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紅
再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方法
文/李 紅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以促進實現現代課堂的有效教學,筆者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做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并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它可以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思考與探索中得到促進和發展。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學習方式是在問題情境之中的學習,因此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就成為這一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條件。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們探索的欲望。如此同時,我們還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再現課文生活中的真實情景,使學生進入身臨其境的問題環境,從而產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增強求知欲和自信心,進而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例如教學《荷花》這篇課文時,我創設了以下幾個問題不把學生帶入情境。荷花開得怎樣?長得怎樣?形狀和顏色怎樣?白荷花剛開、全開和沒開時各是什么樣子?滿地的白荷花開得怎樣?圖上除了荷花、荷葉還有什么?想想它們與荷花有什么關系。學生會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進行深入思考。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即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潛能;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實踐過程,他們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而教師的作用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教師在提供了一些豐富的素材后,學生就要進行大量的自主探索。同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如自己獨立學習,也可以與他人合作,與老師交流……我認為課堂教學不僅讓學生了解有關知識,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了學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說明,為學生的學習創設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大部分學生是完全可以自己獲取知識、自己質疑并解疑的。但是,對那些差生的學習情況不容忽略,也要予以關愛,進行協調,對他們遇到的個別問題要進行個別解決,以此促進差生的學習進程,讓全班同學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和發展,都能分享收獲學習成果的喜悅。”
新課標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創新教學,教師要變革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研究,依靠學生自己的努力,自覺、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具有這種能力的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善于積極思考,敢于質疑問題,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了強烈的探索和進取的精神,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其中有效途徑之一就是指導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首先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其次,教師要做到“四要”,一要引導學生自學,啟發創新;二要讓學生掌握規律,主動地學習,遷移創新;三要讓學生動手操作,大膽創新;四要強化對比,掌握知識,學會創新。從教學改革創新實踐來看,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做學習的小主人。這樣,通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地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發展學生的整體素質。
學生年齡小,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在教學中,教師要盡量鼓勵學生敢想敢論敢做,暢所欲言。例如,教學《想飛的烏龜》時,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討論,“烏龜掉下來后,它會怎么想,如果它還想飛,有沒有別的辦法?”話還沒說完,學習小組已經開始你一言,我一語了,有的干脆站起來,有的更是迫不急待地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教師。一個學生說:“烏龜掉下來后,就不想再飛了,要是再掉下來,把我的龜殼摔破了怎么辦?”另一個學生說:“烏龜掉下來之后,它想我怎么那么傻?不懂得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可以坐飛機、坐熱氣球,坐宇宙飛船啊……”結果另一個學生馬上說:“不用這么麻煩了,讓烏龜蕩秋千,不也可以享受飛的感覺嗎?”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一個接著一個,雖然有些幼稚,但那都是經過他們的積極探索得出來的,教師應予以充分的肯定。
語言藝術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對于啟迪學生的智慧,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運用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來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促使他們學習效率的提高。如在進行教材重難點的講解時,教師采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會比進行枯燥、單調的說教要好得多,而對于一些學生的不良行為和壞習慣,教師也可以通過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來對學生進行指正,這樣不僅更容易讓學生接受,還會讓他們體會到教師的良苦用心,從而在教師的啟迪與教育中進行改正。如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由于許多學生對于標點的使用不夠重視,再加上他們對標點的使用方法不夠了解,這樣一些學生就會在寫作文時忽略了對標點符號的轉換,甚至會出現“一逗到底”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如果教師一味地進行批評或強制性地讓學生進行改正,其不但產生的效果不好,而且還可能會傷害到小學生的心靈,從而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在對這些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時,教師可以故意不停頓地進行閱讀,甚至一口氣念完,當學生對教師的這種行為產生疑惑或者發笑時,教師可以喘著氣說:“沒有標點的文章真可怕,讀起來真要人命啊!”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笑聲中受到良好的啟迪與教育,從而更好地改正自己的壞習慣。
總之,在全新的教育形勢下,我們要重新審視語文教學,從教學的各個因素入手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開放性、現代化,實現教學的全面改革。引導學生展開富有興趣的主動學習,促進學生語文素養與綜合能力的提高,為成為創新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田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