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弦
[摘 要]本文針對中學地理教學中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提出轉變教學理念,鼓勵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以及注重教學總結、保證教學效果等中學地理教學的改善對策。
[關鍵詞]中學地理教學;中學生;地理課堂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素質教育對中學地理教學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中學地理教學活動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地理學習需求,不斷改革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思想,為中學生地理知識的深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將結合中學地理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提出一些相關觀點與發(fā)展建議,希望能夠對中學生地理知識的深入學習產(chǎn)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一、中學地理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當前中學地理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學模式較為落后,教學實踐指導活動較為匱乏等方面的問題。
1.教學模式較為落后
當前很多教師在中學地理教學活動中,存在著忽視學生課堂教學主體地位,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教學模式較為落后的問題,這種中學地理教學指導模式下,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較差,課堂教學質量不夠理想,對中學地理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產(chǎn)生了一定的阻礙性影響。
2.教學實踐指導活動較為匱乏
地理是一門富含豐富內容的學科,在中學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將地理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通過地理感受自然、感受生活,使學生在多姿多彩的地理世界中,形成良好的地理知識學習興趣,更加深入的掌握地理發(fā)展規(guī)律。
二、中學地理教學的改善對策分析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轉變教學理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以及注重教學總結,保證教學效果等方式,創(chuàng)新中學地理教學模式。
1.轉變教學理念,鼓勵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是教育理論中所強調的教學理念,在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地理教學活動也需要結合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中學地理教學模式,明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教學需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課堂主導地位,鼓勵學生多參與、多學習,使學生能夠真正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人。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地理《地球的自傳》這一項內容中,教師則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自主分析課堂教學的內容。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同桌之間相互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中完成《地球的自傳》這一項內容的學習。教師需要將“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的理念融入到中學地理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能夠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這將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與學生的綜合發(fā)展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
2.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
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指導的方式,將會直接影響中學生地理知識學習的興趣、學習的質量。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的方式,根據(jù)中學生的實際性格特點、認知能力、地理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教學設計,從而培養(yǎng)中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 注重課前教學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前教學之前的導入活動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傳統(tǒng)的中學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多直接組織學生翻開地理課本進行學習,卻忽視了學生情感發(fā)展對地理知識學習的積極影響。
中學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課前教學導入。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轉》這一項內容中,教師可以借助地球儀,組織學生進行觀察和比較,教師可以通過“同學們,你們能看出經(jīng)線與緯線的不同嗎?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等問題,組織學生找出經(jīng)線和緯線的不同之處。這種課前教學引導方式能夠使學生在自主觀察、自主思考的過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地球自傳的特點,為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做好積極的鋪墊。
(2) 豐富教學指導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中學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通過豐富的教學指導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
比如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學習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地理《世界的海洋》這一項內容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同暢談“世界中都有哪些海洋”。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所掌握的地理知識,自由的發(fā)言,營造互動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巧妙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軟件,為學生播放世界上的各個海洋圖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與多媒體教學輔助相結合的方式,吸引每一位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地理知識的學習,提升中學地理教學的質量。
教師也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情境模擬的方式,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進行課堂教學指導。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地理《海陸的變遷》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所學習的內容為其他學生進行講解,存在問題的學生可以舉手提出問題,扮演教師角色的學生需要進行解答。
3.注重教學總結,保證地理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總結是幫助學生樹立地理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能夠使教師明確當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深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了解學習的質量,有助于學生地理知識的持續(xù)學習。以《海陸的變遷》為例,教師可以通過知識問答的形式,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這樣,可以避免傳統(tǒng)的教學總結活動中,教師使用比較單一的總結方式,難以真正展現(xiàn)教學總結的價值的弊端。
三、結語
我認為,在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地理教學活動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予以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我們教師可以通過轉變教學理念,鼓勵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注重教學總結,保證教學效果;等等方式,改善教學模式,為中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地理知識學習與發(fā)展的平臺,提升中學地理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加明. 蘇北農(nóng)村中學地理教學調查報告——地理(鄉(xiāng)土地理)教學現(xiàn)狀、成因及對策探究[J]. 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4(22):70-73.
[2]林培英. 學校地理教學方法的變革——我國地理課程變革中的繼承與發(fā)展之教學法篇[J].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12):60-67.
[3]岑樹芬. 邊遠山區(qū)中學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廣西蒙山縣中學地理教學之現(xiàn)狀[J]. 商場現(xiàn)代化,2011,Z2(15):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