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陽梅?李媛媛?李超
[摘 要]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成為我國國家治理的一個新途徑,引發了學界的廣泛關注,現已對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概念、邊界、實現路徑、研究現狀等進行了深度研究。本文基于現有文獻的查閱,對我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邊界、存在問題、實現路徑進行綜述。
[關鍵詞]公共服務;邊界;路徑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最早是在美國開始的,因為其可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等優勢而傳入我國并迅速成為學界研究的熱點。學界圍繞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其中不乏有深刻的見解。
一、相關概念界定
項顯生認為在我過對公共服務內涵的研究存在著“公共物品說”、“公共利益說”、“人權事務說”、“政府職責說”、“公共行為說”和“福利說”等主張,但他認為這些主張都存在缺陷。他從公法的角度來界定公共服務,即公共服務是指政府動用公共資源滿足特定時期特定區域不特定多數民眾的普遍需求提供的服務。
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界限研究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邊界在學界存在爭議,項顯生認為,理論上所有能夠量化且符合公共利益的公共服務都是購買的,但在實踐中,似乎并沒有什么公共服務是不能購買的,關鍵在于條件是否合適、是否有利于節約開支、是否有利于提高服務滿意率,因而它的邊界是動態而非靜態的。在我國現有的實踐當中,項顯生認為主要有三種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邊界劃分:一是概括式;二是列舉式;三是概括認定式。這三種邊界界定各有利弊,基于此,他認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邊界應以民生性、公共性、權力制約性和可操作性等作為識別因素。魏娜等根據對公共服務領域的性質將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邊界界定為四種類型的服務:一是非排他性、非競爭性的基本公共服務;二是非排他性、競爭性的以物為對象的基本公共服務;三是非排他性競爭性的以人為對象的基本公共服務;四是非基本公共服務。王從虎基于發達國家的經驗加上本國的具體國情的思考下,認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邊界可以從五個方面進行考慮:一是從政府職權的性質上分析憲法、組織法規定的固有職能不得向市場購買;二是從公共服務的成本效益上分析購買成本高于生產成本的不得向市場購買;三是從公共服務的質量上分析難以保證服務質量的不得向市場購買;四是從引入競爭的程度上分析,無法展開適當競爭的不得向市場購買;五是從支持社會組織的情況上分析,不能促進社會組織發展的不得向市場購買。
三、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問題研究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在我國還是一個新的理念,它在很多地方還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焦述英認為主要存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動力不足、政府認識上的偏差與慣性思維、社會組織的發展不能適應政府購買的需要三個問題。江蘇省政府基于江蘇省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實踐總結,認為存在的問題一是部分地方財政部門重視不夠;二是采購單位主動性不強;三是推進工作發展不平衡。李一寧、金世斌等認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主要存在五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政策法規不夠健全;二是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范圍和服務的群體有待拓寬;三是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工作機制不夠科學;四是可以承接公共服務職能的社會組織發育不足;五是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監督與評估機制需不健全。何壽奎、胡明洋等基于重慶市的研究認為當前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存在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服務項目購買選擇與評價機制、沒有厘清政府與市場供給公共服務的范圍、沒有非常完善的地方法規、沒有規范的服務定價和收益管理機制;沒有明確的購買公共服務的資金和財政補貼標準;缺乏專業的社會工作的人才等問題。
四、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實現路徑研究
李一寧、金世斌等認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路徑首先需要健全法律法規,具體表現為完善現行的《政府采購法》或出臺《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抓緊研究制定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清單目錄、工作指南和合同示范文本,抓緊研究制定政府購買服務監管辦法,明確監管程序;其次是要理順管理體制,明晰各級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責;三是創新運行機制,具體表現為建立健全需求調查機制、目錄篩選機制、招投標機制;四是加強資源整合,多渠道籌措政府購買服務資金,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五是發展社會組織,具體表現為要加快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大力培育各類社會組織、加強社會組織規范管理、加強社會工作人才培養;六是強化過程監管,具體表現為加強過程控制和監督、質量管理和評估、風險防范和規避。錢凱認為要合理界定購買范圍,明確購買目錄,解決好“買什么”的問題;準確把握購買主體,厘清各主體間關系,解決好“誰來買”的問題;規范市場準入,培育市場主體,解決好“向誰買”的問題;健全購買機制,完善購買程序,解決好“怎么買”的問題;加強績效管理,完善監督機制,解決好“買的值”的問題。魏娜等認為要真正實現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一是需要搭建多元主體參與的平臺,建立合作的信任基礎;三是采取合同外包、項目申請、直接補助等多種合作途徑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四是建立服務質量評價制度體系,確保服務提供的質量。
參考文獻:
[1][2]項顯生. 我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邊界問題研究[J]. 中國行政管理, 2015(6).
[3][9]魏娜, 劉昌乾.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邊界及實現機制研究[J]. 中國行政管理, 2015(1).
[4]王叢虎.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底線及分析框架的構建[J].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15(1):69-73.
[5][7]李一寧, 金世斌, 吳國玖. 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路徑選擇[J]. 中國行政管理, 2015(2).
[6]何壽奎, 胡明洋, 莫云波.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路徑選擇與治理機制[J]. 經濟體制改革, 2015(2):37-41.
[7]錢凱. 我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問題的觀點綜述[J]. 經濟研究參考, 2014(71):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