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寅 秦雷

【摘要】 目的 探討圍手術期應用曲美他嗪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 (PCI)患者術中缺血事件及心肌功能的影響。方法 780例 PCI手術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 (390例)與觀察組 (390例)。對照組圍手術期給予常規治療, 觀察組同時使用曲美他嗪。記錄兩組患者術中出現缺血性 ST-T改變的發生率, 檢測患者術前術后心肌肌鈣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及超敏 C反應蛋白 (hs-CRP)水平。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cTnI(0.32±0.28)ng/ml、CK-MB(45.17±8.96)U/L及hs-CRP(5.28±1.56)mg/L等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缺血事件發生率 (12.8%)低于對照組(33.3%),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PCI圍手術期應用曲美他嗪能有效預防缺血事件發生, 對保護心肌功能有積極影響。
【關鍵詞】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曲美他嗪;缺血事件;心肌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138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是臨床用于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有效措施, 臨床研究證實, PCI操作可誘發遠端冠脈栓塞, 增加術中缺血事件發生風險, 引起心肌功能受損。采取有效措施, 預防與減輕 PCI圍手術期心肌損傷, 對改善 PCI手術預后效果意義重大[1]。本文以本院收治患者為研究對象, 開展隨機對照試驗, 探討圍手術期應用曲美他嗪對 PCI術患者術中缺血事件及心肌功能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取自于本院 2012年 6月 ~2014年11月收治的 780例 PCI手術患者, 全體入選病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2009年公布的心肌梗死診斷標準[2]。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 390例。對照組男 240例, 女 150例;年齡 43~78歲, 平均年齡 (58.4±7.3)歲。
觀察組男 260例, 女 130例;年齡 45~75歲, 平均年齡 (59.1±
6.5)歲。兩組患者均已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與惡性腫瘤, 滿足 PCI手術指征。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術前接受常規藥物治療, 如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等。觀察組同時給予曲美他嗪[萬爽力, 國藥準字H20055465, 生產單位:施維雅 (天津)制藥有限公司]口服, 于術前1 d清晨口服60 mg, 次日口服 20 mg/次, 3次/d, 術后長期服用。
1. 3 觀察指標 ①缺血事件發生情況。術中給予患者心電圖監護, 記錄術中出現缺血性 ST-T改變的患者例數。②心肌功能。于術前、術后 24 h各抽取一次患者靜脈血液, 檢測患者血清cTnI、CK-MB及 hsCRP水平。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 PCI術中缺血事件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 PCI術中心電圖出現缺血性 ST-T改變的患者分別為 50例和 130例, 觀察組 PCI術中缺血事件發生率 12.8%顯著低于對照組33.3%,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46.22, P<0.05)。
2. 2 兩組患者術前術后心肌功能指標比較 術前,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cTnI、CK-MB及hs-CRP水平[(0.05±0.02)ng/ml、
(15.74±7.52)U/L、(4.21±1.43)mg/L]VS[(0.05±0.03)ng/ml、
(15.80±8.63)U/L、(4.17±1.54)mg/L]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術后觀察組各指標[(0.32±0.28)ng/ml、
(45.17±8.96)U/L、(5.28±1.56)mg/L]均優于對照組[(0.78±
0.54)ng/ml、(72.44±15.68)U/L、(8.52±1.39)mg/L], 兩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3 討論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 在全球范圍內的發病率極高, 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PCI是臨床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等冠心病的首選方法, 這種介入治療方法可通過置入支架疏通狹窄甚至閉塞的冠狀動脈管腔, 從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 其療效已得到廣泛證實。但PCI技術術中會對患者心肌功能及血管產生影響, 并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 術中并發癥無法避免。因此, 術前對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對預防手術并發癥尤為必要。
曲美他嗪為鹽酸曲美他嗪片, 是改善心肌能量代謝的藥物, 其作用機制為通過抑制游離脂肪酸碑β氧化, 將能量代謝轉化為葡萄糖氧化, 從而促使 ATP生成, 加快磷脂合成, 減輕心肌細胞受損程度, 改善冠狀動脈血流灌注, 且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細胞, 不受氧供與氧需影響, 對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小,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心肌缺血的發生風險[3]。許曉晗等[4]經研究發現, 常規內科治療在減少缺血事件發生、減輕心肌受損方面效果有限, 以聯合治療效果更佳。
顏景祥等[5]對曲美他嗪于 PCI心肌損傷及術后再發心絞痛的影響進行研究, 發現較常規治療組, 曲美他嗪組患者 PCI術后 cTnI水平低, 左室射血分數高, 且心絞痛發生率 8.33%顯著低于常規治療組 29.17%, 提示曲美他嗪對 PCI術患者心肌功能有良好保護作用。本次研究結果, 兩組患者 PCI術后cTnI、CK-MB及 hs-CRP水平顯著升高, 提示出現心肌損害, 觀察組在術前使用曲美他嗪后, 患者術后各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 觀察組術中缺血事件發生率發生率為12.8%, 顯著低于對照組, 證實曲美他嗪可有效保護心肌功能, 與上述報道內容基本吻合。
綜上所述, PCI圍手術期應用曲美他嗪對減少缺血事件發生、保護心肌功能有良好作用, 并對改善預后效果有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 余強, 張大東. 曲美他嗪對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2, 37(4):418-421.
[2] 桑文鳳, 桑桂梅, 趙習德, 等. 曲美他嗪對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謝及心臟功能的影響.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4, 34(4):915-917.
[3] 高暉, 謝芳元, 張清, 等. 曲美他嗪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冠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陜西醫學雜志, 2013, 42(5):563-565, 627.
[4] 許曉晗, 張維君, 周玉杰, 等. 曲美他嗪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相關心肌損傷及術后左心功能的影響.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3, 41(3):205-209.
[5] 顏景祥, 成立新, 王春泉, 等. 曲美他嗪對 PCI心肌損傷及術后再發心絞痛的影響.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 2014, 23(6):666-668.
[收稿日期:201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