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國家正式批準西安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對西安高新區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戰略定位是‘一帶一路創新之都。”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趙紅專正帶領高新人全力聚焦新的時代目標。
25年來,西安高新區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內陸自主創新特色的科技園區發展之路。在陜西乃至全國創新、開放的巨大歷史坐標中,西安高新區的作用是顯著的,影響是深遠的。我們一起來破譯這座“創新之都”的成功密碼。
—— 縱向橫向謀劃孵化器建設
科技創新離不開企業孵化器的建設。以1993年西安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成立為開端,高新區經過23年的建設和發展,分別朝橫向、縱向進行孵化器的探索建設,目前已建立了較為完備的科技創新創業孵化體系。
—— 構建多元化創新創業的生態園區
為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的驅動力,高新區一方面縱橫方向發展建設孵化器,另一方面努力營造多元化的創新生態體系,為科技創新創業構建一個如“熱帶雨林”般適宜生長的生態園區。
發展資金可謂創新創業的陽光雨露,為此高新區始終致力于完善眾創投融資環境,支持天使、創業、股權投資發展,并且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等新型融資平臺,試點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入股、轉讓等金融創新。截至2015年,高新區已成為陜西乃至西北地區科技金融機構最密集的區域,中小企業“融資難”在這里成為歷史。
在雙創時代,西安高新區持續引領眾創空間的建設,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促進了陜西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生態圈的快速形成。經歷25年的發展,高新區構建了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為紐帶、多種服務網絡平臺為支撐的多元化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 全方位加速聚集創新創業優質資源
作為西安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先改先試區和核心承載區,高新區將科研體制機制創新作為核心,以科技資源轉化為重點,營造了一個聚集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科技成果交易轉化、科技企業孵化成長的體制機制與環境。
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等方面,高新區25年始終持續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實踐,打造了科教資源聚集和轉化的高效平臺,成功實現了與西安豐富科教資源的開發對接。今天,統籌科技資源已經成為高新區實現高速發展的重要方式,是高新區發展的強力引擎。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
當年偏安古城西南一隅的荒蠻之地,如今已成了千年古都改革開放的前沿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創新與超越”成為其恒久不變的主題。正如西安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安建利所言:“西安高新區25年的風雨兼程,經過一次創業、二次創業到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新階段,必須始終牢牢把握科技創新這根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