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清 華智海
?
旅游凝視理論的應用研究芻議
周 清 華智海
【摘 要】當今社會,社交媒體已十分發達,旅游資源開發者獲得旅游者凝視的照片已經變得較為簡便,基于此,提出了對于旅游凝視理論的兩種應用芻議。第一,通過捕捉照片中的符號的數量,例如山川、河流、建筑等符號在照片中出現的數量,獲得相關的旅游管理信息,例如獲得營銷效果監測相關的信息。第二、基于凝視內容的特點,提供相應的管理建議。而且,旅游凝視理論的這兩種應用,較過去的獲取獲取相關的管理信息的方法而言,成本都是低得多的。
【關鍵詞】旅游凝視 社交媒體 美化
旅游凝視是旅游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尤瑞在旅游凝視開篇提出,去思考一個社會怎樣構建自己的旅游凝視,是理解正常社會中發生什么的絕妙途徑,通過旅游的凝視從而了解人們日常工作生活[1]。旅游凝視主要是作為社會學中研究旅游現象的工具而存在。旅游凝視是基于有差異性體驗的需求,以獲得愉悅、懷舊、刺激等旅游體驗為目的[2]。國內旅游學者對于旅游凝視的研究主要在于綜述性的說明,缺乏實質性的深入研究。凝視是游客對于差異性的符號的收集過程,是旅游者旅游的一個主要的目的之一,或者說旅游凝視的符號是旅游者旅游的主要動力之一,旅游者的旅游動機就是凝視這些符號以及符號所帶來的意義,正如尤瑞指出游客其實是在消費旅游景點的各種符號,這種帶有欲望的“游客凝視”正是旅游的核心元素[1]。
提出兩種旅游凝視理論在旅游管理中的應用。第一,通過捕捉照片中的符號的數量,例如山川、河流、建筑等符號在照片中出現的數量,獲得相關的旅游管理信息。可以通過各種凝視符號數量的比例可以大致了解目前旅游目的地主要的吸引旅游者的符號,并且通過對于這些凝視內容數量變化的跟蹤,可以對于主要吸引物的內容變化情況進行了解。通過互聯網上社交媒體上收集照片的方式簡便快速地了解旅游景區最主要吸引游客的符號的變化以及新的旅游產品開發物受歡迎的程度等,這顯然比傳統的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成本更低、更簡單、快速。第二,旅游體驗是旅游者符號收集的一個過程,但是,相同的符號,不同的人表達在社交媒體上的照片,他們卻不是一樣的美的,而是有著差別的,這當然與攝影技術以及攝影設備有關,但是同時,也與旅游者凝視的角度、時間、地點等其他的旅游管理者可以影響與控制的因素相關,通過影響這些可控的因素從而使人們捕捉到更多的美麗的照片,同時,上傳的美麗照片也就越多,也更好的起到了對旅游目的地的宣傳作用。
在可預見的未來,計算機識別圖片的能力大幅度增強,那時獲得圖片中的符號,以及符號所象征的內容將更加簡單。到那時,旅游凝視理論將會在旅游管理領域中產生更大的影響與作用。
通過捕捉照片中的符號的數量,例如山川、河流、建筑等符號在照片中出現的數量,獲得相關的旅游管理信息。筆者以青海大通鷂子溝作為例進行論述。
2014年3月份,通過新浪微博對大通鷂子溝進行收索得到六百多條相關狀態,去掉企業的官方宣傳微博狀態和只有文字的狀態,大概獲得有效的狀態350到400條左右,在百度論壇各個攝影論壇等和各個博客通過百度搜索大致獲得有效狀態100條左右。對于以上出現的符號根據特點和當地的地理特點定性的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將油菜花,其他的農作物田地,小木屋及村民居住的帳篷和牛羊等鄉村特點的符號總結為鄉村風景符號。
第二類,將草場草原,森林和林間小路山坡等作為森林草場一類,因為該地的地理特點,最主要的草原草場位于深林中,而當地的草地都是草墊草原,樹下直接是草地,兩者在照片中也往往同時出現。
第三類,滑雪場,滑雪場是人工建造的雪地。
第四類,騎馬射箭活動等。
第五類,門口。
第六類,特色飲食。
第七類,野花野菜野果,因為這些都是深林里出現的野生的植物的物種,往往也顯示著人們對于植物物種豐富性的關注。
第八類,藍天白云,事實上藍天白云大多作為背景出現。
第九類當地特色文化包括天葬臺,服裝,當地人或者當地人的生活習慣等。
第十類,河流,小溪。
第十一類,企鵝。
這幾類的出現頻次的統計結果如表1。

表1 14年樣本出現頻次的統計
在2016年3月份再在社交媒體上隨機抽取較大的樣本,進行秩和檢驗,得到結果,兩者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即現在的旅游吸引物相較于過去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具體來說,發現大通鷂子溝的凝視中,滑雪和雪地的照片數量明顯增加,也就是雪地、滑雪符號出現的次數與比例明顯增加了,現實的調研了解到,在這兩年的冬天,鷂子溝明顯加大了旅游宣傳,例如在西寧市區這兩年就可以看到巨幅的大通鷂子溝滑雪的宣傳海報,但是作為鷂子溝冬季旅游的另一個吸引物,企鵝的符號卻沒有增加凝視,甚至減少了,顯然對于企鵝這個吸引物的營銷是存在著問題的。
相同的符號,不同的人表達在社交媒體上的照片,他們卻不是一樣的美的,而是有著差別的,這不僅與攝影技術、設備等相關,也與旅游者凝視的角度、時間、地點等其他的旅游管理者可以影響與控制的因素相關。對于旅游中的照片或者攝影國內外都有著許多的研究,例如劉丹萍、保繼剛指出西方研究已經證明攝影主要在于滿足窺視欲、保留影像記憶與完成自我認同[3]。戴光全等以旅游照片為研究資料,使用內容分析法,從照片內容和表現形式等方面,對旅游者攝影行為的心理特征、對拍攝對象及閱讀者的態度進行研究[4]。在旅游過程中,旅游者通過朋友圈或者其他的社交媒體發布旅游照片,有兩個重要的的特點,第一:旅游者會對照片進行選取,挑選令其滿意的照片的進行社交媒體的發布,在實際的調研中,95%左右的受訪者都給出了肯定的答復,幾乎沒有人會隨意的將旅游中的照片進行上傳,照片中的符號或者場景的選擇是旅游者有意識的美化的了的,是一種權利的凝視,每個人都基于自己對于美的理解上傳自己認為最美的圖片,不管如何,這種美,顯然對于旅游開發者而言是重要的,大眾旅游時代,巨大的旅游市場,會有多種不同類型的美的,如果某種類型的美具有一定規模的普遍的相似,那么也就為旅游開發者提供了更重要的信息;第二:許多照片中的美景是旅游者偶然拍到的美景,而這些照片不是所有旅游者都可以在旅游中觀賞到的,例如,我們在旅游的過程中會偶遇一些很美好的風景,像在雨后初晴的夕陽時分看到的山川和地理的獨特美景,這些圖景被旅游者抓拍到,而不一定是所有的旅游者都可以在旅游中觀賞到的,這個現象是明顯存在于旅游者的旅游過程中,90%左右的受訪者都給出了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或者基本總是遇到這種情況的答復。
對于凝視內容的以上特點具體的應用:第一:通過觀察差距,旅游開發的設計過程中,應該考慮到如何讓旅游者發現到特定的、最美的觀察角度,而從這些特定的條件下,旅游者可以獲得更好的凝視符號。相同的符號但是可以得到不同的凝視效果,這是可以說是在特定的條件或者約束下如何讓旅游者獲得最高的欣賞效益了,為了獲得這些效果,開發者通過旅游者凝視的照片即旅游者群體自我的發現,然后收集這些旅游者的“發現”過程,為旅游開發做參考,這是一種對于旅游吸引改進或者進一步開發的方式,幫助旅游者捕獲漂亮的照片也會增加朋友圈的照片上傳量,也就為旅游景區做了更多的宣傳。第二:通過旅游者的表達過程中還可以發現,甚至一些旅游開發者沒有注意到或者重視但是旅游者在乎的凝視的美的類型,開發者的考慮永遠不可能準確的把握旅游者心理和品位的變化,同時旅游者各個不同的細分市場旅游開發者不可能都清楚了解,從旅游者表達的照片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一些我們開發者原來沒有注意到的美感和旅游吸引物,這些意外的吸引物或者被旅游者建構的旅游目的地的印象,通過進一步的分析有可能成為旅游開發的新的方向或者新的細分市場。
參考文獻
[1]Urry J.Consuming Places[M].London:Routledge,1995.
[2]陽寧東,楊振之.第三空間:旅游凝視下文化表演的意義重解——以九寨溝藏羌歌舞表演《高原紅》為例[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67~74.
[3]劉丹萍,保繼剛.窺視欲、影像記憶與自我認同——西方學界關于旅游者攝影行為研究之透視[J].旅游學刊,2006,04:88~93.
[4]戴光全,陳欣.旅游者攝影心理初探——基于旅游照片的內容分析[J].旅游學刊,2009,07:71~77.
作者單位:(青海大學)
作者簡介:周清(1991-),男,湖南臨湘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文化;華智海(1968-),男,藏族,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