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平 張玉霖
【摘要】 目的 探討64層螺旋CT平掃對非創傷性急腹癥的診斷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80例非創傷性急腹癥患者腹部CT平掃圖像資料, 與臨床診治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CT平掃診斷與臨床診治相符74例, 診斷符合率為92.5%(74/80)。結論 64層螺旋CT平掃速度快, 準確性高, 對急腹癥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64層螺旋CT平掃;體層攝影術;非創傷性急腹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044
急腹癥是急診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急性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 需要及時診斷并采取針對性的緊急處理, 否則有可能病情急劇惡化, 危及患者生命。腹部臟器繁多, 結構復雜, 急腹癥臨床表現不一, 除結合患者體征、實驗室檢查外, 影像學檢查扮演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影像設備的不斷發展及普及, 多層螺旋CT已在各級醫院廣泛使用, 其掃描速度快、分辨率高, 加上豐富的后處理軟件的應用, 為急腹癥的準確診斷提供了條件[1]。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80例非創傷性急腹癥患者的腹部多層螺旋CT平掃圖像, 探討其在急腹癥中的應用價值,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80例行急診腹部CT平掃并經臨床診治證實的非創傷性急腹癥患者, 其中男43例, 女37例, 年齡14~81歲, 平均年齡46歲。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腹痛, 部分伴腹脹、惡心、嘔吐或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等癥狀。自發病到檢查2 h~3 d。
1. 2 檢查方法 使用64層螺旋CT(型號:GE Optima CT660)平掃, 受檢者取仰臥位, 囑患者深吸氣并屏氣狀態下完成掃描, 部分因疼痛不能屏氣者在自然呼吸狀態下掃描。CT掃描參數:管電壓120 kV, 管電流300 mA, 掃描層厚、層距5 mm, 掃描范圍自膈頂至恥骨聯合。部分圖像行薄層重建, 層厚為0.625 mm, 利用后處理軟件進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處理。所有圖像由2名副主任醫師獨立進行分析, 有異議時共同探討一致決定。
2 結果
本組80例患者, 經臨床診治證實包含機械性腸梗阻病變16例(粘連性腸梗阻9例、腸道腫瘤所致梗阻3例、腹股溝疝2例、腸套疊1例、糞石性腸梗阻1例), 泌尿系結石12例, 急性闌尾炎19例, 膽石癥或急性膽囊炎9例, 急性胰腺炎17例(水腫型16例、出血壞死型1例), 胃腸道穿孔5例, 實質臟器腫瘤破裂2例(肝臟腫瘤及腎臟錯構瘤破裂各1例)。CT平掃診斷與臨床診治相符74例, 診斷符合率為92.5%(74/80)。其中, 漏診急性闌尾炎3例, 急性胰腺炎2例, 膽總管結石1例。
3 討論
急腹癥具有發病急、病情重、進展快等特點, 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及時而準確的診斷對臨床治療尤為關鍵。隨著醫學影像學的快速發展, 影像學檢查在急腹癥的診斷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 急腹癥影像學檢查常選用超聲、X線平片、CT等。超聲檢查無輻射, 但易受氣體、腹部脂肪干擾, 且很大程度上依賴檢查者操作水平及臨床經驗, 主要應用于肝、膽、泌尿系及婦產科方面檢查。X線平片組織分辨率差, 僅對腸梗阻、腹腔內異物及泌尿系結石、胃腸道穿孔所致膈下游離氣體顯示有一定優勢。多層螺旋CT掃描速度快, 可一次閉氣完成全腹部檢查, 尤其適合危重患者, 掃描圖像分辨率高, 經過后處理軟件可對原始圖像行多方位重建, 以更好的顯示病變及其周圍解剖關系, 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急腹癥的診斷中[2]。
機械性腸梗阻表現為梗阻近端腸管擴張并積氣、積液, 腸壁變薄, 梗阻遠端腸管塌陷。腸梗阻后可因腸壁水腫而環形增厚, 當出現相應部位腸系膜水腫、積液, 門靜脈系統積氣時, 提示絞窄性腸梗阻可能;腸壁內出現氣體則高度提示腸壞死[2, 3]。相較腹部X線平片, CT可更準確判斷腸梗阻部位以及梗阻原因, 本組病例顯示梗阻常見原因包含粘連、腸道腫瘤、疝、腸套疊、糞石等。
泌尿系急腹癥多數為輸尿管結石嵌頓所致, 表現為輸尿管走行區小結節狀或米粒樣高密度影, 結石近端輸尿管積水擴張, 局部輸尿管管壁可增厚、毛糙。部分與輸尿管走行一致的淋巴結鈣化、盆腔靜脈石需要與輸尿管結石鑒別, 可通過MPR、CPR或MIP重建等方法, 仔細觀察病變與輸尿管關系, 以利于鑒別[2, 4]。
急性闌尾炎直接征象為闌尾管徑增粗, 可伴有闌尾糞石, 間接征象為闌尾周圍滲出、盆腔積液等。闌尾的尋找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至關重要, 闌尾體積小, 位置變異大, 通過MPR、CPR等后處理可較好的顯示闌尾, 并從不同角度觀察闌尾及其周圍情況[5]。本組漏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3例, 因患者消瘦, 缺少脂肪襯托, 闌尾顯示不清且周圍無明顯滲出。
急性胰腺炎表現為胰腺局限性或彌漫性腫大, 胰周滲出。當胰腺壞死或出血時則相應可見低密度及高密度影。本組2例單純水腫型急性胰腺炎因處于發病早期, 胰腺形態無明顯改變, 胰周無炎性滲出而漏診。提醒部分患者胰腺改變晚于臨床體征, 不能單憑影像學檢查陰性而否定診斷, 而應該結合其他如血生化檢查或隨訪復查。
胃腸道穿孔以胃十二指腸潰瘍及胃腸道腫瘤穿孔多見。腹部站立位平片可見到膈下游離積氣, CT對腹腔內游離氣體檢出率明顯優于立位腹部平片, 可達90%[2], 特別是包裹在小網膜囊內及腹膜后的少量氣體[6]。當氣體與脂肪影不易鑒別時, 需要調整窗寬及窗位進行觀察[2]。而對于一些無法站立檢查的患者, CT檢查則更具實用價值。64層螺旋CT分辨率高, 可多方位重建, 部分病例甚至可直接顯示穿孔所在位置[7]。
膽道系統急腹癥主要為膽道梗阻所致, 其中大部分為結石性梗阻。結石可因成分不同而顯示為不同密度, 膽管不同程度擴張, 本組1例膽總管下段結石與膽汁呈等密度而漏診。
本組1例肝臟腫瘤破裂, 1例腎臟錯構瘤破裂, 表現為混雜密度腫塊內部及周邊見高密度出血灶, 腹腔及盆腔內見積液、積血。
綜上所述, 多層螺旋CT平掃具有方法簡便快捷、準確率高、無創傷、禁忌證少等特點, 在急腹癥檢查中應用廣泛, 對臨床的診治具有重要的重要。
參考文獻
[1] 蘭俊, 林黎明, 鄒建勛. 16層螺旋CT在急腹癥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分析. 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2, 22(12):2122-2123.
[2] 黃進, 郝剛, 李文華, 等. 急腹癥影像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3-383.
[3] 王康, 趙澤華, 王之, 等. 腸道急腹癥的CT診斷. 放射學實踐, 2013, 28(2):191-195.
[4] 王發權, 侯明杰, 從國彬, 等. 多層螺旋CT后處理技術診斷急性闌尾炎價值探討.實用醫技雜志, 2014, 21(11):1194-1195.
[5] 高旭寧, 許茂盛, 盧良驥, 等. 64層螺旋CT各向同性冠狀位重組圖像對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價值研究. 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0, 20(8):1123-1126.
[6] 周仕恩, 王東江.多層螺旋CT平掃在急腹癥中應用.中國CT和MRI雜志, 2009, 7(4):57-60.
[7] 楊麗娟, 弓百鎖. 64層螺旋CT重建技術在急腹癥中的應用. 中國醫師雜志, 2015(z1):74-75.
[收稿日期: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