線井站油氣生產崗位,出發點是日常運行和實戰應急。培訓部門和各作業區應當突出工藝流程、崗位風險辨識、設備操作規程三個重點,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練什么”的原則,梳理崗位需求,細化培訓項目內容,分層級開展崗位培訓、崗位練兵、師徒幫帶活動。同時,建立和完善作業區班子成員進班站、進課堂制度,通過跟班巡檢“手把手”地教員工,通過授課“面對面”地化解員工疑難,推動培訓工作扎實有效開展。培訓部門要加強現場指導、檢查、督促和考核,豐富培訓方法手段,跟蹤評價培訓效果,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
(二)務必確保全員培訓達標這一目標。油氣生產屬于高危行業,一處設備失靈,一個環節失誤,就可能引發事故。因此,一線員工必須全員培訓,覆蓋率、達標率100%,不能有死角。作業區要持續抓好“駐站培訓、蹲點培訓、跟崗培訓”,井區長、班站長要逐一落實“結對包保”要求,不漏一個邊遠井站,不漏一名員工,做到崗位員工未培訓不放過、考試成績不過關不放過、技能素質不適應崗位不放過。培訓部門要抓實“嚴考硬兌、重點幫促、跟蹤指導”工作,讓每一名員工都熟練掌握崗位標準化作業程序、應急處置、設備管理、數字化應用等內容。對不愿學、學不好的人進行待崗、跟崗,獎金掛鉤,并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
(三)抓實“明白人”帶站帶班這一要求。油田生產安全“重點在基層,關鍵在崗位”,井區長、班站長作為油田現場管理的“兵頭將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此,必須突出抓好井區班站“兵頭將尾”,培養井站管理的“明白人”。井區長、班站長要做到平時拿得住技術、帶得住隊伍、保證住運行,關鍵時刻則要顯示出頭腦、體現出本領、控制住局面。各作業區要深入挖掘優秀井區班站管理骨干,大膽使用,經常“提點”。對“兵頭將尾”要培養,開“小灶”,輸營養,提升技能素質;要愛護,真正在感情上、精神上關心;要支持,真正從薪酬上、成長上側重。
(四)強化培訓層級責任落實這一關鍵。抓好員工技能培訓需要高度責任心和超常付出,需要耐得住性子、受得住委屈、經得起流汗,更要有思路、有方法,張弛有度、因人施教、帶出隊伍。就像玉雕大師一樣抓培訓,因材設計、精雕細琢、推出精品。要認真落實培訓工作“一把手”工程,按照“一把手”負總責和“管業務必須管培訓”原則,將員工培訓工作納入各單位主要領導及班子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每半年研究員工培訓工作1次,主管領導每季度研究員工培訓工作1次,對培訓工作進行針對性、有效性、系統性安排部署,把各項任務細化量化到每一個分管領導、主管組室和工作人員身上,營造領導有力、分工明確、協同推進、落實到位的培訓管理新格局。
(五)靠實培訓師資隊伍建設這一基礎。抓好師資隊伍建設,是培訓工作有效開展的基本保障。對千人以上廠處采油單位,要根據素質優良、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專兼結合、動態管理的原則,按1-1.5%標準選拔聘任兼職教師,全面開展培訓師資能力提升活動,通過送出去、請進來,開展培訓教學比賽觀摩、方法經驗技巧分享、舉辦兼職教師培訓班等有效手段,提高培訓教學能力和授課水平。與此同時,各單位應關心支持培訓教師成長,對長期從事培訓工作、成效顯著的教師,在津貼、職稱、聘干等方面予以傾斜,并優先推薦選聘公司級優秀兼職教師。
(六)著力營造“技能先行”這一氛圍。要狠抓崗位員工“嚴教嚴考”,季度培訓考核結果對各作業區排名,與單位獎金掛鉤,年度四次考試有兩次在全廠后300名的員工取消評先選優資格;修訂完善從操作服務人員中選聘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聘干)管理辦法,加大技能技術人員比重;組織評選年度10名標桿班站長,制定獎勵政策;對每個作業區領導承包一個重點井站,建立檔案、跟蹤結果、長期掛鉤、倒追責任。宣傳系統要開辟“我是崗位能手”“我是技術能手”“爭當標桿班站長”等專欄,大張旗鼓地宣傳、展示,讓“能者上、能者榮”首先體現在技能業務上。
(七)全面倡導“學習文化”這一理念。始終把學習作為自身的精神價值追求和益氣強能的根本途徑,督促各級領導干部帶頭踐行“學習文化”,樹立全新的學習理念。一是樹立“學習則強、學習則勝”的理念,培養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二是樹立“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理念,使學習和工作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三是樹立“學習為本、終身學習”的理念,帶頭學習,長于學習,精于學習,抓住一切機會博聞強記、博采眾長、汲取養分,培養并強化“八種素質”,即堅定的信仰、敬業的品格、清廉的操守、嫻熟的技術、較高的情商、陽光的心態、和諧的人際、深厚的底氣。
四、結語
培訓工作關系到石油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是一項“強崗位技能、保安全生產、保家庭幸福”的民生工程。只有持之以恒地抓培訓、強技能、提素質,打造敢于擔當、真抓實干、作風硬氣、主動作為的管理干部隊伍,業務精通、作風嚴謹、勤奮進取、爭創更好的技術干部隊伍,愛崗敬業、吃苦耐勞、技能過硬、建功立業的操作員工隊伍,才能充分滿足油田穩產增效、穩健發展需要,為企業長遠發展夯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