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在茶城,店家熱情地邀我們品白茶,讓我們有些意外的是,店家沒有端出小巧精致的整套茶具,也沒有給我們展示繁復的沖泡技藝,而是徑直打開一只造型古樸的大陶罐,用木勺從里面舀取茶水分給我們。
總覺得喝茶是一件需要精心準備、頗有些儀式感的事,亦或是常受到一些茶專家或茶商的“教育”,感覺喝茶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充斥著各種教義教規,因而對這種簡單隨性的泡茶方式感到非常新奇。店家介紹說,過去人們喝茶最主要是為了補充水分,所以一大早便在陶罐中泡好茶,之后一整天便可反復沖泡,而且茶水涼了也沒關系,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回到家,舀上一勺大口咽下,既清涼解渴,又提神解乏,這或許就是最原始的飲茶方式。我國的茶文化傳承了數千年,沒想到在茶城我們能有幸溯源而上,回看茶文化的起點。
許多人品茶是為了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尋求內心的平靜,在一道道品茶的工序中慢慢褪去偽裝、卸下包袱。相比身不由己一頭扎進名利場而不能自拔,能有機會時常停下來,回望自己出發的原點和初衷,當然是幸運的。不過,如果一開始就能以平和的心態享受簡單的生活,即便一路上遇到羈絆險阻也始終不忘初心,或許對他們來說一大罐粗茶便足矣。
在眾多紛繁蕪雜的茶葉品種中,白茶算得上是最原始的一類,它們“不炒不揉”,將茶葉最原生態的一面展現給世人。這種獨特的加工工藝賦予了白茶哪些特質?不妨在本期策劃《毫香蜜韻話白茶》中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