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
【摘 要】分析中醫美容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完善中醫美容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的建議。
【關鍵詞】美容 中醫美容專業 學生 頂崗實習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6B-0014-02
頂崗實習是實現中職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是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障。然而,在中醫美容專業頂崗實習過程中存在著不少問題,學生流失率高。對此,本文就頂崗實習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關對策。
一、頂崗實習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自我定位不準確,社會適應能力不強。中醫美容專業學生年齡大多為17歲左右,與社會接觸較少,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還未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大多數頂崗實習學生對自己在社會上的角色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期待值過高,但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自我約束力,往往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不聽從企業的管理,不重視客人,遇問題容易情緒化。這使得客源來之不易的美容企業蒙受損失,從而不愿讓該類學生服務顧客,學生沒有操作就學不到東西,更不愿在企業繼續待下去。
(二)學生、企業對頂崗實習理解不夠,實習就業概念混淆。實習之初,學生還能以實習生的身份認真學習,一旦通過考核實現帶薪上崗后,實習就業概念混淆,逐漸偏離了實習的最終目的和義務。很多美容企業由于用工短缺,將學生作為準員工、學徒工對待,上班時間、勞動強度與正式員工一致,把學生看成是“職業人”,忽視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體力承受能力和生長需求,缺乏人文關懷,使剛離開學校的學生在短期內普遍感到無法適應,不愿再繼續從事美容行業工作。
(三)美容企業自身存在諸多不規范,學生不認同。美容行業在我國發展歷史不長,各方面的標準尚未建立,基礎扎實、規模較大、管理規范的企業為數不多。在本校的實習企業中,以中小企業居多,可提供的職業崗位種類有限,部分企業存在多種管理方面的問題,學生進入企業后,對實習企業的不認可轉變為對美容行業、美容職業崗位的不認同,從而影響了學生實習的穩定性,有些實習生寧愿待在家或從事如咖啡店服務員之類的工作也不愿再從事美容行業的工作。
(四)頂崗實習實施計劃難以統一,實習崗位單一。因企業規模不一、經營方向各具特色,不同職業崗位的要求各不相同,難以制訂統一的標準共同管理,頂崗實習實施計劃難以統一。且美容行業競爭大,學生在新崗位還未熟悉之前,企業往往不會讓學生直接接觸顧客,也不愿在尚不是正式員工的實習生身上投入過多的培訓時間和精力,使得實習生實習崗位較為單一,學生難以接觸到企業的重要技術,也難以進行各崗位輪轉實習。崗位的固定,工作的重復,使部分學生覺得枯燥,產生厭煩,有些學生要求更換實習點,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把這種不滿發泄在工作上,消極對待實習,甚至未經企業、學校同意而一走了之。
(五)學生面對同工不同酬現象心理不平衡。企業員工間有競爭,學生認為自己的勞動付出并不比同等級員工少,薪水卻少,心里難免會有一些不平衡,加之學生在實習期間因競爭常遇到老員工的排斥,工作不愉快,也是思想較為單純的部分學生不想再繼續待在企業的原因之一。企業規模不同,管理方式不同,不同實習點的學生酬勞也會有所差別,薪資的差異影響了學生頂崗實習的穩定性,學生因經濟利益驅使頻頻轉崗。
(六)實習過程管理與監控不到位。實習企業從非正式員工角度難以管理學生考勤。有些學生不履行請假程序,擅自離崗,學校難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尤其是進入企業分店或同盟店、加盟店之類的實習生,更難以掌握,這無形加大了實習管理的難度和問題的解決。
二、完善頂崗實習的建議
(一)加強對實習企業資質的遴選。針對生活美容職業領域的人才需求,重點遴選經營范圍較廣、實力雄厚的美容連鎖機構作為共同育人的合作伙伴,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機制,確保校企合作長效、雙贏。實習企業有實力、知名度高、招人門檻高、發展前景寬闊,才會對學生有吸引力,學生才會珍惜當前在該企業實習的機會,才會積極工作。若企業實力一般,社會人員通過短期培訓也能進企業工作,這對在校學了一年半時間的學生而言,這家企業就沒有任何的吸引力和競爭價值,甚至會使學生錯誤地認為畢業證無用,只要有中級美容師證或按摩師證即可。找到實力一般的企業工作對很多學生而言目前尚不是難事,而且薪水又比較高的話,學生是不甘心繼續留在酬勞低、資質又一般的實習企業實習的。
對一些企業安排學生到分店、同盟店、加盟店實習的現象也要加強管理,對這些店的資質學校也應有所要求,不能任由企業安排,學生的去向學校要隨時掌握,尤其是安排去地理位置較遠、較偏的店,要征得學生、家長、學校的同意。
(二)重視頂崗實習前的教育和動員,明確實習權利和義務。為使學生盡快地做好角色轉換,縮短實習適應期,減少散漫和隨性的不良習慣,除平時在教學中進行引導、教育,在實習前,學校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實習前教育和培訓,明確實習目的,對企業的責任、義務和權利等,強調學生實習期間既是學生又是員工,必須接受學校和企業的雙重管理。
(三)中職美容專業實習定位要明確。學校對實習生的管理既要滿足企業的需求,也要防止企業將學生當成廉價勞動力。作為具有系統醫學基礎的美容專業的學生,實習就業定位應與通過短期培訓上崗的美容師有所區別,不能成為企業廉價的勞動力,而偏離了實習的原本目的,要建立一個良性機制,使校企合作在健康平衡狀態下發展。
(四)規范制度建設,強化頂崗實習過程管理。企業對實習生的穩定性尤其重視,企業都不愿看到剛花精力和金錢培訓完學生,學生就流失的現象。故對學生的自行離崗要有明確的處理,否則會使企業因學校對該類現象的不作為及實習生的不穩定逐漸對學校失去信心,使本校實習生不再受歡迎,導致企業拒絕接受實習生。同時,也會使下一屆的實習生效仿上一屆的做法,從而破壞學校的信譽。對此,必須加強頂崗實習管理,完善頂崗實習協議,規范學校、學生、企業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強化實習基地的作用和實習考核成績的重要性,實習成績合格者方可準許畢業。
對造成學生實習不穩定的重要因素——薪水,學校與企業建立實習補貼標準,企業向頂崗實習學生依據實習所在地消費水平按工作量或工作時間支付合理的實習報酬,根據考勤、工作量、業績等制定工資標準,提高學生頂崗實習的積極性。在保護學生權利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酬勞,有付出才有收獲,實習期間,不應過于盯住眼前的暫時利益,個人通過實習謀求今后的發展才是至關重要。
(五)實習安排結合企業和學生意愿。實習安排可分學校安排和學生自主尋找兩種。美容行業目前尚為敏感行業,即使有營業證,但仍良莠不分,美容院資質無法一一判定。學生年齡較小,社會經歷少,自主尋找實習企業時易受高薪誘惑的影響,家長對該行業認識不清,無法幫助學生做出明確的判斷。若全面放開自主尋找實習企業,安全隱患較大,且不易于管理。除個別特殊情況或所選企業資質能夠得到保證可自主聯系外,不建議全面放開自主尋找實習企業。
對中職生,實習安排還應以學校組織推薦安排為主。結合企業和學生的意愿,允許企業在實習安排前到校對學生進行宣傳,創造學生到企業實地了解的機會,讓學生和企業有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增強對對方的了解。同時,專業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避免學生在企業的宣傳下盲目跟從。對個別對實習生有要求的企業在合理范圍內可滿足他們的選人要求,若強行安排不符合企業用人要求的實習生進企業實習,學生也無法得到更好的重視和發展。同時,因不同的企業經營方向不一致,不能單一地根據學生的操行分安排學生實習。美容企業有以經絡養生為主、有以面部護理為主、有以儀器操作為主、有以培養美容導師為主等,學生對崗位、對企業是否認同也是影響學生在企業是否穩定的關鍵因素,對此,應結合學生的意愿安排。專業教師在實訓過程中,與學生接觸較多,較熟悉學生的手法和操作課的表現,了解各企業的用人要求,了解哪些學生適合去哪些企業實習,可將專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和考核分數作為安排學生實習的評選條件之一,參與到學生實習分配工作中。
(六)完善管理梯隊,明確責任分工。教務科、學生科、教研室從學生生活、考勤、實習質量、過程管理等方面著手,應明確責任,有效管理。實習管理聯系較多的是教務科和學生科,實習生有問題多向班主任反饋,教研室對實習生實習動態的掌握往往比較滯后,常處于被動狀態,今后教研室應主動多與企業和實習生、學校相關部門加強聯系和溝通。
(七)深度開展校企合作。具體如下:
1.學校專業建設要有自己的特色。學校專業建設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優秀企業與學校合作。本科、專科、高職院校美容專業的學生現實習、工作方向已不再局限于醫院,已逐步傾向于美容院,對中職生形成巨大的壓力。企業對人才的招聘也不再單純地講究專業對口,更看重學生的踏實吃苦、誠實守信的品質,懂得與顧客溝通、交流的服務素質,團結合作、有良好執行能力的干勁,以及實習、工作上心態的穩定性。而學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主要放在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掌握,與企業的用人標準有一定的出入。怎樣在教學中融入員工的素質教育?如何處理好實習與教學課程的矛盾?如何開設實習前的引導課程?這些改革都勢在必行。
2.訂單培養,深度合作。以往的訂單培養,均以學校培養為主,訂單培養大多流于形式,有名無實。校企合作就要深度合作,從企業文化的宣講、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授課教師的任免等都均應有企業的全程參與,學生在校學習也應全程接觸到企業的教育,讓學生感同猶如是作為未來企業的一分子在學習、在培訓。
總之,美容專業學生在實習期間的不穩定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何既能保障學生權利,又能滿足企業的要求,還需與企業進行多方面的溝通、多方面的探討、多方面的嘗試,這樣才能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
【參考文獻】
[1]何建新,黃麗.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南昌高專學報,2009(6)
【作者簡介】何 英(1979— ),女,壯族,南寧市衛生學校教研室副主任,講師,研究方向:中醫。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