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
(遼寧大學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036)
?
高校圖書漂流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以遼寧大學圖書館為例
溫柔
(遼寧大學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036)
[摘要]以遼寧大學圖書館為例,對圖書漂流活動數據進行分析,指出圖書漂流活動存在的問題。采用統計學方法,通過對數據的挖掘和實踐的摸索,針對圖書漂流存在的共性問題提出以下對策:加大圖書漂流活動的宣傳力度;建立有效的約束機制;加強對圖書漂流活動的監管;引入學生社團合作開展圖書漂流活動。
[關鍵詞]圖書漂流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
2014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民閱讀觀”;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建設書香社會”“希望全民閱讀能夠形成一種氛圍,無處不在”。在大力推動“全民閱讀”“書香社會”的進程中,高校圖書館主導的圖書漂流活動如雨后春筍般開展起來,圖書漂流由于自身的特點,為閱讀推廣工作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成為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一個窗口。
圖書漂流起源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歐洲,讀書人將自己讀完的書,隨意放在公共場所,如公園的長凳上,拾獲這本書的人可取走閱讀,讀完后再將其放回公共場所,讓下一位愛書人閱讀,讓書籍不斷漂流下去,讓“知識因不斷傳遞而美麗”。
遼寧大學圖書館在2014年起開展圖書漂流活動,截止到2015年末,經過兩年的活動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筆者欲通過對圖書漂流數據的整理和挖掘,總結圖書漂流活動存在的問題,并在實踐中摸索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期為此項活動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借鑒。
1.1圖書漂流站的設立
遼寧大學圖書館圖書漂流站設立于2014年初,在南北校區圖書館大廳醒目位置各放置一長2.4米,高1.5米的書架,一個透明亞克力材質的圖書漂流愛心捐書箱以及圖書漂流登記簿、愛心捐書登記簿和求漂登記簿、圖書漂流規則易拉寶。在借鑒其他高校圖書漂流經驗的基礎上,我們在每冊圖書封面上貼上了遼寧大學圖書漂流logo,上面印有遼寧大學圖書館的二維碼,方便讀者識別。在圖書的扉頁上粘貼圖書漂流小貼士,上面印有圖書漂流規則和此書捐贈人信息,并加蓋遼寧大學圖書漂流專用印章。此外,還在圖書尾頁粘貼圖書漂流留言卡,經過兩年的積累,留言卡上寫滿了讀者留言,對提高讀者的參與度和滿意度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另外,雖然在漂流站設置了圖書漂流規則的易拉寶展架,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很多讀者并不知道圖書漂流的具體規則,我們根據這一問題,在圖書漂流站的書架上和圖書扉頁上也粘貼了圖書漂流小貼士,方便讀者了解圖書漂流規則,促進了讀者對漂流規則的了解。
1.2圖書漂流活動書籍來源
圖書漂流站設立以來,一共接收捐贈圖書306冊,其中45冊圖書由于不符合漂流書的要求并沒有加工上架到圖書漂流站。其余的261冊圖書分為3個批次上架到圖書漂流站。

表1 圖書漂流活動書籍來源情況統計(2014-2015)
從表1可以看到,館員捐贈圖書利用率達到100%,主要原因是號召館員捐贈圖書的時候宣傳到位,了解哪些圖書不符合漂流的要求,例如雜志、報紙、教輔用書,而在愛心捐書箱里讀者的捐書利用率要比館員低22.4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讀者捐贈圖書的時候沒有仔細閱讀捐贈規則,將雜志和教輔用書也投到愛心捐書箱內。畢業季活動中,讀者捐書淘汰率最高,達到43.7%,淘汰的圖書主要是教輔類,例如考研資料、公務員考試資料、英語四六級資料等。這些圖書雖然不符合漂流書的要求,但是對讀者仍然有利用的價值,我們根據這一情況,設立了教輔類圖書贈閱角,讀者可以按需取閱,不需要歸還。這一舉措提高了圖書漂流站的人氣,也提高了圖書的利用率,可謂是一舉多得。
1.3圖書漂流活動開展情況

表2 圖書漂流次數排名情況統計(2015)
圖書漂流站從2015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活動開始,截止到2015年12月10日,共計231天,除去暑假停漂42天,實際漂流天數189天,圖書漂流一共345次。其中4月份圖書漂流第二季啟動儀式之后8天內,圖書漂流達到30次,9月份29天內漂流達到了91次。9月份漂流次數的明顯增加得益于一批新書的上架,這批新書大部分是來源于讀者捐贈的東野圭吾小說,上架之后受到讀者的歡迎。由此可見,圖書漂流的效果和圖書受歡迎程度有著密切聯系。

表3 2015年圖書漂流次數按月份統計
在漂流次數排名前十的圖書中,I類達到60%,可見讀者閱讀偏好更傾向于文學類圖書,但是文學類圖書的斷漂問題也比較嚴重,漂流次數排名前十的圖書中四本已經斷漂,其中文學類斷漂占據了75%,《紅高粱》《王朔文集》這樣的圖書經過幾次漂流之后就已斷漂,漂流登記本上沒有借出登記,可以推測這樣的圖書已經丟失。圖書漂流站設立以來丟失圖書97本,丟失率達到了31.7%,丟失的圖書大部分是經典文學類。
通過分析上述數據,結合圖書漂流的實際情況,筆者發現,圖書漂流要想持續有效發展,以下幾個問題亟待解決。2.1圖書漂流活動缺乏書籍來源
遼寧大學圖書館圖書漂流站書籍主要來源于四部分,其中館員捐書占據了37.6%,讀者在愛心捐書箱里捐贈圖書占35%。隨著漂流活動的深入開展,愛心捐贈書籍冊數呈遞減態勢,且質量得不到保證,讀者捐書中很大一部分是教輔用書或者是雜志,還有很多書籍并不適合圖書漂流。讀者捐書參與面不夠廣泛,參加捐書的讀者一共是44人,人均捐書2.4冊,很多漂流書是一個人捐贈,這樣圖書漂流活動缺乏長效性,個人捐書勢必會隨著時間和藏書數量而遞減。如果提高讀者參與意識,號召更多的讀者捐贈圖書,擴大圖書漂流活動的影響力,這樣就會增加書籍的來源,形成捐書和漂流的良性循環。
2.2圖書漂流的回漂率較低
回漂率是圖書漂流活動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它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圖書漂流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圖書漂流站設立以來有97本圖書斷漂,斷漂率31.7%,回漂率是68.3%,斷漂的大部分是經典文學類圖書,很多圖書剛一上架,經過一次漂流就不見蹤影。回漂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讀者的捐書熱情,較高的回漂率是圖書漂流活動進入良性循環的保障。
2.3圖書漂流參與者守規意識有待提高
圖書漂流活動最先從國外發起后傳播到中國,近年來在國內迅速普及。許多高校圖書館都發起了圖書漂流活動,但是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就本館圖書漂流活動來看,圖書漂流站經常是被讀者翻的亂七八糟,還有一部分漂流書人為破損嚴重,圖書漂流登記簿上亂勾亂畫,甚至有部分讀者在漂流站拿書都不登記,更談不上歸還了。圖書漂流規則雖然印制成易拉寶,小粘貼以及在書的醒目位置都有體現,但是很多讀者并不認真閱讀,沒有按照漂流規則設定的兩周時限歸還圖書,造成漂流不能順暢運行。
2.4圖書漂流缺乏長效的監管機制
縱觀國內高校圖書館主導的圖書漂流活動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很多圖書漂流活動是為了應景而生,漂流規則的制定不明確,圖書漂流的主導者管理缺失,對圖書漂流活動的參與者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監管機制,全憑讀者的個人修養和誠信意識來維系圖書漂流活動的運轉,這樣的“自覺模式”一旦遇到不自覺的參與者,圖書漂流活動就不能順暢運行。本館對逾期不歸還圖書的讀者只能簡單地進行電話催書,效果欠佳。因為缺乏監管機制,對其造成不了有效的約束。如何在維持圖書漂流原本特點和圖書漂流順暢進行之間建立起有效的監管機制,是圖書漂流活動持續健康發展的當務之急。
3.1加大圖書漂流活動的宣傳力度
圖書漂流活動要想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采取靈活的宣傳手段和豐富多樣的宣傳形式,提高宣傳的深度和廣度,讓更多的讀者參與到圖書漂流活動中。首先在漂流活動啟動之前,進行圖書漂流活動的預熱宣傳,主要是宣傳圖書漂流活動的形式及意義,可以通過張貼海報和微信公眾平臺宣傳,讓讀者對圖書漂流活動有一個宏觀認識,主要突出圖書漂流活動的公益性質和提高讀者的參與意識。其次,在圖書漂流活動開展過程中,要及時發出新書上架通告,根據漂流活動進行情況揭示數據,例如圖書漂流排行榜、漂流書喊你回家等。再次,不斷宣傳圖書漂流的公益性質,號召讀者將書捐到愛心捐書箱里,擴大漂流書的來源,同時對積極參與捐書的讀者給予及時反饋或獎勵,提高讀者參與的熱情。
3.2建立有效的約束機制
總結本館圖書漂流活動的經驗,可以看出斷漂問題是圖書漂流活動面臨的第一大問題,要想解決橫亙在漂流活動中的這一大障礙,只靠提高宣傳力度這種軟辦法是不夠的,必須建立一個硬性的約束機制,這樣軟硬配合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雖然圖書漂流活動自身的浪漫主義色彩就是靠讀者的誠信來維持,但是在誠信意識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時,約束機制的建立必須跟上實踐的步伐,而機制的建立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首先建立催還書機制,根據漂流登記簿上的信息進行漂流書跟蹤,發送短信或微信提醒讀者按時還書,臨近兩周期限時進行電話催書。其次,建立斷漂書發布機制,及時整理圖書漂流數據,讓讀者知道哪些書現在漂流在外,哪些書已經丟失斷漂,期待喚醒讀者的誠信意識,自覺遵守圖書漂流規則。再次,建立讀者誠信系統,對那些經過提醒仍不能按時歸還圖書的讀者累計達到一定次數就不能再參加圖書漂流活動。
3.3加強對圖書漂流活動的監管
圖書漂流活動本身的意義就在于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隨意性”,讓“知識因不斷傳遞而美麗”。但就目前高校圖書館圖書漂流活動的實際來看,加強對圖書漂流活動的監管是必不可少的。在監管和“隨意性”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既不失圖書漂流的意義又能保證漂流的良性循環,是解決圖書漂流面臨的困境的必由之路。首先在借書環節,必須保證實名制登記,完善讀者資料,手機號碼和一卡通號碼保證真實有效。其次,在圖書漂流站安裝監控設備,一方面記錄圖書漂流站活動情況,另一方面也對讀者形成一種約束。最后,加強圖書漂流活動管理人員的投入。可在圖書漂流站安排專職館員或學生館員進行管理,以保證圖書漂流的各個環節的順暢。
3.4引入學生社團合作開展圖書漂流活動
現在高校圖書館都面臨著人員短缺問題,圖書漂流活動除了加大專職館員的投入外,引進學生社團合作開展圖書漂流活動是雙贏的選擇。一方面,圖書漂流的公益性吸引學生社團參與其中,豐富了學生社團的活動,增加了學生的鍛煉機會。另一方面,學生社團能為圖書漂流帶來生機和活力,也緩解了圖書館人員短缺的問題。本館開展圖書漂流活動,第一季就是與菁閣書會學生社團合作開展,由其負責向學生宣傳,不辭辛苦走寢室收集圖書,還在五一勞動節期間舉行圖書義賣活動,為校園里普通勞動者獻上愛心。在重陽節期間,組織讀者為敬老院的老人捐書。實踐證明,通過與學生社團的合作,圖書漂流活動在學生中的影響日益擴大,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正如遼寧大學圖書館圖書漂流站宣傳的那樣:“漂流的是圖書,傳遞的是知識和誠信”。圖書漂流是一項傳遞文明與知識的活動,讓圖書漂流起來,使書的價值和讀者的境界得到升華。雖然目前圖書漂流面臨很多問題,但是相信隨著讀者誠信意識的提高,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適合的管理方式,實現讀者的“內在自覺”與“外在他律”的有機統一,圖書漂流活動會越辦越好。
參考文獻:
[1]趙紅.高校圖書漂流“斷漂”問題與管理模式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7):43-46.
[2]羅雪英,劉一鳴.我國“圖書漂流”的尷尬與超越[J].出版科學,2013(5):75-78.
[3]段梅,趙暉.高校圖書館圖書漂流活動的重心與操作[J].圖書館雜志,2010(11):48-49.
[4]鄂麗君.圖書館主導的圖書漂流活動調查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5(5):64-67.
[5]王舒,陸霞.高校圖書館開展圖書漂流活動探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6):65-66.
[6]郭麗梅.圖書漂流可持續發展與自組織管理機制探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1):16-19.
溫柔女,1981年生。碩士,館員。
[分類號]G252
收稿日期:(2016-01-25;責編: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