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占庭++秦運巧
安全生產方針愿景,“零傷害、零事故、零缺陷”安全生產目標,以及風險因素管理共同組成了蒙牛MNWCO(卓越運營管理模式)-安全環保支柱的目標方針體系。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蒙牛”)成立于1999年8月,2015年,蒙牛產能達868萬 t,營業收入超490億元。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蒙牛已成為中國乳業翹楚,并向世界乳業的十強進發。在這頭“草原牛”雄勁成長的背后,與“讓員工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體面的勞動”作為企業安全愿景不無關系。
在蒙牛,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生產目標,以及風險因素管理共同構成了蒙牛MNWCO(卓越運營管理模式)-安全環保支柱的目標方針體系。
層層有責任 層層能落實
蒙牛在成立之初,就將“讓員工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體面的勞動;讓政府更加放心于企業的管理”作為了企業安全愿景,并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伴隨著企業的發展,這一愿景方針也逐步細化為“零傷害、零事故、零缺陷”目標指標,層層落實。
蒙牛目前擁有近4萬多名員工,在全國20多個省市建立了33個生產基地56個工廠。由此,蒙牛建立了三級(公司級、系統級、生產單位級)目標指標管理。
安全責任抓過程
為保證各級目標指標的實現以及相應措施的落地執行,公司以年度健康安全責任為績效載體,層層簽訂責任狀,年度兌現指標的完成情況。
安全責任書指標根據各部門的業態、工作范圍以及可能產生的風險確定。同時注重過程管理指標與(結果)事故指標的有效結合,使其真正能夠發揮作用。
首先,從集團層面與生產制造系統各大區簽訂《蒙牛安全責任書》。由簽約單位主要負責人作為單位健康安全環保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安全工作負全面責任。其次,簽約單位再對責任書約定的健康安全環保責任目標進行分解,編制本單位健康安全環保責任書,與下屬各單位簽訂,并督促層層分解逐級落實至基層單位、班組和員工。
生產制造系統各大區層面的目標指標,主要涉及建系統、定標準、找方法、帶隊伍與抓落實等指標類型,然后列分項指標,比如對于“抓落實”一項,包含目標責任、監督檢查、安全生產管理、職業健康管理、安全宣傳、安全專項經費管理等分項指標,其中安全生產管理包括承包商管理、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建設、重大隱患治理、安全標準化、消防安全、變更管理與危險作業。
蒙牛健康安全環保中心先后制定了7項危險作業管理制度,涉及有限空間、臨時用電、動火、高處作業、吊裝、動土、設備檢維修等作業;嚴格審批流程與風險分析,遇到節假日實行升級管控。
安全承諾抓行為
2012年,以呼和浩特市安監局安全承諾大檢查為契機,在蒙牛內部開展了全國各事業部的安全承諾活動。在基地大區和林事業部成立了由蒙牛總裁孫伊萍任組長的安全生產承諾制度建設推進領導小組,在全國各事業部實施并推廣了廠長、各部門、班長、組長、員工的安全承諾書。
與安全責任書不同,安全承諾注重規范安全行為。具體來說,領導層的安全承諾包括:安全生產是公司的核心價值;安全業績與生產經營業績同等重要;安全生產所需資金和投入優先考慮;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不折不扣;踐行安全生產方針是每個領導成員的職業責任。
管理層的安全承諾包括:關注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我主管,我負責”;做先進安全文化的“傳播者”和“實踐者”;在管理業務中,時時處處“安全第一,安全優先”。
一線基層的安全承諾包括: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會安全、我管安全;發現身邊的隱患,從我做起;嚴格實踐“四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不讓別人受傷害的行為準則;遵規守章是我的工作規范,保證落實在事事、處處、時時、刻刻。
在落實方面,蒙牛健康安全環保中心對各單位法人代表安全生產承諾制度開展和落實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對不同工種和崗位職工的承諾事項及“三項制度”相關內容落實和遵守情況進行抽查。
通過安全承諾活動,讓每一位事業部廠長意識到做好分管工廠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也讓每一位生產一線員工掌握安全生產承諾內容,遵守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禁令,從而消除安全隱患,杜絕事故發生。
識別風險 扎實根基
蒙牛認為,根據風險管理原理,安全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把風險控制到可接受的程度,就是安全的,而識別和確定危險源的存在和其風險是安全管理的基礎。蒙牛為確保安全生產,將風險識別列為蒙牛卓越管理MNWCO安全支柱的首位。
風險因素識別
蒙牛以系統、中心、生產工廠為單位進行危險源的識別,其中危險源的識別按照生產工藝流程進行,范圍涵蓋了所有工段、工序,特別是能源動力重大危險區域及設備。包括收奶、預處理、灌裝、包裝、出入庫環節,還有配電、制冷、鍋爐、污水處理、叉車充電活動區域等,識別小組人員也涵蓋各管理區域的管理人員、關鍵崗位人員。
風險因素評價
蒙牛對于危險源的評價采用討論確定法,即組建職業健康安全委員會,由安全委員會成員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及管理現狀,討論確定危險源等級;風險矩陣法,即按照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傷害后果,判定風險程度;LEC法(D=LEC。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體暴露在這種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序;C: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的損失后果;D值大,說明該系統風險性大);以及經驗法等進行評價,依據評價分數將危險源分為重點危險源、一般危險源。
風險因素控制
對于各系統、中心、生產單位識別、評價出的危險源,公司實施集團排期檢查,系統、生產單位檢索、安全員日常巡查等形式進行管控。
在生產過程中,蒙牛一直將重點區域,如涉氨、消防、電氣、鍋爐、污水、立體庫等的潛在風險,作為風險管控重點。風險是相對的,脆弱性是絕對的,所以安全管理當中的薄弱環節也就是蒙牛安全管理的核心,如危險作業、變更管理、人員密集區域、風險辨識能力,應急響應等。尤其是危險作業以及要求資質的施工作業,嚴把資質審核,重點管控。蒙牛規定從事危險作業,應先持作業操作證(如焊工證、電工證、高處作業證等)去安全員處領取作業票,作業時班組長是現場作業的負責人,由負責人安排專人現場監護并在作業票處簽字,現場作業人員必須在作業票上親筆簽字,區域負責人現場審核后并簽字。一式兩聯,上交安全員一聯,現場留一聯備查。
蒙牛始終把涉氨專項治理作為安全生產的重點工作來抓。2013年6月3日—8月31日,不足3個月的時間里,國內食品企業連續發生了兩起與氨泄漏有關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蒙牛針對這兩起涉氨事故進行了認真總結和反思。
一是,立即開展了涉氨專項大檢查和對標行動,形成了《蒙牛集團制冷站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根據實際,從硬件配置和軟件管理進行規范和要求。
二是,啟動灰鑄鐵閥門更換工作,利用3年時間全部完成整改。包括將氨制冷系統灰鑄鐵閥門全部更換為鑄鋼閥門,鑄鋼閥門韌性好,耐壓和耐溫都比鑄鐵閥門高,安全性進一步得到提升;將原有的法蘭連接的固定方式改為焊接,減少了泄漏點,降低了法蘭螺栓連接處容易發生泄漏的風險。針對焊縫進行100%的探傷檢測,確保符合《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壓力管道安裝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規則》要求,焊口探傷安全等級達到不低于二級的要求,提升氨制冷系統的本質安全。
三是進一步完善制度標準,起草企業內部標準。制定《中糧集團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安全管理標準》,提高了涉氨安全管理要求和標準。
四是,加強初始應急能力建設。配置7項應急設施,包括應急噴淋、儲罐圍堰、泄氨收集池、事故聯動風機、便攜式氨泄漏測試儀、風向標、氨泄漏報警器;加大現場應急演練頻次,提升初始應急能力。
蒙牛基地大區位于和林格爾縣,距離呼和浩特市62 km還多,很多員工居住在呼和浩特市,朝至晚歸,有乘坐班車的,也有開私家車的,加上蒙牛廠區內貨車和來訪人員較多,特別在午餐時,員工需要穿過廠區到對面另一廠區就餐,保障交通安全引起了集團關注。
在蒙牛廠區內隨處可見的交通標識,人行區域和機動車區域劃分清晰,員工自覺遵守,二人成排三人成行。在蒙牛廠內,不僅劃分區域標識,考慮到一線員工倒班工作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冬天,早晨天亮的晚,下午天又黑的早,集團就將員工上下班期間的交通安全也列為了管控重點,但它也是難點。
時任事業部總經理高安平率先提出讓員工上下班時佩戴平安服的想法。剛開始推行還有一些難度,出現員工不愿穿的現象,后經深入一線了解情況,得知員工覺得穿著不好看,于是就想辦法對平安服的款式、材料進行了改進,使之外觀更加時尚大方,質地更加健康舒適。后來,員工逐步轉化成一種自動自發的習慣。每當上下班期間,馬路上總能看到醒目的“蒙牛人”。
編輯 秦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