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純
摘 要:初中化學課作為初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實踐性學科,對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研究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傳統教學觀念下,教師往往會采用加課、延時的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可是在提倡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今天已經不合時宜。我們需要優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讓初中化學課堂變得更加精彩。
關鍵詞:化學;教學方法;優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3-07
一、從興趣入手,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課堂的教學效果如何,取決于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能否讓所有學生都聚精會神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是判斷一節課效率高低的關鍵。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課堂學習,才能實現初中化學課堂上的精彩呈現。
例如,在初中化學課堂上,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課堂教學中總是把教學導入作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基點。為的就是通過別致新穎的教學導入設計,讓學生感受到化學教學的精彩。教學實踐證明,只有如磁石一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學習中,才能取得良好的課堂學習效果。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精心準備和激趣化的教學設計,能夠給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帶來別樣的精彩,能夠給與學生不一樣的學習感受,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有效參與度。
二、從問題入手,打開學生新的學習思路
在化學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組織教學活動,從問題入手,通過設置恰當的教學問題,引起學生思考,在思考中發現問題,打開學生新的學習思路。
比如,在學習溶解度知識的時候, 我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特點,特意設置如下教學問題:在室溫下,我們把50g的食用鹽和100g的水放到一起進行攪拌,請同學們計算一下這50g食鹽在溶液中所占的百分比。此時學生們不假思索地回答出食用鹽在溶液中所占的百分比是33.3%。此時,我進一步提問:“這樣的答案對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道:“正確!”我提出:“不對,同學們的回答是錯誤的。”學生聽到這個意想不到的回答后,表示出了驚訝和渴求正確答案的神情。同時學生新的思路被打開,在頭腦中積極地尋找新的解題方案和多種答案的可能性。我抓住這樣的時機,告訴學生,要解答這樣的問題,首先需要學習有關溶解度的知識。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學習思路被打開,學生順利進入到了新的學習領域。
可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通過設置合適的問題,不僅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更能夠自然而然地打開學生新的學習思路,幫助學生實現新舊知識的順利銜接。
三、從對比入手,增強學生的知識系統性
打造高效的初中化學課堂,要充分地重視教學方法的優化,提高課堂教學的精彩程度,為此,在教學中抓住初中化學知識點之間的共性和不同,從對比入手,增強學生的知識系統性是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方法。
比如,用對比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系統地進行比較,在對比知識點的共性和不同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系統化建構。我在復習的時候經常采用這樣的方法。用好對比法,就要把具有一定共性的化學知識點組織起來進行對比。比如:我們可以把組成物質的分子、原子、離子進行對比,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它們的不同之處,明白物質組成的內在規律;在氣體的制取實驗中,我們可以通過對比氫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制取方法的不同和相同點,讓學生認識到制取方法的選擇和制取對象之間的關系和理解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對比教學方法的有效實施還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查漏補缺,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知識的內在建構,從而形成自我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教學中,可通過學生興趣的有效激發,促進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深度達成;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問題,促進學生的思考,有效打開學生的學習思路,實現學生化學思維的有效建構;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對比,讓學生對具有共性的知識進行有效地區分,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在建構,實現精彩的課堂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柳麗波.初中化學教學中科學方法教育探討[J].數理化學習(初中版), 2014,(12).
[2]王文艷.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1,(4):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