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中國本土品牌已經開始崛起。
外媒稱,智能手機市場證明了一些行業在多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消費者的心情。美國戰略分析公司稱,今年首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35億部——其中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占近三分之一。壞消息是中國市場呈現飽和。
據瑞士《新蘇黎世報》網站報道,蘋果公司不得不承受嚴重損失。美國人1年前還占據中國12.3%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僅次于中國手機生產商華為。現在蘋果下滑至第5位。這家美國企業在中國的智能手機銷量下降了15%。
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市場飽和外,蘋果iPhone手機失去了光環。對于美國人來說,雪上加霜的是以華為為首的中國手機制造商已經迎頭趕上。排在第二至第四位的分別是中國商家Oppo、小米和Vivo。世界銷售冠軍三星沒有進入前五。
報道稱,總部位于中國南部深圳市的科技企業華為是領頭羊,它通過創新緊逼蘋果公司和通信設備制造商愛立信公司。2011年至2015年華為的銷售額翻了一倍,達到3950億元人民幣;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15%。
對于小米和Oppo來說,這樣的數據只是夢想。85%的Oppo產品都在國內銷售,小米的這一比例甚至達到96%。到目前為止,中國手機制造商是成功的。但蘋果公司卻是一個警示性例子。打江山易,保江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