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軍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6-000-02
摘 要 今年是“十三五"起步之年,面向未來,我們又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市委、市政府對信息產業的發展高度重視,要把信息產業作為“十三五"全省重點發展壯大的支柱產業之一,大力推動電子政務建設,培植錦州市電子信息產業特色,打造三大產業基地,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通過整合資源產業互動投入增量激活存量營造集群拉長鏈條,加快信息化強市建設。
關鍵詞 電子政務 資源整合 規劃
一、本市電子政務信息、網絡現狀
(一)錦州市電子政務信息系統現狀
隨著錦州市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潛在的問題不斷顯露出來:存在網絡建設各自為政、重復建設,結構不合理;業務系統水平低,應用和服務領域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滯后,互聯互通不暢,共享程度低;標準不統一,安全存在隱患,法制建設薄弱。
一是信息化建設的宏觀管理需求與政府職能部門機構設置不合理之間的矛盾。二是全市電子政務建設的長期技術支持與技術服務問題。三是自主創新的水平還不高,引進的技術比較多,自主創新的水平比較低。信息技術人才匱乏,信息管理、軟件技術、綜合開發人才等都很缺。四是信息產業的管理體制不健全、不合理,特別是資源整合不夠,造成一些人力、資源浪費。
(二)錦州市電子政務網絡現狀:
政務內網通道及管理在市委機要局;政務外網、政府網由市政府辦公廳信息辦負責技術支持,市委網由市發改委信息中心負責技術支持。
由于初建時并未將政務網的長期技術支持及服務納入計劃,所以采取的是 分塊實施,致使目前各部門資源條塊分割,重復建設,市財政累計投入900余萬元。目前設備已到更新換代的時候,財政已無力再投入大規模的改造資金,只有優化資源配置,盤活存量是唯一選擇。
周邊市情況:大連、葫蘆島、朝陽市、阜新、盤錦先后進行了信息系統資源融合。葫蘆島電子政務系統維護、管理(內、外網)均由該市信息中心一家負責,信息產業局負責宏觀政策、法規制訂及IT產業規劃。朝陽市信息產業局與信息中心業務上合二為一,兩塊牌子,一個機構。
二、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建設好信息交換與共享平臺
省長在11月21日省政府常務會議上的講話指出:“……信息中心和電子政務問題。省直部門建立的30多個信息中心完全是重復建設、沒有必要的。體制創新、管理創新對遼寧來講是當務之急。今后,黨政機關所有部門和各個方面,凡涉及到信息化建設的都要納入信息產業廳統一規劃上來。才能逐步達到省本級信息資源共享,防止重復建設,防止資金的流失浪費,也防止外行來搞信息產業。大網的建設要科學實用,要由內行來規劃。另外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必須有一批真正懂行的專家組成一個小組,由信息產業廳、發改委、財政幾家組織一個技術小組,專門來審定信息化項目和信息化建設報告,三家要聯合起來評估、審定,幾家都有責任。信息化方面的評估和審定有其特定的知識性,有其特殊的知識結構要求……”
根據省長的指示和朝陽地方的具體情況,建議全市黨政機關的電子政務建設技術支持和技術服務全部由整合后的市內某個有能力的公益性信息部門一家來承擔,
全面提升黨政機關各部門政務網絡的互聯互通水平,實現資源共享; 按照“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要求,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外,政務公開率達到100%;進一步完善政府綜合門戶網站“中國錦州”的信息資源開發和建設;推進各縣(市)區的電子政務建設與應用。“十三五”期間錦州市電子政務建設與應用的主要規劃如下:
(一)完善電子政務內網平臺,實現黨政機關辦公自動化,推進網上協同辦公。積極開展視頻會議系統、保密專網電話等多媒體應用,擴展市、縣及部門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
(二)建設電子政務統一的外網平臺。整合黨政機關各部門現有的信息網絡資源,發揮政府綜合門戶網站的窗口作用。以政務公開為核心,建設各級政府綜合門戶網站和各職能部門網站;逐步開展面向社會公眾的網上行政審批服務。
(三)推進重點業務系統建設和基礎性資源數據庫建設。在上級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在市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通力協作,推進黨政機關各部門各專項業務系統“金字工程”的建設與應用;加快建設各專項業務系統的基礎性資源數據庫的建設。
(四)建立完善電子政務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加快全市電子政務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和電子政務信任體系的建設。加強安全技術防范以及日常安全的檢查監控,完善安全管理機制和規章制度,加快數據災難備份基礎設施建設。
(五)建立電子政務技術支撐體系。為使電子政務建設與應用得以順利實施,結合錦州市實際,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和業已建成的政府信息系統資源建立錦州市電子政務技術支撐體系,避免在黨政機關各部門造成資源重復建設。
(六)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強電子政務建設與應用的開發研究,制定信息網絡管理、工程建設監理等規章制度。建立健全業務協同、信息共享、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標準,規范電子政務建設。
(七)加強公務員信息化技能培訓和考核。有效地開展公務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培訓,將信息化技能納入公務員業務考核范疇。鼓勵各級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積極開展信息化知識與技能培訓,形成健全、規范的培訓機制。
(八)完善電子政務項目報建審議制度。需市財政投資的電子政務建設項目,牽頭部門要提出建設方案,經財政局及市信息專業部門進行技術能力和項目資金預算初審,報信息化領導小組批準同意后,由相關部門辦理立項手續;
三、錦州周邊各市信息部門資源整合后的效果顯著,給本市信息系統提供了以下幾點寶貴的啟示。
(一)以網上審批系統建設為中心,積極參與政府業務流程的再造。審批是各級政府的核心工作內容之一,在政府主要工作流程中確立信息中心特有的功能和位置,是信息中心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
(一)以整合全市信息資源為目標,建設信息交換與共享平臺。中心利用多年來積累的技術力量、設備、機房等物質技術基礎,能夠以匯集全市信息資源為目標,下力量全面研究政府審批流程,著手信息交換標準和交換目錄的建設,籌劃信息資源匯集和管理的制度建設。
堅持三大支柱業務并舉的綜合服務能力:決策支持服務、信息技術服務、信息內容服務。以信息系統和信息資源為基礎,圍繞“十三五”,搞好重大問題研究,提高決策支持水平,在創新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