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萍
[摘 要]本文闡述了衡水湖發展休閑生態旅游的現狀,分析了開發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發展對策與建議,以便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
[關鍵詞]衡水湖;休閑旅游;生態旅游
一、衡水湖休閑生態旅游開發的現狀
衡水市地處河北省東南部,擁有理想的區位優勢與便捷的交通條件。衡水自古為燕趙文化與齊魯文化交流之地,歷史文化積淀深厚,人文景觀豐富,有著休閑旅游經濟得天獨厚的特色和發展優勢。衡水湖湖面75平方公里,是華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單體水面積位居華北第一。衡水湖擁有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是華北平原惟一保持沼澤、水域、灘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占地面積283平方公里。其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以內陸淡水濕地生態系統和國家I、II級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
二、衡水湖休閑生態旅游開發面臨的問題
目前,衡水湖休閑生態旅游開發中存在著諸如污染嚴重,品牌意識弱,基礎建設弱,專業人才少,宣傳不到位,規劃欠合理等問題。
(一) 污染嚴重,品牌意識弱
隨著旅游開發、工業發展及城市的擴張建設,衡水湖地區的生態環境明顯惡化,特別是水體污染與富營養化日趨嚴重。這些既破壞了衡水湖區域優美的自然和人文風光,也不利于該地區發展生態旅游。一些旅游企業和旅游區周邊居民對“品牌經營”的戰略意義認識不足,雖然有“水市湖城”戰略規劃,但當地一些企業和居民對“水市湖城”品牌定位模糊,休閑旅游產品的個性不夠鮮明,品牌形象不具體,難以形成強烈的吸引力。
(二) 生態脆弱,基礎較薄弱
目前衡水休閑生態旅游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旅游企業實力不夠強大,涉外飯店和旅行社數量、等級、規模處于較低水平,旅游產品結構單一,旅游產品的開發依然停留在觀光層次,忽視了游客對參與度、休閑度的訴求。景區建設缺乏休閑設施,可供游客長時間逗留和游覽的景點不多,未能形成強勁的休閑娛樂項目群或產業集群,旅游業“行游住吃購娛”六要素的產業鏈尚未真正形成。
(三)宣傳不夠,專業人才少
休閑生態旅游業作為旅游業中一個新興的旅游形式,宣傳促銷工作尤為重要。對于衡水湖休閑生態旅游度假區的旅游產品,許多人只知道衡水湖濕地有大量珍稀鳥類,只有春夏季才會來衡水湖。這主要是因為對度假區旅游產品宣傳促銷力度不夠,使得旅游產品單一,影響了知名度。衡水休閑生態旅游產業缺乏人才發展的相應環境,難以吸引外來人才和留住本地人才。
三、提升衡水湖休閑生態旅游開發的對策建議
衡水湖旅游業屬于后發地區發展類型,處于從傳統旅游業態向休閑生態旅游轉型的過程中,這有利于我們吸取發達地區休閑生態旅游的經驗,實現衡水湖休閑生態旅游開發的“彎道超車”,擬提出以下建議。
(一)優化美化生態旅游環境
促進衡水湖地區休閑生態旅游的發展,必須優化、美化該區域的環境,做到既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又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尤其要加強對衡水湖地區原生態的保護,包括對豐富生物資源和衡水湖地區水體等的保護,防止盲目開發。例如,可以劃出生態保護區,形成開發與保護和諧共存的格局。與此同時,要重點保護衡水水環境,將治污與防污并舉。此外,在沿衡水湖邊各景區內,要嚴防建設性活動導致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水上交通游覽船只,要利用垃圾箱集中收集垃圾,靠岸后再處理,不能直接排入水中,要逐步淘汰燃油機動船只,杜絕跑、冒、滴、漏油現象。采用無污染且安靜的船只,如電瓶船、太陽能船等。
(二)宣傳打造生態旅游品牌
二十一世紀,人類邁入了信息化時代,如果不注意對自身的宣傳,將會很快被淹沒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潮流之中。生態旅游作為一個新興的旅游形式,在全球范圍內發展勢頭迅猛,得到了各地旅游部門的普遍重視,近幾年國內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生態旅游景區。我們應該借助“水市湖城”和“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品牌,同時結合衡水湖、滏陽河、寶云塔等著名景區(點)的觀光游和休閑度假游,通過多個渠道、多種媒體,包裝宣傳我市的生態旅游業,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打造著名的生態旅游品牌,并加強與各地旅游機構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態旅游熱點。
(三)開辟建設生態旅游專線
汽車對旅游景區(點)的大氣環境產生污染,因而改革燃料和設備是減少汽車尾氣污染的有效措施。可推廣和使用少污染的交通工具,如開發的旅游專線的車輛可以用專用車輛,使用污染少的燃料等以減少環境污染。也可以提倡游客清潔出行,如在景點外面設點租借滑輪、滾軸或自行車等。可與交通客運部門合作,在重點旅游區域市區之間開辟周末或節假日生態旅游專線,為市民出游提供方便。同時,在景區內部也應提供一定的交通設施,也可以開通一些別的旅游專線,比如可以租借自行車讓游客自行游覽,可以有專門的游覽車在乘客到指定地方。
(四)市場需求助推旅游轉型
發展衡水市休閑生態旅游應該圍繞“如何開拓市場”這個中心,確立以游客需求和期望為導向,通過細分市場,確定目標客戶群,優化項目功能布局,做好全面創新這篇文章。通過產品創新、品牌重塑和游憩方式設計,打造融觀賞、休閑、度假、游憩于一體的休閑生態旅游項目,給游客全新的體驗經歷,將純觀光型游客轉化為觀光、休閑、度假型游客,把旅游景區建成兼具山水觀賞、休閑度假、康體養生、民俗體驗、娛樂體驗、美食購物功能的民俗休閑旅游目的地。
四、結語
衡水湖應借生態資源之豐大力發展休閑生態旅游,繼續堅持利用與保護并重、利用服從保護的原則,堅持自然生態旅游和休閑生態旅游并重的原則,堅持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相結合,更加注重長遠發展的原則,堅持統籌兼顧并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原則,不斷推進衡水市生態旅游發展。
參考文獻:
[1] 田金霞. 湘鄂陜渝黔桂邊區休閑旅游發展思路[J].中國集體經濟,2008,(2).
[2] 伍孝勇. 張家界休閑旅游發展及對策研究[J]. 經濟研究,2009,(10).
[3] 楊衛武. 我國休閑旅游業的現狀、特征與發展趨勢[J]. 旅游科學,2007,(6).
本論文為2016年度衡水市社會科學研究課題《衡水湖休閑消費與時間約束模型分析》結項論文,課題編號:2016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