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桂燕
【摘 要】在“黃姚古鎮導游業務知識及技能實訓”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法的“聯想”、“情境”和“活動”三種體驗策略對學生開展教學,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進行學習體驗,并在體驗中尋找學習的樂趣及成功的喜悅,從而有效地進行學習。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法 黃姚古鎮導游業務知識及技能實訓 聯想 情境 活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6B-0101-02
《黃姚古鎮導游業務知識及技能實訓》是針對廣西昭平縣的旅游資源以及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而編寫的教材。對于大多數旅游專業方向的學生來說,《黃姚古鎮導游業務知識及技能實訓》教材的編寫以及在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中的使用能夠讓學生對旅游專業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導游知識,為今后從事旅游方面的工作提供理論基礎,為黃姚古鎮的旅游產業發展做貢獻。為了有效地對“黃姚古鎮導游業務知識及技能實訓”開展教學活動,我們嘗試使用體驗式教學方法,并取得較好成效。
一、“黃姚古鎮導游業務知識及技能實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黃姚古鎮導游業務知識及技能實訓”教學涵蓋了較多的內容,這些知識包括昭平縣的民俗、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涵蓋的內容非常多,而且該課程內容包括鄉俗風情、宗教、歷史、導游工作流程技能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初學者而言是較難理解的。此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許多教師在開展“黃姚古鎮導游業務知識及技能實訓”教學的時候,教學手段單一,經常以自己為中心,往往是一味地按照傳統的講授和灌輸的方式,普遍采用“注入式”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工作。教師在講臺上不停地講解課程內容,這樣的課堂會變得枯燥無味,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甚至造成厭學。因此,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已經迫在眉睫。
二、體驗式教學法的含義和作用
體驗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通過創造實際或重復經歷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體驗強調學生的參與。實踐研究表明:“閱讀的信息,能記得10%;聽到的信息,能記得20%;看到的信息,能記得30%;但親自做過的事,卻能記得80%。”這充分說明只有參與體驗,才會牢記,才能學會。“黃姚古鎮導游業務知識及技能實訓”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是指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來激起學生情感,訓練學生自我體驗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具有獨立、自主、創新等精神,達到自我教育。
體驗式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更有利教師教學方法的改變。在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中,增進師生的感情交流,讓學生在愉悅的體驗中學習知識、技能以及做人的道理,實現學有所用、學有所成。
第一,能有效轉變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方式,激發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教學。體驗式教學有利于把課堂教學由以教師灌輸知識為主體轉變為以學生自我學習自我體驗為主體;有利于把課堂由教師的講堂轉變為學生“我參與、我體驗、我探究”的場所;有利于把“填鴨式”教學轉變為參與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充滿生機,氣氛活躍。體驗式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和同學的合作中,根據學習資料,通過親身實踐,使“學會”變“會學”、使“要我學”變“我要學”。
第二,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增強教學的民主意識。體驗式教學法強調重視師生的雙邊情感體驗、教與學的相統一,教學過程中形成師生信息的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過程。這樣,教師在體驗式教學過程自然就會重視學生、欣賞學生、包容學生缺點,學生也能體驗到教師的親切、溫暖的情感,分享學習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積極的情緒,并消除厭學心理,在和諧的師生環境中愉快地學習,達到學有所獲。
三“黃姚古鎮導游業務知識及技能實訓”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根據旅游產業的發展和學生的需求,教師在開展“黃姚古鎮導游業務知識及技能實訓”課堂教學中,應該轉變傳統的、陳舊的教學觀念,采用適合目前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方法,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聽課、體驗、感悟中獲得知識與技能。在體驗式教學中,可以根據以下幾種方式有效提高體驗式教學的運用效果,以便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激活相關經驗,讓學生在聯想中體驗。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根據學過的知識和日常生活聯想性投射課堂教學中的新內容、新知識,通過體驗由此及彼,解釋現象,獲得新知。例如,在學習“黃姚古鎮的自然景觀”一節中“吊巖洞”的內容時,關于石鐘乳、喀斯特地貌的知識,學生在初中地理和旅游地理接觸過一些,因此在講解前,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圖片資料,引導學生回顧“喀斯特地貌”的知識。學生通過對舊知識的聯想,回憶起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特點等內容。教師再引導學生猜想,提出黃姚古鎮的“吊巖洞”又是怎樣的呢?學生通過對學過知識的聯想體驗,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目的。由于體驗來自平凡的生活經驗,學生容易產生共鳴感,激發起探究的興趣,因此,通過此途徑獲得的新知識將深刻而持久。
(二)把握時機,展示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去體驗。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各種不同的教學情境——“情境導入”、“問題情境”等,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獲得與生俱來的探究需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教師別開生面、情趣盎然的導課,就像強大的磁場,能一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增強教學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如第四章“古戲臺”中,先給學生看一部視頻:某年旅游茶王藝術節中的戲曲表演。就此事請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同學們會因此議論紛紛,然后再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這樣,一堂課的氣氛就被帶動起來了,學生學習就有了積極性。良好的問題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通過問題情境的體驗讓學生“產生問題意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例如,探究黃姚古鎮的人文景觀時,可以設計一系列的問題情境,先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游覽過的人文景觀有哪些?”學生本來對游覽都很感興趣,因此興趣濃厚。教師趁熱打鐵,引出黃姚古鎮的包括宗祠文化、名人蹤跡等知識,怎樣才能完成對“各種人文景觀的特點”的探究活動呢?學生帶著問題任務,分組展開活動,提出相應的探究問題,制訂探究的計劃并解決問題,最終達到學習鞏固課本知識、拓展課外知識。
(三)設計模擬活動,在活動的參與中去體驗。教學中應以學生模擬為重點,通過活動去體驗。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分兩步來完成:
1.在學校的實訓室(3D導游實訓室)以及整個校園進行模擬體驗。根據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出各種角色,而且學生應根據自己不同的角色做好準備,并在課堂上或課外時間進行模擬體驗,任課教師及時進行點評。例如在講解“黃姚景點導游技能”時,可以把教室設計為黃姚古鎮的某個旅游景點或旅游車,利用多媒體屏幕播放具體的景點畫面并配上音樂營造現場場景。把講臺作為導游講解的工作區,把學生進行角色分組——“地陪導游員”、領隊、游客。在模擬體驗途中設置一些突發事件:在“地陪導游員”對黃姚景點進行講解時假設有游客提出問題或有個別游客中暑等,這就要求“地陪導游員”、“領隊”如何及時進行處理。教師依據教學的需要設計合理的角色以及學生根據各種角色進行模擬體驗,這樣創設與實際工作環境相符合的情境,不僅讓沉悶的課堂氣氛瞬間活躍起來,還會讓學生懂得合作與互助,還能促使學生從多角度去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極大地訓練了學生的靈活應變能力。通過模擬體驗,盡可能給學生提供觀察、思考的機會以及參與、表現的機會,這樣學生在課本上的知識通過體驗“悟”出來的,會更深刻更有效。
2.校園模擬體驗訓練結束后,學生有了一定經驗則安排學生到附近旅行社進行實際的帶團實踐,積累“實戰”經驗,從課堂的情境體驗進入正確的實操演練。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課堂組織能力和控制能力,制訂校外體驗的計劃,要求學生人人參與,給學生布置具體任務,并做好跟蹤指導。中職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欠缺但實操能力強,能走出課堂,進入實際操作環節,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學習勁力十足,這樣通過模擬體驗教學效果就會更好。例如,組織學生到黃姚古鎮景區當“地陪導游員”,教師要求學生制訂帶團計劃,每次帶團回來,要寫好工作小結,同學間進行交流,并總結經驗得失,教師做好跟蹤指導,及時處理學生在帶團過程中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這一階段的“實戰”,學生奠定了今后的工作、學習、生活基礎,最終達到學有所成,學有所用,走出校門就基本能做一名合格的導游。
【參考文獻】
[1]張蓉.體驗式教學模式淺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6)
[2]張金華,石磊.體驗式教學研究綜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6)
[3]楚曉靜.體驗式教學在《導游基礎知識》課程中的運用[J].現代教育管理,2015(2)
[4]張華.體驗課程論——一種整體主義的課程觀[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
[5]沈建.體驗性:學生主體參與的一個重要維度[J].中國教育學刊,2001(4)
[6]馬麗娜、南紀穩.探究體驗式教學 [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6)
[7]趙曉暉.體驗式教學在德育教學工作中的借鑒教育管理[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8(11)
[8]鮑林.體驗式教學在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J].商業經濟,2008(3)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