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鈺琪,于 玥,譚慧婷,孫曉天,姜春爽,李學滄,劉躍娟
(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1)
“互聯網+”背景下的移動醫學教育平臺構建研究
盛鈺琪,于玥,譚慧婷,孫曉天,姜春爽,李學滄,劉躍娟
(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1)
隨著科技進步,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不斷加深,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醫學教育作為終身教育,需要持續主動學習。借助信息技術豐富臨床工作者的醫學知識,提高其臨床工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移動醫學教育平臺構建進行探討。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醫學教育
在互聯網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互聯網與醫學教育相結合,促進醫學教育行業升級,形成新的教育和學習模式是醫學教育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如何設計“互聯網+”醫學教育新模式是醫學教育領域亟待解決的新問題。
醫學教育具有學科綜合性、終身教育、重視實踐教育等特點[1]。長期以來醫學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醫學知識的積累和學習,并取得了一些成果[2~4]。但隨著移動互聯網及智能終端的出現,原有方法開始不能適應移動互聯背景下的醫學教育需求。因此,我們結合醫學教育特點和移動互聯網技術,開展了移動醫學教育平臺研究。
移動醫學教育平臺面向醫學院校在校生以及臨床醫生、護士、藥師等醫療行業從業人員[5]。我們將移動互聯網技術與醫學教育相結合,促使學習者主動學習,提供從執業考試、經驗交流到科研信息共享服務的綜合學習平臺。
1.1模塊設計
移動醫學教育平臺主要是為醫學院校在校生、臨床醫生、護士等醫療行業從業人員提供終身學習服務的平臺,其系統功能模塊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功能模塊
1.2執業考試模塊
目前國內開設執業醫師、執業藥師、衛生資格、護理專業資格等34類醫療執業考試。其中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兩級4類,即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兩級;每級分為臨床、中醫、口腔、公共衛生4類。中醫類包括中醫、民族醫和中西醫結合,其中民族醫又含蒙醫、藏醫和維醫3類。目前我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共有24種類別[6]。參加執業醫師考試的學生需復習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醫學微生物學等17門課程。筆試全部采用選擇題形式,總題量約為600題。長期以來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廣度和深度導致考試通過率低、成績分布不均,且學習資源單一、成本高等問題[7]。
針對上述醫學執業考試的要求和特點,我們設計執業考試模塊(見圖2)。

圖2執業考試模塊
移動醫學教育平臺中專項訓練是按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將各種題型劃分歸類,如歸納為基礎醫學綜合、醫學人文綜合等,方便學生進行針對性學習。歷年真題包含了近幾年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試題,學生可以選擇不同年份的試題進行模擬測試,專項訓練答題界面如圖3所示。

圖3 專項訓練答題界面
錯題本可以對做錯的題目進行回顧和強化訓練,具體流程如圖4所示。通過使用專項訓練和歷年真題進行測試,其結果提交服務器端,服務器端將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將錯題存入數據庫中,每隔一段時間將錯題記錄生成試題,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

圖4 錯題本流程圖
在“互聯網+”自主學習模式下,如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是需要我們思考的關鍵點。移動醫學教育平臺通過名師答疑來提供學生、教師與培訓機構相互溝通交流的機會。對于某個具體問題,學生可以在名師答疑中進行咨詢,其他學生或輔導教師可以回帖答疑。對于某幾門課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移動醫學教育平臺通過與專業培訓機構合作,為基礎差、需要輔導的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課程。
1.3經驗交流模塊
臨床經驗是在理論及臨床研究中逐漸形成的經驗總結,是臨床診療過程中的智慧結晶,是醫學傳承的核心內容,也是青年醫療工作人員學習的捷徑。目前主要的臨床經驗交流途徑有實習、學術會議、論文著作等,然而這些途徑耗時長、成本高,并不適合大面積推廣。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出現了臨床經驗共享QQ群、微信群、論壇等形式,但是這些零散的信息難以保留,容易淹沒在互聯網的海量信息中。為此我們設計了經驗交流模塊,用于記錄、保存、分享臨床經驗信息。移動醫學教育平臺可以提供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授課方式,由相關領域專家采用視頻或音頻方式定期授課,分享臨床經驗。相對于現有授課方式,移動互聯網授課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都能參與學習,形式更為靈活,受眾更廣,成本更低。
1.4科研進展模塊
醫療領域中的科學研究與臨床工作是相輔相成的,通過學習最新醫療科研進展可以幫助臨床工作者提高自身業務能力,拓展臨床思維,從而更好地服務患者。為此平臺特邀各領域專家定期撰寫本領域的科研進展和綜述,從而豐富平臺內容。
移動醫學教育平臺分為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其中客戶端采用HTML5開發APP完成輕量級數據處理、數據展示和接口功能,由服務器端完成數據存儲和計算。服務器端程序采用C#開發數據處理和邏輯業務。客戶端通過HTTP協議向服務器端發出請求,服務器端經過處理將客戶端所需數據傳輸給客戶端,并在客戶端顯示。具體見圖5。

圖5 移動醫學教育平臺技術架構
移動醫學教育平臺以目前比較流行的智能終端為載體,針對醫學教育自身特點,為促進學習者主動學習,設計并開發了從執業考試、經驗交流到科研信息共享的綜合學習平臺。隨著“互聯網+”不斷深化,醫學教育將會與互聯網更為緊密地結合,出現更多新的學習模式。本研究希望可以拋磚引玉,激發更多創意,不斷創新“互聯網+”醫學教育學習方式。
[1]線福華.高等醫學教育的特點及其相關問題的思考[J].醫學教育,2005 (3):5-7.
[2]王金民,井西學,張盛林,等.Internet時代現代醫學教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2(5):269-270.
[3]朱啟英,李明霞,穆玉明,等.基于WEB的考試系統在醫學遠程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6):30-31.
[4]李學滄,張建.基于教育資源庫的高校課程E-learning平臺設計[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1(6):143-144.
[5]王占齊,龔楚楚.某醫科院校學生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6):36-38.
[6]國家醫學考試中心.醫師資格考試簡介[EB/OL].http://www.nmec.org. cn/Pages/ArticleInfo-13-10706.html,2014-02-26.
[7]吳曉亮,李艷芳,王培席,等.2006年某省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結果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1(5):776-778.
G420
A
1671-1246(2016)13-0015-02
注:本文系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022620152432);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省青年專項課題(GJD12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