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萍,孫曉明,陳紅琢,蒲小金,裴一潔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
甘肅省各級醫院臨床護士職業認同感及相關因素研究
張萍,孫曉明,陳紅琢,蒲小金,裴一潔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摘要:目的 了解甘肅省各級醫院臨床護理人員職業認同感的水平及其影響因素。方法 采用隨機分層抽樣與整群抽樣結合的方法,選取甘肅省不同等級醫院部分在崗臨床護理人員作為調查對象。采用自編的一般人口學及職業相關資料問卷和職業認同感量表進行調查并統計分析。結果 護士職業認同感總均分為(37.17±6.78)分,護士的職業認同感普遍較高,醫院等級越高、職務越高、正式編制的本科學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明顯高于其他組(P<0.05)。結論 護理專業高等學位教育的推廣、護士用工形式的統一和同工同酬制度的落實,能夠提升護士職業認同感,穩定護理隊伍。
關鍵詞:臨床護士;職業認同感;甘肅省;各級醫院
職業認同感指個體對其所從事職業的目標、社會價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1]。護士職業認同即護士承認護理職業的意義與價值,肯定自己的專業能力,并將個人職業理想與公眾對該職業的期望統一起來[2]。國外研究表明,積極的職業認同感有助于降低護士的職業倦怠感,提高護士的工作滿意度和幸福感,從而降低護士的離職率[3-4]。本研究旨在了解甘肅省各級醫院護士的職業認同感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為提升護士職業認同感和滿意度、降低護士離職率、穩定護理隊伍、提高護理質量提供科學依據,現介紹如下。
1.1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分層抽樣與整群抽樣結合的方法,選取甘肅省不同等級醫院部分在崗臨床護理人員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在所調查醫院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半年以上的注冊護士;排除標準:護工及臨床實習、輪轉、進修人員。
1.2研究方法
橫斷面研究:采用一對一問卷調查法。調查員在調查前經過了統一的標準化培訓,合格后赴臨床進行調研。調查采取一對一的方式,發放問卷前向調查對象說明本研究的目的、意義及填寫問卷的注意事項,同時說明本次問卷調查的匿名性及保密性。問卷由調查對象自行填寫,填寫時間一般為15分鐘左右,填寫完畢后當場收回問卷。
1.3研究工具
(1)自編的一般人口學資料和職業相關資料問卷,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學歷、職稱、職務、用工形式、醫院的級別等。(2)職業認同感量表由Brown等[5]編制,原始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71。中文版由路紅等以512名護士為研究對象予以修訂,支持原量表的單維結構,Cronbach's α
1.4質量控制
1.4.1調查員培訓 所有調查員均進行嚴格統一的培訓,明確掌握研究思路,充分了解調查的目的、內容等,統一調查技巧。
1.4.2調查過程 調查員當場發放問卷,進行一對一調查,特別指出容易遺漏的項目,填寫過程中對于調查對象遇到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保證理解的統一性。
1.4.3資料整理過程(1)核查:量表回收后,由兩名調查員進行核查,將符合以下剔除標準的問卷予以剔除:某個選項出現頻次過高或過于集中的,如整頁都選相同的答案;前后兩份完全相同的問卷;漏填項目≥4項的問卷。(2)編號:輸入資料時按照量表編號依次輸入,便于以后進行相關數據的查對。(3)錄入:使用SPSS17.0建立數據庫,由兩名調查員核對錄入,保證數據錄入的準確性。
1.5統計分析
采用SPSS17.0中文版進行統計分析。采用頻數和百分比描述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和職業相關資料;采用(±s)描述職業認同感水平;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推斷工作年限和年齡與職業認同感之間的線性關系;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不同醫院級別、職務、職稱、科室、學歷、用工形式的護士職業認同感的差異,對于有差異的因素進一步進行最小顯著差的LSD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研究對象的一般人口學資料和職業相關資料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 719份,回收有效問卷1 67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7.27%。本研究中甘肅省6所不同等級醫院共1 672名護士中,3所三級醫院護士923名,占55.2%;2所二級醫院護士496名,占29.7%;1所一級醫院護士253名,占15.1%。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一般人口學資料和職業相關資料
2.2研究對象的職業認同感水平
本研究中,研究對象職業認同感的總均分為(37.17±6.78)分,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2.3不同年齡和工作年限職業認同感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本研究中,職業認同感與年齡和工作年限無顯著相關性(P>0.05),詳見表2。
表2 職業認同感與年齡和工作年限的Pearson相關分析
2.4職業認同感影響因素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顯著差檢驗
本研究中,除了職稱之外,其余因素均對職業認同感有影響(P<0.05),詳見表3。進一步對有差異的因素進行LSD檢驗顯示:職務越高、醫院等級越高、正式編制的本科學歷護士,其職業認同感要高于其他組(P<0.05),詳見表4。
表3 職業認同感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表4 各因素不同小組的最小顯著差LSD檢驗結果
3.1甘肅省各級醫院護士職業認同感水平現狀
本研究中,甘肅省各級醫院護士的職業認同感普遍較高,得分指標為74.3%,這與其他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上海交通大學夏穎[9]對護士職業認同感的一項質性訪談結果顯示,在問及最初選擇護理專業的初衷時,排在前三位的原因是:護士工作穩定,收入不錯;父母認為護士是一個社會聲譽較好的職業;護理專業可以指導家人保健和就診。因此,無論哪個級別的醫院,對護士的職業認同感均較高。
3.2職業認同感的影響因素
3.2.1醫院等級 本研究中,醫院級別越高,護士的職業認同感越高。相比一級和二級醫院,三級醫院除了具有醫療資源集中、地理位置優越、臨床與教學相結合等優勢之外,人力資源結構、管理制度和福利待遇也較好,護士擁有更多學習、進修、向專科護士方向發展的機會,更容易接觸到護理最新最前沿的知識,有助于更合理地、有目的地規劃護理職業生涯,因此職業認同感較高,這與其他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3.2.2年齡和工作年限 本研究中,護士的職業認同感與年齡和工作年限無顯著相關性(P>0.05)。有研究顯示,對于護理專業來說,職業認同感波動最大的階段是由護生向一名正式護士過渡的階段。黃私偉等[10]對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工作3年以下的護士職業生涯狀況的研究表明,護生進入臨床以后,要面對一些心理難以接受的護理工作,如掃床、翻身、擦拭嘔吐物等,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臨床實際工作的落差,加之與醫生群體的對比,使護士的心理落差較大,難以與工作單位形成較為穩定的心理契約[11],即歸屬感,這導致了低年資護士職業認同感較低,離職意愿較高的現象。而隨著護士工作年限的增加,護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均在工作過程中得到不斷提升,工作3年以上的護士對護理專業和職業的認識更加全面和客觀,也初步有了自己的職業規劃和職業理想,對護理職業的認同趨于穩定的狀態。因此,本研究中不同年齡和工作年限與護士的職業認同感關系不大。
3.2.3用工形式 編制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由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確定,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根據編制調配人員,財政部門據此撥款。編制通常分為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護理工作的編制屬于事業編制。一般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分為在編和非在編人員。在編人員的工資待遇由國家全額撥款,非編制人員的工資待遇則由單位本身自負盈虧。非編制人員在企業發生重大結構調整時,面臨下崗和失業的危險。
本研究中,正式編制的護士比非在編護士的職業認同感高,而尋找其他工作的動機較低。這與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12-13]。在公共衛生事業單位,編制人員與非編制人員在工資、住房基金、醫療保險、休假等多方面的待遇是有差異的,護士群體仍然面臨著“同工不同酬”的現象[14]。另外,編制能夠增加護士對本單位的歸屬感[15],更加有利于護士的職業認同和職業忠誠。有研究表明,在實施同工同酬的地區,護士的職業滿意度較高,離職意愿較低[16-17]。
3.2.4學歷 本研究中,本科學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最高。本科學歷的護士職業認同感明顯高于中專、大專甚至是護理研究生及以上。既往的研究表明,護士的學歷越高,職業認同的程度越高。目前我國本科學歷的護士在護士人力資源中的比例逐漸升高,本科學歷的護士能得到全面而專業的護理專業教育和職業規劃教育,能夠運用評判性思維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在工作中受到領導更多的重視,因此職業認同感高于中專和大專學歷的護士[18-20]。但是在本研究中,護理碩士研究生的職業認同感低于本科學歷的護士(P<0.05)。王彥艷等[21]對護理碩士研究生職業需求的一項質性研究表明,護理碩士研究生的就業意愿大部分是高校教師,只有少部分選擇臨床,因此對臨床護理工作的認同感低于本科護士,這與本研究的結果是一致的。
3.2.5職務 本研究中,職務的高低也是職業認同感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具有行政職務的護士在工作中能夠體驗到更多的主動權和價值感,對于自己持續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質量的能力有較強的自我效能感,因此職業認同感和穩定性也較高。這與其他護士職業認同感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有關部門應加強護士待遇和工作環境的改善,合理安排用工形式,加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降低離職率。
參考文獻:
[1]胡蘊綺,仇瑤琴,胡再平.護理本科生職業認同感研究現狀[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12):47-49.
[2]Simone K.Work identities of nurses:Between caring and efficiency demands[J].Career Dev Int,2004,9(3):274-304.
[3]Lucy A,Megginson.RN-BSN education:21st century barriers and incentivs[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08,16(1):47-55.
[4]Leanne S,Johnson M,Rhonda G,et al.Causal modeling of self-concept,job satisfaction,and retention of nurs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8,45(10):1449-1459.
[5]Brown R,Condor S,Mathews A,et al.Explaining intergroup differentiation in a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J].J Occup Psychol,1986(59):273-286.
[6]Hong Lu,Alison E,While K,et al.Job satisfaction and its related factors: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hospital nurses in Mainland China[J]. Int J Nurs Stud,2007,44(4):574-588.
[7]曹曉翼.專業自我概念在護士職業認同與職業倦怠間的中介效應模型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大學,2011.
[8]金鈺梅.嘉興地區護士職業疲潰、工作滿意度和離職意愿的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0.
[9]夏穎.護理專業本科生專業認同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0.
[10]黃私偉,張巧梅.296名低年資護士職業生涯現狀分析及管理對策[J].護理學報,2013(1):23-25.
[11]董旭婷,趙梅,王維利,等.護士心理契約對職業認同水平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3(3):245-248.
[12]張洪福,劉彥慧,楊洋,等.在職護士離職傾向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5(2):155-160.
[13]曹晶,史妍萍,陳亞丹,等.北京市某三級綜合醫院護士離職原因及再就業意向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13(7):618-620.
[14]吳林靜.長沙市臨床護士工作滿意度及離職意愿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7.
[15]裴艷.護士職業承諾水平及離職影響因素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大學,2007.
[16]馮小梅.同工同酬合同制護士管理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17):2165-2166.
[17]陳立芳,陳蘇.合同護士同工同酬同職稱評定方案的應用效果評價[J].當代護士,2015(3):25-27.
[18]符麗燕,朱念瓊,唐瑩.不同學歷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08(2):88-90.
[19]蘆國芳,張彩云,陳瑞睿,等.不同學歷和職稱臨床護士職業認知的調查[J].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2):89-92.
[20]吳旭麗,王惠琴,蔡琳,等.不同初始學歷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3(6):247-250.
[21]王彥艷,劉延錦,董小方,等.碩士研究生學歷護士職業發展定位與需求的質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4(18):56-58.■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12-0085-03
基金項目:甘肅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08RJZA236)系數0.82,具有良好的信效度[6]。量表有10個條目,采用Likert5點計分法,從“從來沒有”到“幾乎總是”依次記為1~5分,總得分越高職業認同感越高[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