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西部地區雜糧雜豆市場與品牌專題培訓班在松原市開班
為進一步提高我省西部地區各級農業領導干部、專業技術人員和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市場意識、品牌意識、互聯網意識及實踐操作能力,做大做強我省西部地區雜糧雜豆產業,加快我省農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5月30日,省農委組織的吉林省西部地區雜糧雜豆市場與品牌專題培訓班在松原市開班。松原市、白城市農委及所轄縣(市、區)農業局領導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部分村委會主任,相關龍頭企業負責人,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的負責人和代表,共計160余人參加培訓。

省農委副主任王峻巖在培訓班上做了重要講話。近年來,我省糧食連續豐產豐收,去年全省糧食總產達到729.4億斤,比2014年增產22.84億斤,是我省歷年最好水平。但是在糧食連續豐產豐收的同時,也帶來了庫存壓力的不斷增大。目前我省糧食庫存達到2000億斤,已經滿庫容了,每年加工、銷售等移出量在500億斤左右,今年我省糧食產量如果繼續保持在700億斤以上水平,就會有200多億斤糧食存不下,可能意味著,這200多億斤糧食留在農民手中賣不出去。今年中央作出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三去一降一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大舉措。同時,國家提出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取消了東北三省一區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轉而實施“市場化收購”加“生產者補貼”的新機制,此項政策改革的核心是:市場定價、價補分離、保障農民合理收益。有專家預測,今年秋季新糧上市,玉米市場價格可能在0.75元/斤左右,降幅很大。為此,今年農業部加大種植結構調整力度,年初下達我省調減玉米種植面積300萬畝的指標任務。按照目前政策走向,調減玉米種植將成為我省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常態。調減玉米種什么,這是當前迫切需要重點研究和解決的一個大問題。種什么關鍵看市場有沒有需求,效益如何關鍵看產品做沒做出品牌,調結構政府推動是外因,根本的、關鍵的因素還是在生產經營主體,他們的認知和行動程度決定結構調整的成敗。因此,今年年初,根據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和省領導指示精神,省農委與省委組織部共同研究提出在全省組織開展“引導農民闖市場、幫助企業創品牌”培訓和宣傳活動,相繼舉辦了2016年全省農產品市場形勢分析預測培訓、在省電視臺鄉村頻道等開辟“闖市場、創品牌”專欄、通過黨員干部遠程教育平臺等上傳專家市場分析講座、印發光盤到縣鄉村集中組織培訓學習等。
此期培訓班邀請了杭州農本咨詢公司首席專家賈梟,重點介紹品牌發展戰略、營銷策略、操作技巧和實戰案例;在雜糧雜豆市場形勢分析方面,松原市華盛農產品進出口有限公司張守成總經理分析國內外市場貿易、價格和產品需求情況;省農業綜合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行政總監劉敖講解了物聯網、電子商務等在產業發展中的應用現狀與前景。
據悉,省農委將分區域舉辦四期專題培訓,此期雜糧雜豆專題培訓班是系列專題培訓的首場培訓。東部區域重點圍繞長白山人參、食用菌產業發展和品牌建設舉辦兩期專題培訓。中部區域重點圍繞玉米、水稻產業發展和品牌建設舉辦一期培訓班。這次系列專題培訓與以往傳統培訓有著明顯的不同,系列專題培訓呈現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在培訓內容上,著重突出“三講”,即講市場、講品牌、講互聯網,與以往講技術、講理論、講政策不同。二是在培訓對象上,以各級政府領導干部和新型生產經營主體為主,重點放在提高“引導”和“幫助”的能力水平上,與以往直接培訓廣大農民提高科學種田水平不同。三是在組織方式上,分區域有針對性、省農委與組織部統一組織市農委承辦、聘高手請能人以案例為主講授等,與以往省集中辦班或縣市辦班、請科研教學推廣部門專家學者講授不同。四是在培訓成果應用上,培訓班結束后,將專家講授內容,上傳到黨員干部遠程教育平臺、長白山先鋒網、吉林農網等各類網絡平臺,或制成光盤下發到鄉村,發動農民收聽收看,或自己研究性學習。
(省農委市場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