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寧
【摘 要】針對醫學類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課程開設的現狀,從加強開設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的理論研究、師資力量、設施投入等方面闡述醫藥類高等職業院校應如何加強職業實用性體育的課程改革。
【關鍵詞】職業實用性體育 醫學 高等職業院校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6C-0153-02
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Professional and Practical P.E.Education)是指根據學生所學專業及將來就業時可能從事的第一職業特點來設置體育課程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是指在普通的體育課課程學習的基礎上,結合所要從事的職業及工作內容的特點進行開設的、與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知識、崗位基本素質及崗位技能相適應的,以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為目的、具有鮮明職業特色的體育教學。其主要特點體現在:以實現綜合職業素質的提高為教學目標,注重教學的實踐性和職業的實用性;教學內容結合學習者身體條件、運動能力以及工作環境等科學規劃和設計課程。隨著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完善和深化,在高職開展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教學已經成為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趨勢。
一、醫學類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課程開設的現狀
(一)體育課教學呈現多樣化的趨勢
幾十年來,高等學校體育課教學改革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其結果是傳統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高校體育門類多樣,呈現多樣化的趨勢。根據調查,目前我國高等醫學院校體育課的主要形式有普通體育課、專項體育課(含競技類體育課程)、醫療體育課、保健體育課(含形體類體育課程)幾種。
(二)體育教學效果不明顯
體育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雖然醫學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課程種類繁多,學生的選擇性更大,老師也有更大的施展空間,但總的來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并沒有明顯的提高。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就是,目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僅沒有提高,反而越來越差,跟往年相比,更多的學生既不能跑也不能跳,甚至站隊時間稍長就暈倒一片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學校體育教學的目的嚴格來說,并沒有達到社會的期望。
(三)醫學職業特點不突出
高等醫學職業院校體育教育教學特別需要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身體得到全面鍛煉的基礎上,能根據所學專業的需要和將來工作對身體的特殊需求,加強對某一方面的學習并掌握基本技能,以勝任未來的工作需要。然而,高等職業醫學院校基本上是由原來的中等職業學校升格而來,由于受其歷史條件的限制,絕大多數體育老師也是由原來的中職老師轉化而來,再加上受到體育教學場地、器材、觀念等辦學條件和辦學思想的影響,有些學校體育教學甚至還不能夠完全按照《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開展教學。由于辦學成本的原因,多數學校不愿意按照國家體育教學的標準配備體育教師,造成職業院校體育老師長期超負荷承擔教學任務,在這種情況下,體育教學部門能順利完成基本的體育教學課程就算是較好的結果。要求老師能按照醫學院校的專業特點和需要開展體育教學課程的研究和開發,開出具有實際意義又能受到學生歡迎的特色體育課程,更是一種奢望,因此,醫學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課程并沒有體現出醫學院校的特點,也是不爭的事實。
二、醫藥類高等職業院校加強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深入開展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的理論研究
任何一個學科的發展,都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醫學高等職業院校開設實用性體育課程也不例外,沒有科學的理論的指導,只是盲目的,隨意性的。就目前來看,我國醫學類高等職業院校實用性體育課程的開設,還沒有一套成熟的理論作為指導,對醫學高等職業院校開設實用性體育課程的研究也不夠深入。因此,加強醫學高等職業院校開設實用性體育課程的理論研究,對于醫學高等職業院校開設實用性體育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開設醫學高等職業院校實用性體育課程的實踐中,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去解決。如在宏觀上,醫學高等職業院校實用性體育課程開設的指導思想、開設的目的等;在微觀上,醫學高等職業院校實用性體育課程開設的方法、模式甚至是開設課程的教學計劃的制訂、教學時數的確定等,都需要去探索和解決。這些問題,只有在實踐中加強理論的研究,才能找出既符合醫學高等職業院校的特點,又符合當前學生身體狀況的實用性體育課程的開設規律,反過來用于指導實踐教學,相互促進。
(二)配備更為完備的師資隊伍
目前,在醫學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課程的開設上,除了普通的體育課程的開設比較規范和要求基本統一以外,其他體育課程的開設,包括實用性體育課程的開設,在課程的性質上,基本上是以選修課為主。一方面,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喜好開設選修課,另一方面,學生根據教師開設的選修課再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在提供的范圍內進行非常有限的選擇。其根本還是以教師為主導,課程的開設是根據教師的特點特長設立,而不是根據學生的需要開設課題,就學校的教學目的來說,是嚴重的本末倒置。之所以出現這種普遍現象和狀況,究其原因,與學校體育課教師的配置有極大的關系。如果教師的基本能力就是這樣,想超越教師的能力去適應學生的需要,開設出新課程,這是難以實現的。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有三個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是培養高校體育人才的體育高等院校要深入調研,并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研究培養針對高等醫學院校開設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所需的專門體育教學人才;其次是高等醫學院校在引進體育教師時要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培養目標以及學生的需要,合理配置師資力量;最后是對現有的體育課教師加強職業培訓,通過進修、再深造等方式,提高現有教師的教學能力,使其不斷適應社會發展新需要滿足課程開設的需要,真正建立一支符合現代職業教育需要的體育課教師隊伍。
(三)進一步改善體育教學的硬件設施
體育教學,離不開場館、場地。沒有一定的條件,體育教學是無法開展的,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的開設,僅有理論指導,思想上重視、配備可用的師資力量還不夠,還需要一定的設備和條件的支持。雖然經過辦學水平評估的各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條件包括體育課開設的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然而對大規模開辦職業實用性課程,這些設施設備還需進一步加大投入,因為實用性體育課程畢竟跟普通的體育課程不一樣,其授課內容不同,需要的條件也不一樣,學校必須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和需要開設的實用性體育課程建設配套建設體育教學場地、場所,給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的開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四)加強教學內容和方法研究,增加職業實用性體育實用性
課程建設關系到課程的生命。要在醫學職業院校中廣泛開展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建設,應加強職業實用性體育的教學的改革研究與推廣,本著全方位整體塑造人才的教學理念,借鑒競技體育的項群理論,深入分析構建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的必要性、理論依據、設計思路,把不同職業所需要的特殊身體素質分成不同職業項目群,并根據項目群下各專業的特點、未來職業特點、職業場景、職業素養等內容進行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以人為本,構建醫學類高等職業院校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新模式,增強課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結語
實踐研究表明,職業實用性體育與健康課程在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樹立終身體育意識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以培養醫學方面專業人才為目標的醫學類高職高專院校也取得了迅猛的發展,其在校生人數也不斷增加,醫學類高等職業教育的畢業生在社會生活中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體育課程作為醫學類高等職業院校課程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門必修課,在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和身體素質方面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也越來越得到老師和學生的重視。因此,在醫學類高等職業院校深入開展職業實用性體育教育,不僅有利于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增強他們畢業后參與職業勞動的身體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增強醫學類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聲譽和社會吸引力。
【參考文獻】
[1]張戈,徐曉娟.高等職業院校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模式探討[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1)
[2]黃喆,吳葉海.為高等職業院校開設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立論[J].浙江體育科學,2009(6)
[3]錢應華.論高職高專院校職業實用性體育校本課程開發[J].教育與職業,2014(6)
[4]李躍,顧久賢.基于崗位需求的高職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內容的構建[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10)
[5]仉宏.構建高等職業院校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新模式[J].遼寧高職學報,2014(8)
[6]張中菊.高等職業院校開展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初探[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
[7]柏林.職業實用性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的思考[J].運動,2013(19)
[8]張志明.高等職業院校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內容的構建[J].時代教育,2014(13)
(責編 劉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