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鐘揚
摘 要:本文以“軟件工廠”背景下Android開發工程師隊伍的創建為例,提出了與IT企業無縫對接的培養目標和“必需、夠用、 實用”的課程體系,深入探討了適合Android開發工程師的培養模式。
關鍵詞:軟件工廠;培養模式;工程師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2-24
一、“軟件工廠”背景下Android開發工程師隊伍創建
1.建設校園“軟件工廠”
(1)建設符合“實戰”環境的工廠平臺。根據軟件企業“實戰”環境要求,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搭建軟件設計、軟件開發、軟件測試以及部署等各工位的“軟件工廠”,并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以確保軟件人才培養質量。
(2)以創新與協作的方式組建工作團隊。在組建“軟件工廠”的團隊時,以嚴格的選拔流程選取團隊成員,工廠團隊一般由項目經理(由專業教師擔任)、經理助理(由項目經理指派或小組推薦)、普通員工(計算機、電子信息類專業本科生)組成。除項目經理外,其他成員經過筆試、面試流程考核后進入工廠實施崗位實習,時間4周,至實習期滿經過考核后進入試用期。試用期間,由經理助理帶領工作團隊利用4至6周的時間完成一個小型項目,試用期滿合格人員聘為工廠正式員工。
(3)制定有效可行的工廠制度。參照IT企業的先進管理模式,分別制定工廠管理制度,項目經理、經理助理以及員工的工作細則等,要求工作團隊每一個參與者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保證項目質量。
2.創建Android開發工程師隊伍的課程建設
(1)創建目標。從Android技術方面考慮,主要培養移動互聯網應用型人才。從人才需求類型方面考慮,現階段Android人才需求主要有兩類:一是硬件驅動型人才,一是軟件應用型人才,后者的市場需求相對較大。
(2)課程結構。通過對IT企業的崗位實際調研和IT實習基地的考察,結合計算機和電子信息專業的課程體系,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制定“必需—夠用—實用”的課程體系,從而使“軟件工廠”參與者獲取良好的學習體驗、達到高效率的學習效果。
(3)Android開發工程師的培養。第一培養階段也是基礎階段,主要學習Java for Android、Android基礎應用開發等課程,以自學為主要學習形式,以項目任務驅動教學法激勵員工提高學習興趣,項目經理布置項目任務,作出評價,提供必要的指導。當此階段結束后,員工可以熟練掌握軟件開發的各項基本技能并能獨立完成軟件編程。通過項目經理對員工本階段學習的考核,合格者由實習期進入試用期,從而進行完整的項目開發過程訓練。第二培養階段為提高階段,主要學習數據庫應用基礎、Android多媒體應用開發、Android游戲開發等課程,以課堂授課、項目案例討論為主要學習形式,通過研究討論實際案例,激活員工的設計思維,提高員工開發項目的能力和職業素養。第三培養階段為完善階段,主要學習Linux基礎、Java Web程序設計、項目與配置管理內容。學習Linux基礎課程和Java Web程序設計課程主要為了拓展員工的就業范圍,以自學為主;項目管理課程及配置管理課程的學習形式以聘請企業專家蒞臨指導為主,從而使員工學到他們豐富的項目經驗。
二、Android開發工程師隊伍創建的成效
按照“基礎—提高—完善”的過程對工廠員工進行培養,使得員工更加容易理解及掌握知識理論,有效增強工廠員工的學習興趣。
專家指導及項目組階段性考核的方式可大大提升項目質量,使得員工在項目開發過程中與實際的軟件開發流程更為貼合,實現員工的無縫就業。
項目經理在實際工作中大大提高項目開發能力,且增加了相關經驗。
“軟件工廠”背景下Android開發工程師隊伍創建,不但大大提高了計算機專業和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培養質量,還提升了“軟件工廠”員工的社會競爭力和就業崗位檔次,在創建過程中積累的相關經驗還可以進一步應用于工科類其他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中。不過,在具體創建實施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并加以解決。
參考文獻:
[1]楊功元,李桂珍,李 欣.“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課程建設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2,(16).
[2]俞立梅.“軟件工廠”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論叢,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