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璟
【摘要】 目的 探究護理干預在食管癌患者放療圍手術期的應用體會。方法 86例食管癌并進行放射治療(放療)的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43例。對照組給予臨床常規護理, 實驗組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方案, 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患者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0, 低于對照組的18.6%(P<0.05), 實驗組患者滿意度93.0%顯著高于對照組69.8%(P<0.05)。結論 對食管癌患者放療圍手術期采用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后, 并發癥得到有效控制, 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較高, 顯著促進了疾病的康復, 改善醫患關系,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食管癌;放射治療;圍手術期;正對性護理干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162
食管癌為鱗狀上皮癌, 是發生在食管黏膜交界處的惡性腫瘤。其臨床的主要癥狀為患者遞進性吞咽困難, 是腫瘤科常見的惡心腫瘤之一[1]。目前臨床中針對食管癌主要采用放射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 而在放療圍手術期對患者進行有效適當的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提高康復效果。本研究選取本院86例進行放療的食管癌患者隨機進行分組對照治療, 針對患者放療圍手術期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治療效果顯著,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于本院放療科確診為食管癌并進行放療的86例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43例。實驗組男29例, 女14例, 平均年齡(53.3±25.6)歲, 經過手術治療患者31例, 未經手術治療12例;對照組中男30例, 女13例, 平均年齡(49.9±27.3)歲;經過手術治療患者29例, 未經治療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案, 實驗組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方案, 具體如下。
1. 2. 1 放療前護理干預
1. 2. 1. 1 心理干預 癌癥患者普遍存在對自己病情絕望的消極情緒, 對治療不抱有信心, 對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以及病情漠不關心, 無法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疾病。要求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心理變化, 可采取談話、座談等方式幫助患者減少心理負擔, 使患者更加配合放療前的準備工作。
1. 2. 1. 2 飲食干預 放療對患者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傷害, 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產生相應的應激反應, 要求患者在接受治療前自身儲備足夠的能力和營養。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飲食進行適當干預, 增加患者膳食結構中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如增加牛奶、肉魚以及蔬菜等食物, 并按需要進行充足的補水。叮囑患者避免質地較硬或較為干燥的食物。
1. 2. 2 放療中護理干預
1. 2. 2. 1 皮膚護理 放療過程中, 由于患者身體素質的不同, 對于患者皮膚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傷。常見的并發癥為潰瘍、濕性反應、破損以及紅斑等。如出現上述表現護理人員應及時采取對癥治療, 局部涂抹爐甘石溶液或者冰片滑石粉溶液, 并及時告知主治醫師。對于出現破損的患者, 應告知家屬避免接觸刺激性較強的洗液, 如堿性肥皂等。如伴有感染出現, 應對癥使用抗生素, 防止感染進一步發展。
1. 2. 2. 2 患者一般情況的護理干預 接受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生命指標進行密切觀察, 如體溫、血壓、心電圖等。如果發現異常, 應及時通知注意醫生進行對癥治療。
1. 2. 2. 3 并發癥護理干預 ①放射性食管炎。放療1周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咽喉局部充血或者疼痛的癥狀, 提示可能為放射性食管炎。②放射性皮炎。為較常見的放療并發癥, 應叮囑患者避免采用刺激性較強的清洗劑進行患處的清洗, 如堿性肥皂等。③其他。少數患者可能出現頭暈、惡心等不適反應, 應叮囑患者及時補充營養, 增加飲水。定時觀察患者生化指標, 如發現異常應及時暫停治療進行處理。
1. 3 觀察指標 患者接受完治療出院時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患者滿意度進行比較。采用本院自制問卷調查患者滿意度, 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中無并發癥出現, 對照組出現放射性食管炎1例, 放射性皮炎2例, 并有5例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現象,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0, 低于對照組的18.6%(P<0.05)。實驗組非常滿意26例, 滿意14例, 一般3例, 滿意度為93.0%;對照組非常滿意7例, 滿意23例, 一般13例, 滿意度為69.8%;兩組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較為好發的國家, 其死亡率在近幾年也呈逐年遞增的趨勢。術后放療目的旨在殺滅存留的癌細胞, 術前放療主要針對不宜進行首先進行手術的患者, 主要為切除困難、瘤體較大等情況存在, 首先進行放療可為接下來的手術切除治療提供條件[2]。治療過程中以及之后對患者的生命指標進行密切觀察, 定時監督、及時發現并發癥, 出現后積極采取對癥治療。本研究中的實驗組在患者放療圍手術期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有效緩解患者的消極情緒, 提高患者的依從性[3, 4]。
綜上所述, 對食管癌患者放療圍手術期采用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后, 并發癥得到有效控制, 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較高, 顯著促進了疾病的康復, 改善醫患關系,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齊芳迎, 王小鳳, 李潔. 食管癌患者放療期間與放療后癥狀困擾的調查分析.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3, 29(12):38-40.
[2] 許琍文. 食管癌放療患者生活質量相關護理影響因素.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2, 31(7):1260-1262.
[3] 胡蓮英, 鐘文歡, 黎寶月. 食管癌患者放療并發放射性食管炎的護理.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1, 8(20):58-59.
[4] 張琳. 老年食管癌病人的圍術期護理. 全科護理, 2010, 8(18): 1630-1631.
[收稿日期: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