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麗芳
注重教學方案 上好小學語文課
文/梁麗芳
隨著社會的進步,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內(nèi)容和學習目標、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評價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改革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現(xiàn)實的確是這樣,面對今天的教育環(huán)境,語文教育改革絕對是有必要的。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可以說沒有哪一種教學方法是最好的,教師只能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境中靈活運用才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作為一名從教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常常這樣想:應該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怎樣才能上好一堂語文課呢?下面就談一下我的一點粗淺認識。
教育家斯賓基認為:“如果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即使無人督促也能自學不輟。”這句話強調(diào)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有著積極的情感體驗,精神愉悅,那么即使沒有教師和家長的監(jiān)督,他們也會充滿激情地在知識的海洋中翱翔。因此,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語文本身在這一方面就具有很大的優(yōu)越性。教材中所選課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具有豐富的人文主義內(nèi)涵。語文課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教給學生某種語文知識,更主要的是通過一篇篇凝聚著作家靈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個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響著一個人對世界的感受以及對生活的體驗。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能做“轉運站”,而必須“披文入情”。首先,透過形形色色的文字符號,去體味其中蘊含的情和意,成為一個被感動的讀者;進而將自己融入其中,成為情不自禁的作者;然后設置一種與教學內(nèi)容相符的教學情境,將那充溢在字里行間的情感加以充分的張揚,呈現(xiàn)給學生,讓他們隨著作者的一顰一笑去憂去喜。其次,教師要認識到教育行業(yè)干的是地地道道的“良心活兒”,家長把孩子教給我們,對他們寄予厚望,希望能教育孩子成才。但是,教育行業(yè)頻繁出現(xiàn)對待學生不正常的教育方式,遠遠背離了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如某學校體罰小學生提著褲子跑步、讓學生登報對教師道歉、無端的諷刺、羞辱學生等等行為,無怪乎有的學生提起教師就害怕,不想上學了。教師要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因此,教師在教知識的同時,還要讓學生有愉悅的心理體驗,這就需要教師在情感層面上去關懷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學生在洋溢著春風的環(huán)境中,接受教師的關懷和教育,愿意與教師交流,大家平等如同朋友,教學氣氛活躍,使學生積極地走進語文學習中。
現(xiàn)在的學生從小學教育開始就背著沉重的書包,學習、學習、再學習就是他們的任務。家長對孩子嚴加管教,望子成龍。學校、教師強化學生的學習量,希望學生出成績。學生被強迫在象牙塔里學習,經(jīng)常抱怨學習壓力大,很累。很多學生在不斷地被督促中,學習成績并不是預期的那樣,反而下降了。每個人的精神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小學生,他們不能承受之重。造成學生疲勞的原因包括:睡眠不足。許多考生不顧白天緊張學習的大量消耗,貪求燈下用功,往往看書到深夜,以至睡眠不足,打亂了人體正常生物節(jié)律,終日昏昏沉沉;學習內(nèi)容過多過難。學習內(nèi)容過多,一定會占用休息時間,導致睡眠時間縮短;學習內(nèi)容過深,需要大腦進行緊張的思維活動,致使大腦疲勞。另外,過難的內(nèi)容也會影響到考生的復習興趣,加速疲勞的形成。心理壓力過大。總是擔心考不好怎么辦,整天在焦慮的狀態(tài)下度過。這樣不僅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休息,而且會使學生精力不能集中,導致學習效率下降,不能完成學習計劃,反過來加重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學生更容易產(chǎn)生疲勞。
預防學習疲勞最重要的方式是做到科學用腦,做到勞逸結合。大腦是新陳代謝最活躍的器官,當進行緊張繁重的腦力勞動時,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流經(jīng)大腦的血量減少,引起“腦貧血”,出現(xiàn)疲勞癥狀。如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這些都會讓學生的學習事倍功半。因此,只有按照大腦活動的規(guī)律,科學使用大腦,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最佳方法就是勞逸結合。具體措施有:
1.學會休息,讓學生有玩耍的時間
如何處理學生學和玩的關系讓家長頭疼,壓縮學生的玩耍時間會導致種種不良后果。小學生正處于身體和頭腦全面發(fā)展時期,給孩子玩耍的時間,會促進學習,同時能增加孩子的交際能力和以后適應社會的能力。如踢足球、跑步、網(wǎng)上聊天等讓學生暫時轉移學習的注意力,緩解了大腦的緊張情緒。這樣,大腦皮層的神經(jīng)細胞不僅不會疲勞,而且還會有相互促進的作用。
2.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和內(nèi)容
學生要反省下列幾個問題:是否很少在學習前明確目標,要在多少時間里完成多少內(nèi)容;是否常常沒有固定的時間安排;是否常拖延時間以至于作業(yè)都無法按時完成;學習計劃是否從來都只能在開頭的幾天有效;是否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了。因此,要在最佳的記憶時間學習,把每天要復習的內(nèi)容按難易程度有意穿插開,復習一些有難度的內(nèi)容,接著復習些相對容易的內(nèi)容。做到有計劃、不盲目,提高單位時間利用率。
根據(jù)小學生的性格特征,他們大多很要面子,如果自己基礎差,學習態(tài)度不明確,還是很要面子的,別人幫助他學習還不情愿,甚至不懂裝懂。這樣的情況,如果不能及時改正,后果會很嚴重的。必須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喜歡,錯了就改,樹立學習的信心,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及時大力地表揚,并認識到學習需要腳踏實地進行。適當?shù)谋頁P和獎勵能讓學生真正地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因此,教師應該想盡辦法為學生消除緊張的心理,并通過學生的激勵性評價,表揚學生。也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讓學生的個性不斷得到展示。比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學生如果能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教師獎勵禮物給學生,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也會增強,對于以后的學習也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因此,建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是相當有必要的,一定要引起重視。
總而言之,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能驗證學生健康和快樂成長的足跡,能夠給學生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從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教師還要善于運用生活經(jīng)驗,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獲得知識,樹立學習語文的信心,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當然,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最好的,只有在實際的教學中靈活地運用,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相信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提高學習效率。
(作者單位:重慶酉陽民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