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新
[摘 要]美術專業的學生,要想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提高欣賞能力和創造能力,要深入了解美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的含義及相互關系,并能運用內容和形式的含義分析美術作品,充分地認識內容和形式是構成美術作品的統一整體。
[關鍵詞]美術作品;內容;形式;統一
美術專業的學生要想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一方面要加強美術欣賞和美術創作實踐活動,另一方面要加深對美術作品的認識和理解,對諸如什么是美術作品的內容?什么是美術作品的形式?內容和形式有什么關系等問題,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基本概念,都應該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認識,才能更好地進行美術作品的欣賞,能運用“內容”和“形式”的含義分析美術作品,認識“內容”和“形式”是構成美術作品的統一整體。從而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審美素質和美術創作能力。
一、讓學生認識和理解“內容”和“形式”的含義及相互關系
美術作品和文學作品一樣,同屬于藝術作品。藝術作品都是由內容和形式兩個因素組成。所謂“內容”指的是構成作品藝術形象的客觀現實生活和作者對它的主觀評價。比如,蔣兆和創作的國畫作品《流民圖》描寫社會動蕩和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流民圖》中不同階層民眾的苦難就是中國近代民族大悲劇的凄涼寫照,加入了作者的主觀態度。所以美術作品的內容是客觀現實生活和作者的主觀態度。
美術作品的內容包括題材和主題兩個方面。題材指的是根據創作意圖經過選擇或虛構進入作品的生活內容。《流民圖》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據創作需要從生活中選取的典型形象。
所謂主題,指的是美術作品中反映的中心思想,告訴人們作品表現的是什么。《流民圖》就表現了抗日戰爭時期人民受帝國主義壓迫,過著流離失所的生活。主題分非主題性藝術和主體性藝術。如一幅普通的靜物就是非主題。主題性創作,如徐悲鴻的《田橫五百士》,以視覺的語言傳達內在的信息。觀者只能意會,而不可能全部清晰地確知。
美術作品的形式,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指形式“結構”,指的是把形體、空間、色彩等,按照形式美的法則納入某種秩序中。
二是指藝術語言,是指線、形、色、光、材料、藝術技巧等,藝術語言,也是構成作品審美價值的重要因素。
內容和形式是相互聯系的,是構成美術作品的統一體。內容與形式是相輔相承的,不能分離的。沒有無內容的形式,也沒有無形式的內容,彼此都是以對方為存在的條件和生命的源泉。一切成功的美術作品,都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體。在具體創作中,二者的作用和意義并不完全相同。一般來說,內容是更內在的東西,是作品的靈魂,對作品的生命力和價值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但決不意味著可以忽視形式。美術存在于形式之中,美術創造集中地體現在對形式的創造上。
二、學會和運用“內容”和“形式”的含義,分析美術作品,使學生認識美術作品是內容和形式構成的統一整體
在教學中運用內容和形式的理論分析中外美術作品,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文化素質。充分認識美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是相互適應的統一,在中外美術作品中,雖然所采用的藝術語言不同,所使用的材料不同,但是是在表現內容和形式相互適應上是一致的。
以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為例來進行分析,作品所表現的內容和形式是構成美術作品的統一整體。《清明上河圖》所表現的內容是北宋首都東京卞梁繁華的社會風貌,從市郊一直描繪到城內,再由城內描繪到城外,描繪的場面范圍的廣闊宏大是無以倫比的,表現的生活場景可以說是巨細無遺的。畫家在有限的畫幅中表現了偌大的生活場景,而且表現得面面俱到,應有盡有,幾乎涉及到了社會各個階層。畫家只有采用了與表現內容主題相適應的長幅畫卷形式散點透視的方法,才能再現如此宏大的生活場面。應當指出的是,張擇端并沒有按照生活的原樣來描繪北宋京城的繁華景象,而是按照藝術規律將生活中的形象進行概括、藝術加工、處理、有取有舍,并以他高超的構圖能力,精湛的傳統寫實技巧,根據畫面的需要,對空間景物、人物都做了巧妙的安排,疏密有致,繁而不亂。特別是畫中人物多達幾百人,雖然人物形體畫得不大,但衣著不同,神情、動作各異,有的甚至富有戲劇性的描繪,增添了多種生活情趣,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北宋首都東京汴梁的社會生活。從而,形成了美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體。
西方美術作品也同樣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體。以俄羅斯畫家列維坦的油畫《伏拉基米爾路》來說明。
《伏拉基米爾路》所表現的內容是唯一通向西伯利亞的道路,作為風景畫大師列維坦,升華了風景畫的內涵,表現的是一條沙皇流放知識分子去西伯利亞服苦役的荒涼憂郁大道。
列維坦并沒有按照一般的藝術處理,按照生活的原樣描繪被沙皇流放的知識分子服苦役的人群隊伍。為了表現作品的內容和主題,給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畫家描繪一條車輪壓出了曲折彎轉的車轍大道,畫家采用了與畫家內容和主題相適應的西方焦點透視的方法,使畫面產生了極強的曲折幽深感的感覺。畫面道路起伏漫長的土路,使人聯想到在這條漫長的土路上,走過無數的帶著鐐銬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各種受壓迫者。這種透視方法的運用深化了主題。
在造型上簡練,注重光影的勾畫,色彩深沉,是現實主義的典范作品。
以上通過《清明上河圖》《伏拉基米爾路》可以看到,中西繪畫在表現形式和內容上是相互依存的。內容是依據形式顯現,形式是為內容而存在。內容和形式的統一才能構成美術作品整體。
綜上所述,在美術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素養。必須要認清內容和形式的相互關系,以及內容和形式是構成美術作品的統一整體。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分析,從而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評價能力和創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