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林
?
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炎伴結石效果觀察
邊林
【摘要】目的 研究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炎伴結石效果。方法 選擇鞍山市岫巖縣中心人民醫院2014 年2月—2015年3月收治膽囊炎伴結石病人65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小切口組33例和傳統切口組32例。傳統切口組行常規切口膽囊切除術;小切口組行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比較兩組病人的手術效果、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小切口組手術效果明顯高于傳統切口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傳統切口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小切口組病人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均少于傳統切口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炎伴結石效果確切,創傷小,手術簡單,出血少,可減少感染、膽道損傷、結石殘留等的發生,病人可盡早出院,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膽囊炎;膽囊結石;效果觀察
膽囊炎伴結石為常見外科急診病癥,一般采用手術治療將體內結石取出。傳統切口手術切口比較長,術中容易出血,對術后康復不利,病人接受度較低。目前,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小切口膽囊切除術在臨床上應用越來越廣泛,其創傷小,膽囊位置不完全暴露,瘢痕小,手術時間短且術后恢復快[1],可減輕病人痛苦。本研究探討了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炎伴結石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膽囊炎伴結石病人65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小切口組33例和傳統切口組32例。所有病人術前經B超、CT檢查確診,除外膽囊周圍嚴重粘連、肝內膽管結石、膽管惡性腫瘤、上腹手術史等。所有病人對本次研究均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傳統切口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23~67歲,平均(45.61±2.36)歲;病程6~25個月,平均(11.63±2.24)個月。小切口組男18例、女15例;年齡22~68歲,平均(45.91±2.57)歲;病程6~24個月,平均(11.14±2.67)個月。兩組病人年齡、性別、發病時間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人均先行抗生素治療以有效控制炎癥,后進行膽囊切除手術。
傳統切口組行常規切口膽囊切除術。持續麻醉,術中用膽囊逆行切除跟順行切除結合方法,切口為5~8 cm,平均6.5 cm,術后常規行靜脈補液和抗生素治療,術后2 d可適當進食流食,口服抗生素。
小切口組行小切口膽囊切除術。取平臥位,行氣管內插管麻醉,于右上腹取腹直肌切口,長4~5 cm,用電刀將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前鞘逐層切開后再鈍性分離腹直肌,后切開腹橫肌和腹膜進入腹腔,充分暴露膽囊和肝十二指腸韌帶,在膽囊三角區切斷并結扎膽囊動脈,后結扎膽囊管,用注射器抽盡膽汁后切除膽囊。提起膽囊,用電刀潛行分離膽囊和肝臟,將膽囊移出,后用紗布壓迫膽囊床止血,膽囊切除后探查膽總管,行切開取石,后將止血紗布取出。若紗布上存在膽汁染色,說明出現膽瘺,需局部縫合后再用紗布壓迫。常規留置引流管,后用可吸收線對腹膜、腹白線進行逐層縫合,縫合皮膚。術后給予常規抗感染治療。肛門排氣后可進食,從流質飲食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病人的手術效果、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
1.4 評價標準 顯效:病人結石完全取凈,無殘留,膽囊炎得到控制,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病人結石基本取凈,膽囊炎癥狀明顯改善。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
1.5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情況 小切口組顯效16例、有效1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94%;傳統切口組顯效10例、有效15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75.0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766,P<0.05)。小切口組病人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均少于傳統切口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手術情況比較
2.2 兩組并發癥情況 小切口組出現膽道損傷1例、膽管殘留結石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6.06%;傳統切口組出現感染2例、膽道損傷3例、膽管殘留結石3例、出血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1.25%,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8479,P<0.05)。
膽囊炎伴結石傳統多用開腹手術治療,但切口較長,手術出血多,術后恢復慢,臨床應用受限。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為微創外科技術,隨著其優勢的凸顯,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一般來說,若經影像學診斷后無休克、腹腔內廣泛粘連者,可采取該種術式。其應用優點體現在:①手術時間短,創傷和出血少,且多數病人無需將腹直肌切斷即可開展手術,切口疼痛輕。②手術一般局限于右上腹,可減少術后腸粘連發生率[3]。③無需昂貴設備,在基層醫院可廣泛開展和推廣。④手術切口美觀,病人滿意度高。⑤可全程直視手術,若手術難度大,可適當將切口延長,以保障手術順利完成。⑥小切口膽囊切除術可清晰暴露膽囊三角位置,可簡化操作,最大限度保護膽管組織,減少膽管損傷。⑦可達到合適麻醉深度,有良好的肌松效果,有助于分離膽囊結石和加速術后康復[4]。
但在手術時需注意幾個要點:①嚴格把握適應證。小切口膽囊切除術一般適用于原發性、繼發性膽總管內結石和慢性結石性膽囊炎病人,對膽囊周圍嚴重粘連、肝內膽管結石、膽管惡性腫瘤、上腹手術史等病人不適用。②T管放置不能扭曲、輕柔縫合和打結,避免膽管撕裂和膽汁滲漏。③醫師操作循序漸進,熟練掌握手術要點,具備豐富膽管手術經驗。④術前做好充分準備,包括影像學診斷等,避免術中膽管陰性探查。⑤另外,若沒有確定是否切除膽總管,則在膽管切除后不能結扎,以免對后期膽管造影造成影響[5-6]。
綜上所述,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炎伴結石效果確切,創傷小,手術簡單,出血少,可減少感染、膽道損傷、結石殘留等的發生,病人可盡早出院,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姚熙鳴,涂杰.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炎伴結石73例[J].山東醫藥,2010,50(18):101-102.
[2] 吳雄華.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炎伴結石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23):149.
[3] 馬震星.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炎伴結石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3,13(3):31.
[4] 國宏志.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炎伴結石病人的臨床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5,21(24):68-69.
[5] 胡佐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炎伴結石的臨床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4):852.
[6] 張群.小切口開腹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應用對比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5,32(3):273-274.
作者單位:114300 遼寧 鞍山,岫巖縣中心人民醫院普外科
【中圖分類號】R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185(2016)06-0068-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6.029
收稿日期:(201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