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念平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
淺談基于零部件屬性的供應商開發策略
汪念平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整車的開發離不開零部件供應商的參與,而合適的供應商選擇才能支撐整車最終技術、質量及成本的高標準交付。文章基于整車開發中零部件的開發屬性,結合公司整車開發的NAM流程,識別不同類別零部件的供應商參與時序和工作職責,采用合適的供應商分類方法,建立適合主機廠的供應商資源庫,從而在新產品開發中采取對應的供應商選擇策略。
NAM流程;供應商;零部件開發
10.16638/j.cnki.1671-7988.2016.06.067
CLC NO.: U468.4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 (2016)06-191-04
傳統的物料采購,根據對每一個物料品類從管理屬性價值、供應風險與復雜性兩個維度進行分類,主要分為關鍵類、杠桿類、常規類及瓶頸類四種,分類的主要目的是為不同物料類別制訂分類采購策略,以便在供應商選擇與認證時予以實施。但在整車新產品開發過程中,這種分類方法已難以滿足零部件開發過程中的具體要求,不利于充分發揮主機廠與零部件供應商各自的優勢,難以在新產品開發階段達成有效協同。因此,在新產品開發階段,根據零部件的開發屬性和開發時序,采取合理的供應商分類管理策略,實施合適的供應商資源開發和選擇辦法,是有重要意義的。
在整車開發過程中,各大主機廠均陸續踐行“標準化、通用化、模塊化、系列化”原則,從而縮減開發成本和開發周期,提升產品的質量可靠性。因此,在新車型開發過程中,零部件可分為全新開發的零部件和非全新開發的零部件兩大類型。
其中,全新開發的零部件是指需要全新開發的零部件,包括供應商主導的針對“新技術開發類”和“應用型開發類”的“他有技術”類型的零部件,和主機廠主導的“自有技術”的應用型開發類的零部件;前者也稱為同步開發零部件,需求供應商在整車開發全過程的同步參與,采取基于學習創新型的同步開發方式進行,后者則采用基于主機廠自有能力的自主開發的方式進行,也稱為自主開發零部件。非全新開發的零部件包括變動件、借用件和標準件,其中變動件是指基于其他車型成熟產品做適應性變動的開發零部件,主要基于自有能力的自主開發;借用件是指直接借用主機廠其他車型的成熟零部件,標準件是指基于國家或行業通用標準開發的零部件,此二類零部件主要是針對已有資源的直接使用。
根據零部件開發屬性,具體的分類情況和開發原則見下圖:

圖1 零部件開發屬性分類
某汽車企業根據國內外各汽車制造廠商和汽車工程設計公司的汽車研發流程,結合本企業的實際開發過程,將整車開發主流程分為七大階段、13個節點門(G0為空門,不包含在內),即為NAM流程體系。其中,階段根據流程中關注要素不同進行劃分,分別為PP(產品規劃)、PDP(產品策劃)、SD(造型開發)、DD(設計開發)、DV(設計驗證)、PV(量產準備)和PE(量產評價);節點門,指流程中里程碑式的節點,每個節點門均須在審核批準后方能進入或退出,本節點門前應簽發的交付物需在節點門中進行審核批準。

表1 零部件協同開發節點門定義表
同時,根據外購零部件的協同開發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定點前的技術方案研討、零部件的招議標布點與計劃/指標定義、產品的設計與開發、過程的設計與開發、試生產、反饋評估與糾正措施等六大階段。根據供應商在零部件開發過程中開展的具體活動,可將其分為11個工作節點,詳見表1。
基于整車開發的NAM流程,即可將各類零部件的供應商開發時序進行逐一匹配,形成不同類型零部件的不同開發時序和不同的開發策略,具體詳見下圖 2。其中,同步開發零部件,需求在 G3門前必須完成供應商布點工作,確認供應商參與零部件的協同開發,包括基于整車定位的方案提出與系統匹配。自主開發零部件,主機廠自主進行方案設計和確認,在方案確認后、數模凍結前需要完成供應商的布點,供應商參與后期的過程設計與開發、負責產品與過程的開發驗證等。變動開發件只是在現有成熟產品上做適應性改動,原則是沿用原有供應商或采用供貨能力提升供應商,在數模凍結同步定點供應商即可。針對借用件和標準件,均為現有成熟產品,不需要設計開發和過程開發,直接在驗證階段采用原有供應商產品即可。

圖2 零部件開發時序對應圖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不同類型零部件的開發對供應商的開發能力有不同的需求。根據供應商的綜合能力表現、產品的開發特性和供應商在產品開發中所起的作用,參照豐田汽車的供應商管理方式,可以將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的供應商分成四種類別,即合作伙伴、成熟的供應商、咨詢式供應商和合同制供應商。具體劃分依據可參照下圖3:

圖3 供應商的分類
其中,合作伙伴是最高級別供應商,供應商具有較大規模,技術上獨立自主,有能力設計子系統和部件,并且具有完整的樣件制造和測試能力,有工程師長期駐場。整車概念設計階段就參與進來,與主機廠一同制訂產品的技術規格,根據雙方確定的技術規格再進行產品的設計及開發工作。
成熟供應商是指工程設計和制造能力非常成熟,能負責較復雜組件的開發工作,是比合作伙伴略次一級的供應商,依據項目開展需要,派出工程師駐場。主機廠提供技術規格,供應商根據給定的規格進行詳細的產品設計,并將最終結果交JAC確認實施。

表2 各類別供應商職責和要求
咨詢式供應商,其所負責開發的產品相對簡單,在企業所處的行業內具有一定的技術專長;供應商向主機廠推薦產品,經主機廠對產品性能的測試合格后應用到整車上,主要用于標準規格的產品,如輪胎、蓄電池等。
合同制供應商主要負責提供簡單零件,多為通用產品、標準件或者是供應商目錄內的成熟產品;主機廠確定產品設計,選擇可根據圖紙實現產品的供應商。
各類別供應商職責和具體要求見上表 2。當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各主機廠的供應商分類會隨著自身開發能力的提升、供應商技術的變革、新技術的導入、技術的市場成熟程度等因素的影響,而進行實時調整。
4.1供應商資源開發
根據以上的供應商分類策略和主機廠現有供應商體系,為適應市場整車開發的需求,主機廠需要不斷優化內部的供應商資源。可以通過零部件廠商的來訪介紹、供應商路演、國內外采購指南、新聞傳播媒體、汽車新技術/新工藝發布會、零部件展銷會、咨詢采購專業顧問公司等方式收集市場供應商信息;針對合適的、有需求的供應商,開展交流、走訪等調研工作,對供應商的技術、質量、成本、交貨和服務五大方面進行初步的分析。針對達成需求的,索取相關資料文件,建立相應的供應商檔案,納入供應商資源庫進行儲備。
依據項目開發需求,采購工程師可以從供應商資源庫中搜索相關供應商信息,由技術工程師、質量工程師、工藝工程師等成立聯合審核小組,開展供應商現場審核工作。供應商需要安排專職人員陪同小組成員進行審核,組織協調本單位提供相關資料并對審核人員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審核小組圍繞T(技術開發能力)、 Q(質量)、C(成本)、D(生產能力及交貨期)、S(配合及服務)五個方面的指標,分別從供應商企業運行概況、研發設計能力、質量保證能力、工程和生產制造能力、成本控制及交付和服務等方面進行詳細的對標評價,在審核過程中向供應商傳導顧客需求,將主機廠的技術要求、質量目標和商務規范進行宣傳,并可從管理、工作方法及技術等層面對供應商提出合理化建議。最后,審核小組根據供應商審核評分細則,得出供應商在T、 Q、C、D、S五個緯度的特征雷達圖表現,并出具整改建議書。
根據產品的開發特性,將評審指標T、 Q、C、D、S分別設置不同權重進行供應商的綜合能力評分,得出供應商審核報告,并對供應商的綜合能力進行初步區分。根據供應商的綜合能力表現和主機廠的零部件開發屬性特征,將供應商對號入座,存入供應商資源庫的相應分類中,并在后續產品開發中運用相應的供應商管理策略。
在系統性零部件開發中,需求供應商參與前期整車方案確認,應該選擇合作伙伴類供應商進行合作開發,此類供應商在資源開發中一般保證每類零部件1至2家。針對其他需求供應商參與零部件的同步開發、零部件方案的確認,需求成熟型供應商,此類供應商資源庫一般保證每類零部件2至3家。針對供應商只參與產品過程開發的零部件或直接從市場采購的標準件類產品,選擇合同制或咨詢式供應商應,此類供應商資源庫一般保證每類零部件4至5家,保證充足的競爭。
4.2供應商選擇策略
在新車型開發中,根據零部件的開發屬性和供應商資源庫的資源儲備,提取合適的潛在供應商供項目組進行評審后,向候選供應商發出開發邀請。供應商在與主機廠進行詳細的交流,了解項目的技術要求、質量要求、進度要求和商務要求后,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供相應的技術、質量及商務標書給主機廠。
主機廠根據各家供應商的標書到達情況,組織項目組開展評標會議。會議上,技術工程師出具零部件技術信息評議表、商務工程師出具零部件商務信息評議表、質量工程師出具供應商質量保證能力評價表,最后項目組根據零部件的開發屬性和具體供應商的詳細信息,決策各類零部件的合適開發供應商。在評標時,應綜合考慮各項評標要素,具體類別零部件對供應商的T、 Q、C、D、S的五類指標傾向性不同,當然也應結合市場資源的現狀,可以參照下表3執行。針對市場技術壟斷型的同步開發零部件,技術和質量指標應予以優先考慮;針對其他市場競爭類的各類零部件,應以質量和成本指標為主要評標要素。

表3 供應商選擇的各類要素權重
在整個供應商選擇過程中,主機廠采用多家競標、獨家開發的原則,同時評標過程遵循質量一票否決、技術一票否決、成本最優的制度。針對基于學習創新的同步開發零部件,首先保證技術方案的先進性,供應商技術開發實力雄厚;在此基礎上,再綜合考慮綜合成本低的優先選擇。同時,此類供應商應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在應用其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可以共同探討未來的技術發展趨勢和將來可能合作開發的車型,從而從戰略角度優化雙方的合作成本,提升主機廠的開發能力和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針對基于主機廠自有能力的自主開發零部件和基于已有資源的直接使用的零部件,在質量保證能力為前提的條件下,優先選擇成本領先型的供應商,從而最大程度地提升產品的開發質量和降低整車的開發成本。詳細選擇可參照下表4。

表4 供應商選擇策略
綜上所述,本文依據主機廠在新產品開發階段零部件屬性的不同,并結合NAM流程的整車開發過程,詳細描述了各類零部件的供應商開發時序,保證供應商的開發活動與整車開發的匹配;同時,根據主機廠對各類零部件的技術開發能力的掌握程度,將合作的供應商進行合理分類;最后,結合各類零部件在市場中的成熟程度,建立供應商資源庫,并針對各類零部件采取適應的供應商選擇策略。在汽車零部件市場日益成熟的今天,主機廠需要將約70%的零部件外包給合適的供應商,如何進行外包供應商的合理分類與選擇,如何提升主機廠的自身開發能力,保持核心競爭力,本文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1] 江淮汽車集團研發中心.JAC技術中心員工必讀必考(一).第二版.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7月.
[2] 江淮汽車集團研發中心.JAC技術中心員工必讀必考(五).第二版.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7月.
[3] James M. Morgan,Jeffrey K. Liker著.精益企業中國譯.酈宏主審.豐田產品開發體系.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年8月.
[4] 王立艷,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供應商選擇和合作原則淺談.商場現代化.2007 年12 月(上旬刊)總第523 期.
[5] 許蓮鳳,陳翠燕,閩江學院.供應商評價選擇準則及指標體系研究綜述.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6] 朱桂平,白蕾,浙江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整車制造企業戰略性供應商技術創新能力選擇研究.物流技術.2010年7月刊(總第220期).
Analysis of the SupplierDevelopment StrategyBased on Auto Parts' Properties
Wang Nianping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Anhui Hefei 230601)
Suppliers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whole vehicles' development, and the suitable selected suppliers can support the vehicle high standard delivery of technology, quality & cost. Based on the company NAM processes and auto parts' properties,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supplier's duty and timing of participation. By setting up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suppliers and pool of supplier resource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upplier development strategy during new products' development.
NAM process; Supplier; Auto parts
汪念平,就職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U468.4
A
1671-7988 (2016)06-1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