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利

【摘要】 目的 分析討論微創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危重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67例行氣管切開術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34例)和觀察組(33例)。對照組接受傳統氣管切開術, 觀察組接受微創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比較兩組手術效果。結果 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切口大小、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16.20±2.66)min、(3.40±0.65)cm、(16.32±2.84)ml
和29.41%, 觀察組患者分別為(7.70±1.49)min、(1.31±0.21)cm、(7.81±1.83)ml和3.03%, 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ICU危重患者, 臨床予以微創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 可明顯縮短手術時間, 降低手術對患者的創傷, 更有助于術后恢復, 同時術后并發癥較少, 建議臨床推廣。
【關鍵詞】 微創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重癥加強護理病房;危重患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046
ICU危重患者由于喉部阻塞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可能出現不同原因的呼吸困難, 臨床多通過氣管切開術以對患者病情進行糾正。近年來, 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 臨床較廣泛應用微創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 與傳統手術相比縮小了切口范圍, 降低了對患者的手術損傷[1]。本院此次為了研究討論微創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ICU危重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5年11月本院接收67例行氣管切開術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34例)和觀察組(33例)。對照組接受傳統氣管切開術, 觀察組接受微創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對照組中男18例, 女16例, 年齡61~82歲, 平均年齡(73.4±6.17)歲;觀察組中男15例, 女18例, 年齡59~83歲, 平均年齡(72.7±6.33)歲。兩組患者均不存在其他相關疾病干擾, 不存在手術禁忌證。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開放性氣管切開術, 將患者的肩部墊起使頭部后仰, 并進行消毒、麻醉后在頸前做切口, 并順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肌層、將甲狀腺峽部及氣管前筋膜分離, 并暴露氣管前壁, 將2~3氣管環切開, 插入氣切套管[2]。觀察組患者接受微創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 患者取仰臥位并將肩墊高, 頭部后仰, 麻醉, 在2~3氣管軟骨間做切口, 并在第2、3氣管環插入穿刺針, 置入套管, 通過回抽出現氣泡證明插入正確, 后退出穿刺針, 并置入導絲, 沿導絲將經皮擴張器擴張后將導絲從擴張鉗的小孔穿出, 繼續擴張至氣管導管可順利置入, 將擴張鉗取出, 沿導線將氣管導管與封閉器依次導入, 后將封閉器卸下并固定導管, 充氣囊并將切口縫合[3]。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切口大小、術中出血量及感染、出血、皮下氣腫等并發癥發生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手術臨床資料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切口大小、術中出血量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3.03%低于對照組的29.4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對于重癥監護室中的危重患者, 絕大多數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現象, 誘發原因可能涉及喉部阻塞、呼吸機能失常、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等。在緊急情況下, 臨床醫生可通過切開患者頸段氣管, 并置入金屬氣管套管以維持患者正常呼吸[4]。
本院此次為了研究討論微創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ICU危重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特做了臨床試驗,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切口大小、術中出血量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術后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3.03%低于對照組的29.4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初期, 臨床多采用開放性切開術, 但適用范圍較窄, 對于甲狀腺腫大、存在凝血功能異常、脊柱畸形等疾病的患者往往不能進行, 且手術往往對患者造成的傷害較大, 隨著微創技術的推廣, 臨床逐漸將研究重點轉移至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 且更適用于需要長期進行機械通氣的危重型患者[5]。在手術操作上, 后者切口更小, 對患者構成的傷害也就更小, 且術中可避免對患者進行大幅度體位翻動, 降低了對呼吸循環穩定性的影響;應用擴張鉗, 力均勻的作用于鉗頭表面, 因此擴張時對氣管周圍組織影響更小。
綜上所述, 對于ICU內危重患者予以微創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 具有操作簡單, 適應范圍廣等特點, 且手術切口更小, 減少術中出血量,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 建議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建鳳. ICU危重患者經皮氣管切開術的護理.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1, 15(8):16-17.
[2] 賈佳, 常玓, 黃羽, 等. 經皮旋轉擴張與傳統氣管切開術在重癥監護病房應用比較.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 2013, 25(6):377-378.
[3] 宋秋鳴, 武道榮, 程大義, 等. 不同氣管切開方法在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比較.實用醫學雜志, 2013, 29(7):1123-1126.
[4] 菅云飛, 王波, 沙玉霞, 等. 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ICU的臨床觀察.寧夏醫科大學學報, 2013, 35(3):263-265.
[5] 高毅, 陳志平, 劉曉鵬, 等. 經皮微創氣管切開術在ICU中的應用.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4, 14(2):182-183.
[收稿日期:2016-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