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敏 陰珊珊 樊昕 丁濱 王振彥 李文鋒 姜雪輝
摘要 目前,全球智慧城市的建設都處在飛速發展的階段,但基礎理論還不夠完善,國內許多城市把智慧城市的建設列入了當地的“十三五”發展規劃。文章闡述了國內外智慧城市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智慧城市的定義和闡述,介紹國內外智慧城市的發展現狀,分析國內外智慧城市建設的模式并分析優劣。分析泰安市建設智慧城市的基礎,并預期泰安市智慧城市建設目標。
關鍵詞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設模式;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 F29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6363(2016)04—0041—01
從20世紀中期開始,伴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出現的城市問題日益加劇,怎樣克服并解決這些難題是世界各國在城市管理方面所面臨的嚴峻考驗。在此環境下,智慧城市的概念隨之誕生。2012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啟動了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2013年8月國家住建部又公布了第二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因此,在現階段對智慧城市的建設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1智慧城市研究綜述
1.1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智慧城市是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城市智能化的高級形態,它是人們對于今后生活的一種理想和向往,它展示的是一種可持續的、和諧的、智能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而狹義的智慧城市是指以廣電網、互聯網、電信網、物聯網、無線寬帶網等各種網路組合為基礎,更加深入地推進各類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及基礎性與應用型信息系統的開發建設,優化現有投資組合的各種元素,形成高端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網絡化、智能化的城市,是以智慧技術、智慧管理、智慧產業、智慧服務、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方面為主要的建設內容和目標。
1.2智慧城市的特征
從智慧城市整體建設實施的過程以及運營情況來看,它應該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網絡廣泛覆蓋;網絡深度互聯;資源協同共享;系統智能處理;信息開放應用。
1.3智慧城市發展現狀
1.3.1國外智慧城市發展概況
IBM于2009年首次提出“智慧城市”的理念,目前已有大量城市在進行智慧城市的試點。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比較快的地區有歐洲和亞洲,包括歐盟、日本、新加坡、韓國等,以及亞洲的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馬來西亞等國。這些國家開展的智慧城市建設都表現出了本地化、多元化和層次化的特征。
1.3.2國內智慧城市發展概況
我國于2013年批復了國家八部委聯合制定的《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標志著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正式列入國家戰略。目前,智慧城市建設已經成為政府“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國內智慧城市數量迅速增加。根據我國工信部發布的《2014年ICT深度報告》顯示,“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15個)、89%的地級及以上城市(241個)和47%的縣(區)級及以上城市(51個)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2智慧城市建設模式
2.1政府獨立投資建設
該模式不需要運營商參與,只靠政府獨自投資建設,需要政府全權投資資金和技術,獨立完成整個建設過程,并進行監管運營。其優點是政府可以自主控制網絡運營的使用方式和經營方式,可以更好的對智慧城市各個項目工程的實施過程進行嚴格的控制。缺點是費用問題。政府必須承擔所有的投資,包括設計、實施、管理等,這對于政府來說是不小的經濟負擔。風險問題。政府不是專門的網絡運營機構,沒有相應的經驗和專業的技術,風險是顯而易見的。
2.2政府投資+運營商建設
該模式需要政府投資,主導整個建設過程,運營商提供相關技術和人員,運用其自身的網絡運營優勢,通過運營商已有的相關網絡,為政府提供幫助和支持,政府也可以委托運營商來監管和維護建設實施過程中的日常工作。優點是政府投資主要建設,可以保證相關的建設方向和建設主動權,同時監管力度也會得到保障;運營商擁有網絡運營建設的相關技術和經驗,能夠提供不可獲取的力量;委托運營商進行建設,可以降低政府建網的風險,保證建網的安全性,增加收益。缺點是政府全權投資,財政壓力非常大;在實施過程中某些項目或者發展方向出現了偏差,政府依然存在一定風險;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運營商的優勢,削弱了運營商對項目的控制權。
2.3政府+運營商合作建設
該模式要求政府主導,在前期投入啟動資金,建設基礎設施,同時最重要的是制定智慧城市建網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首先創造出建網工作的整體格局,完成前期工作后,由運營商全面接手,運用政府創建的基礎,在之后的建網工作中利用自身優勢進行建網運營和維護工作。優點是資金壓力小;降低了政府的風險;既能達到政府監管控制,又可實現運營商的項目盈利,并且可以保證公眾對網絡服務的需求;運營商的建網積極性較高。缺點是運營商在選擇合作企業時需謹慎考察,要把自身的風險值降到最低;運營商的資金回收期較長。
2.4政府牽頭+運營商建設
該模式中,政府通過協議授予私營企業特許專營權,許可企業融資建設和經營,并通過向用戶收費或出售產品回收投資并贏利,到期所有設備無償歸政府。其優點是政府承擔的風險與投資都非常小,幾乎所有的投資與風險都由運營商來承擔。缺點是對運營商來說,這兩方面的壓力會陡增。
2.5運營商獨立投資建設
該模式中,政府不參與任何相關工作,無論是資金投入還是建設過程,項目實施中所需的資金、人員、設備均由運營商提供,最終建設成果與政府無關,政府也無法監管。優點是運營商獨立運營,無外因干擾,建設過程及建成后的自主權都在運營商手中;政府不承擔相關責任,沒有任何風險。缺點在于運營商獨立完成整個項目,政府沒有話語權,很難使整個項目按照政府期望的方向發展。
3泰安智慧城市建設
3.1建設基礎
泰安的科教文化事業發達,泰安市已經開展“智慧泰安”試點工作,新建住宅建筑及商住樓將全部按照國家標準實施“光纖到戶”,積極推進物聯網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應用,制定政務數據共享與交換機制,推動政務信息公開,強化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有效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為提升縣級城市綜合管理水平,新泰市、肥城市被選擇作為縣域“智慧城市”綜合試點。同時,泰安建成區也作為“智慧城區”試點,將在應急指揮、城市執法、綜合治理、公用事業、交通、旅游、文化、教育、衛生等領域開展信息化項目建設,提高城區管理和服務的現代化水平。
3.2智慧泰安建設模式選擇
通過以上的分析,結合泰安的自身情況,對智慧泰安的建設模式選擇有以下幾點建議。
3.2.1政府主導
目前泰安市政府已出臺各項政策措施,以順應智慧城市的發展。首先是電子政務公共服務體系的推進,泰安市政府建立政務專網,運用電子化的平臺對各個重大項目進行審核、批復。泰安市電子政務公共服務體系旨在服務市民和企業,通過互聯網等技術把電子政務延伸至最基層,覆蓋整個城市網絡,使得城市管理更加高效。政府主導智慧城市建設,可以制定很多鼓勵性政策,對社會信息化應用進行宣傳和指導,鼓勵信息化創新。同時可以合理控制收益,更多的從公共服務的角度出發,為企業和市民帶來便利。
3.2.2運營商協助
政府主導并由運營商提供技術支持、專業技術人員等,是泰安智慧城市建設的主模式。2010年6月泰安市政府與山東聯通簽署了“無線城市”建設合作協議,全面開展了基于有線/無線寬帶應用的信息化戰略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2015年1月15日,山東聯通與泰安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建設“智慧泰安”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共同推進“智慧泰安”建設,山東聯通未來5年計劃投資26億元進行網絡、平臺及應用系統建設,積極推動“智慧泰安”發展。
3.2.3企業及個人的支持
城市中的企業、個人在“智慧泰安”的建設中也應發揮積極作用。泰安的高新技術企業眾多,在基礎建設時可以為網絡運營商提供必要的幫助,加速智慧城市建設進程,政府通過制定相關優惠政策來吸引企業參與到整個建設過程中來,通過招標的形式把部分工程交予企業建設,調動相關企業的積極性。個人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也可以積極參與,通過泰安的電子政務平臺及各類門戶網站,泰安市民可輕松獲得與政府各個部門溝通的機會,并可以進行聯系、互動,政府也能及時聽取泰安市民的期盼,及時回復泰安市民的各種問題,達到信息交互便捷快速,同時能夠調動市民參與的積極性,獲得預期的效果。
4結論
智慧城市是一個新生事物,國內外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建設范例,其建設模式的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而且其建設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期間各種因素的變化都將對智慧城市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在智慧泰安的建設過程中,應根據智慧城市理論的完善和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不斷對智慧泰安的建設模式進行優化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