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洪
摘要 繼電保護裝置檢修管理中策略的選擇直接關系著檢修效率的高低,若選擇不當,不僅會影響檢修工作進度,還會因為檢修不及時或檢修不合理,而導致繼電保護裝置出現各類故障,進而影響繼電保護裝置的可靠運行,因此,必須重視繼電保護裝置檢修管理中策略的選擇。文章結合具體實例對多種檢修策略選擇方法進行了分析,可為實踐過程中繼電保護裝置檢修策略的選擇提供參考。
關鍵詞 繼電保護;策略;檢修
中圖分類號 TM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6)04—0086—01
隨著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朝著計算機化、網絡化、繼電保護、控制、測量、數據一體化及智能化方向發展,加上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供電可靠性要求的提高,繼電保護檢修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及更高的質量標準,因此,有必要通過各種措施來提高繼電保護檢修管理工作水平。其中,繼電保護裝置的檢修策略的有效選擇就是一個有效途徑,其對于提高繼電保護裝置檢修質量、降低檢修成本、縮短檢修周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目前對于繼電保護裝置檢修策略選擇的研究現狀來看,相關文獻較少,還未進行系統性、深入性的研究,這說明在繼電保護裝置實踐過程中,大多數工作人員未重視檢修策略的分析與選擇,檢修策略制定和實施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在很大程度上除低了繼電保護裝置檢修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對繼電保護裝置檢修管理中的策略選擇進行研究。繼電保護檢修中策略選擇方法有很多種,例如數據表、因果分析、柱狀圖等,每種方法都有其特點和相應的優點,文章主要結合具體實例分析如何使用這些檢修策略選擇分析方法。
1數據表分析法
利用數據表可實現檢修事故的統計分析,對繼電保護檢修而言,能對試驗結果、現場運行情況、事故記錄等作一個整體性、綜合性的數據統計和信息整合,滿足繼電保護裝置檢修管理中繼電保護檢修策略的高效選擇需要,并為類似檢修事故的處理提供經驗數據參考。如表1所示,為某110kV變電站近四年來繼電保護裝置檢修事故類型統計分析。從表1可以看出,隨著繼電保護裝置的簡化化及集成化,很多故障難以及時發現,開關電源故障及上位機故障占據了較大比例,其中又以上位機故障較為突出,具體表現為繼電保護裝置與上位機間的通訊問題,可見此類故障經常發生,應保持目前的關注度,進一步提高發現率。與上位機故障相比,開關電源故障發現率要低了很多,這是因為開關電源輸出回路數目較多,雖然設備主要電源輸出正常,但受遙信、遙控等故障的影響,輔助繞組輸出故障較多。另外,雖然遙信及遙測精度故障所占比較不高,但發現率且較低,需對這兩類故障加以重視,
通過表1數據的統計分析,可以較為直觀看出繼電保護裝置故障產生情況,便于檢修工作的開展、改進及完善。
2因果關系分析法
在繼電保護檢修問題發現后,檢修人員需對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在因果關系分析初期模糊時,為確定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自動裝置不能正常運行的具體原因,需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利用因果關系分析圖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圖1所示為某10kV配電室遠動裝置現場運行檢修故障因果關系分析圖,詳細的列出故障產生的各種原因,并分階段、分類別進行展示,整體展示形象直觀,不僅便于設備故障原因的查找,還利于故障排除和后續的設備調試、更新,以及新設備的安裝,對整個電力系統項目檢修效率及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3柱狀圖排分析法
柱狀圖用于描述數據頻度分布,對于評價數據屬性和變量很有價值,對某一個時間點的數據提供了簡潔的展示,顯示出累積數據目前的狀況,相較與事故類型分析表,柱狀圖更為直觀。圖2所示為配電室、變電站等繼電保護裝置的故障問題類型總結。可以看出,主要包括繼電保護二次回路故障、繼電保護電磁干擾故障、硬件故障3類。雖然較容易實現保護裝置本身的狀態監測,但二次回路部件較多,很難實現無盲點、全方位監測。因此繼電保護的二次回路監測故障現象經常發生,頻率較高,約占檢修項目故障的30%。另外,大量微電子元件的在保證裝置中的應用增加了電磁對保護動作的干擾,從而導致電磁兼容問題在繼電保護設備中時常發生,提高設備的檢測標準和設備出廠檢測勢在必行。然而設備硬件故障超過了50%,占據了所有故障一半的比例,故障的產生主要是受設備本身缺陷、生產質量、運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這就要求在提高設備質量的基礎上,增加硬件設備檢修強度。
4結論
由上分析可知,繼電保護裝置檢修策略在繼電保護檢修中的策略選擇方法有很多種,每種方法都有其特點和相應的優點,在具體實踐中,應遵循全面、綜合、科學、系統的原則,根據不同類型的裝置以及同種類型裝置的不同批次,選用不同的策略,從而保證策略的最優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