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聰 劉排 唐翰林(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 遼寧沈陽 110102)
第28屆亞洲男籃錦標賽中國及各強隊快攻戰術對比分析①
秦聰 劉排 唐翰林
(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 遼寧沈陽 110102)
摘 要:通過文獻資料、錄像觀察、數理統計等方法對第28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各強隊和中國隊的快攻情況進行對比研究,試圖從中歸納出亞洲男籃快攻發展的新特點,并找出中國男籃快攻中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為中國男籃備戰2016年里約奧運會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籃球運動 快攻 核心要素 對比分析
籃球進攻戰術變化萬千、種類繁多,但“以快制勝”卻一直是各類進攻戰術的精髓。快攻是最能體現和最有可能達到“以快制勝”這一戰術目標的有力武器。在2015年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中,中國隊9戰全勝奪取冠軍,同時獲得亞洲唯一直接參加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資格,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快攻戰術功不可沒。為此,在第28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中中國隊與對手快攻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梳理和總結優勢與不足,為今后籃球運動訓練和比賽提供依據。
1.1研究對象

表1 2015年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參賽各隊快攻情況統計
2015年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前12名隊伍:中國隊、菲律賓隊、伊朗隊、日本隊、卡塔爾隊、韓國隊、黎巴嫩隊、印度隊、約旦隊、巴勒斯坦隊、哈薩克隊、香港隊,共16場比賽。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國內奧運會男子籃球比賽、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亞運會男子籃球比賽的相關研究,為調研提綱和調研指標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
1.2.2現場、錄像觀察法
通過現場觀看比賽和收集亞錦賽的全部比賽錄像,分別按照專題觀看統計了各場比賽,結合常規技術統計對亞洲籃球強隊快攻特點以及中國隊現狀進行統計分析。

表2 快攻及成功數的t檢驗

表3 2015年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與對手快攻發動方式的比較分析

表4 2015年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與對手快攻接應方式的比較分析
1.2.3數理統計法
針對統計數據進行匯總整理,并進行比較分析。運用spss對數據進行t檢驗。
2.1中國隊及對手快攻總體情況分析
快攻是由防守轉入進攻時進攻隊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將球推進至前場,爭取造成人數上和位置上的優勢與主動,果斷合理進行攻擊的一種進攻戰術。一般3~5秒即完成進攻,是最有把握的一種得分方式。
通過表1對中國隊及對手的兩組樣本進行t檢驗,快攻總數和成功數兩指標的F檢驗表明方差齊性成立(f的顯著性概率P>0.05),不能拒絕方差相等的假設,所以觀察T檢驗的值,應當用上面一行的結果;此時,快攻數t統計量的顯著概率P<0.05,平均差異分別為3.5和2.875,即存在顯著性差異。
由表1、2可見,本屆亞錦賽快攻次數最多的是中國隊,其成功率也最高,直接得分次數最多。場均快攻9.625次,直接得分為12.2,快攻得分率為58.6%;而對手平均每場快攻次數只有6.125次,直接得分為5.6,快攻得分率為45.1%。在與韓國的比賽中,中韓快攻數為6∶9次,但中國隊快攻得分率要高于對手;在同菲律賓隊的比賽中,中菲快攻數為4∶5次,中國男籃落后一次,但是,快攻成攻率比為40%∶20%,彌補了次數上的不足。由此可見,中國男籃打法更加快速,利用防守反擊次數更多,直接得分和造對手犯規的比例較高,快攻戰術運用明顯優于其它對手,比賽中打出了氣勢,遏制了對手的發揮,為奪取冠軍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清楚得看到中國男籃身材高大,在快速反擊過程中失誤次數較多,在今后的訓練中要重點克服改進。
2.2中國隊及對手快攻發動方式的對比分析
快攻戰術通常在搶得后場籃板球、擲界外球時、搶斷到球時、跳球獲得球時運用。中國男籃場均籃板球數為42個,發動快攻6.25次,發動快攻率為14.9%。由表3可知,中國隊發動快攻的次數多于對手,主要是通過搶籃板球發起的,占快攻總數的64.9%,而對手只有場均2.375次;說明中國隊的后場籃板球保護的較好,后衛位置接應和推進速度快,并且在攻轉守情況下,對手搶到籃板球后,能積極的封堵一傳、快速退防,防守態度端正,這些是中國隊取得快攻優勢的關鍵;同時,也清楚得看到,對手通過搶斷發起快攻要稍多于中國,這也是其最主要發動快攻的方式,證明中國男籃在傳接球、運球推進的過程中失誤較多,要有意識加強運轉球和支配球的能力,減少對手直接搶球快攻。
2.3中國隊及對手快攻接應方式的對比分析
過去一些單一、固定的接應方式,已不適應現代籃球快攻發展的要求,現代籃球的快攻接應要求有很好的機動性,多點接應,打亂對方的陣腳,給對方防守施加壓力。由表4可知,場均快攻中3人接應達到了4.5次,占快攻總數的59%,并且,接應隊員仍以后衛為主,接應區域主要在后場。因此,要求隊員要有發動快攻的意識,當獲得球時,場上隊員應迅速分散成戰術要求接應隊形,接應隊員在快攻中起著主要的作用,他是場上的核心和組織者。
2.4中國隊及對手快攻推進方式的對比分析
快攻推進是指快攻發動后,結束配合之前在中場一帶的組織配合,主要以邊線,中間及邊中結合推進,推進過程注意隊形、層次、位置調整。
中國隊快攻推進以個人突破為主,占快攻總數的77.9%,在個人突破推進過程中主要依靠6號郭艾倫,通過快速一傳和突破,造成對方的措手不及,獲取主動。
(1)本屆亞錦賽中國男籃快攻數量和質量明顯優于其它對手,體現了高快結合的特點。
(2)中國男籃主要通過拼搶防守籃板球發動快攻,后場籃板球是快攻有力保障。
(3)中國男籃快攻參與接應的人數較多,推進過程主要依靠后衛隊員運球突破為主,在對手防守不到位的情況下發起進攻,效果明顯。
(4)中國男籃快攻反擊速度快,有以少打多的能力,要堅決貫徹防守反擊。
參考文獻
[1]侯向鋒.2014籃球世界杯前8名球隊的攻防能力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5,51(2):49-55.
[2]中國籃球協會.籃球規則[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2.
[3]李杰凱.試論隔網球類運動的“流暢回合”之趣——基于運動項目娛人致趣原理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2,31(1):1-4.
[4]侯向鋒.第27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與對手攻防實力比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4,51(2):87-94.
[5]劉慶廣.關于籃球防守理念發展趨勢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2):122-126.
[6]王峰.美國職業籃球聯賽數據管理模式所引發的結構變異[J].中國體育科技,2015,51(1):20-27.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7(a)-0123-03
基金項目:①國家體育總局國家隊綜合科研攻關研究課題(項目編號 KJ2015030)。
作者簡介:秦聰(1980—),男,漢,吉林農安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