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風湖北省供銷合作社主任
?
打造為農服務平臺
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
趙東風
湖北省供銷合作社主任

湖北省社按照深化綜合改革的要求,圍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農業轉型升級這一主線,按照主體多元化、服務專業化、運行市場化的工作思路,加大組織、服務、經營創新力度,在打造為農服務平臺、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大力推進縣級社振興工程、農業社會化服務惠農工程、農民合作社倍增工程,引導各地依托當地優勢產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多措并舉推進農業服務規模化。
一是拓展基層社為農服務領域。推動縣級社統籌社有企業經營技術資源,帶動基層社建設集農資供應、配方施肥、統防統治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莊稼醫院652家,莊稼醫院總數達到3370家,覆蓋全省主要產糧大縣;配方施肥23萬畝,提供技術培訓、信息咨詢服務300萬人次。推動基層社發展各類生產服務隊和合作社,開展土地托管服務,全省系統全程化或訂單式托管服務面積達到90多萬畝。二是發揮農民合作社服務平臺作用。推動社有企業、基層社圍繞棉花、干鮮果蔬、糧油、茶葉等品種和種植、養殖、加工、流通、信用、土地流轉等環節,領辦創辦農民合作社5579家、各類涉農行業協會328個,入社農民80萬人。長陽磨市柑桔合作社等243家農民合作社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三是強化涉農企業網絡帶動作用。省農資集團積極推動渠道下沉、技物結合,在全省建成29個區域配送中心、2282家農家店、172家農資合作社以及428家集農資配送、農機植保、莊稼醫院于一體的“三農”服務中心,構建起縣、鎮、村三級連鎖服務網絡,形成融農資供應、病蟲草害專業化防治和技術推廣應用為一體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大力實施基層社恢復重建工程、金融助農工程、農村綜合服務社提質擴面工程,推進服務組織、領域、方式創新,構建開放包容、縱向貫通、橫向聯結、運行高效的立體服務網絡,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一是完善基層社內部運行機制。按照打造市場經營主體、為農服務載體、合作經濟組織聯合體的標準,大力吸納各類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參與,恢復重建了一批新型基層社。全省基層社發展到1003個,基本實現鄉鎮全覆蓋,大部分基層社實現了有供銷超市、莊稼醫院、農產品合作社、農機合作社“四有”目標。二是積極推進農村綜合服務社協同共建。連續6年爭取省政府將農村綜合服務社建設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與近20個部門和企業合作共建集經營性服務、公益性服務、農村金融服務、電子商務服務于一體的農村綜合服務社2.1萬家,覆蓋全省80%的行政村。省供銷惠儂集團以股權投資、連鎖加盟、合作經營等方式,聯合近20個縣級煙花爆竹企業,形成完整統一的經營網絡。三是穩步開展助農金融服務。省社與建行等金融機構合作,依托農村綜合服務社終端優勢,在87個縣(市)全面開展農村普惠金融業務,累計發放“裕農卡”81萬張,實現交易額4100余萬元。省社成立投資集團,為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全產業鏈多元化、定制化金融服務,第一年融資規模達48億元,實現利潤超億元。
大力實施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升級改造工程、農村電子商務經營服務體系建設工程、社有企業成長工程,強化流通網絡服務功能、優化產業布局、拓展新興產業,對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和廣大農民群眾的服務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一是實現了“一網多用”。推進經營網絡向農村市場延伸,進一步健全縣域農資、農副產品、農村日用消費品、再生資源、煙花爆竹等連鎖網絡,建成各類經營服務網點6.8萬個;56個產糧大縣和經濟作物大縣全部建有農資配送中心,化肥銷售量占全省用肥量60%;覆蓋全省的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利用“四園一網”體系已初步形成,去年再生資源回收額146.7億元,基本建成雙向流通、便農惠農的經營服務網絡體系。二是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加快推進。重點建設了一批大中型批發交易市場,全省系統農產品批發市場達43個,年交易額達億元以上的10個。仙桃農產品大市場一、二期順利運營,對接周邊32家農民合作社,帶動各類種養基地10萬畝,聯結農戶4萬戶,業務輻射全國市場;天門國際農商城一期建成開業,日均交易額300多萬元,成為輻射江漢平原及周邊地區的現代物流中心。三是實體網絡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在全省加速推廣“裕農網平臺+縣級運營中心+農村綜合服務社+各類市場經營主體”模式;推進與全國總社電商平臺對接。秭歸縣“供銷e家”郭家壩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自去年11月運營以來,每天銷售臍橙500箱以上,實現銷售收入340萬元,為當地村民增收180多萬元。2015年,全省系統電商交易額達到295億元。四是社有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省社加快推進“五大集團、十大股份、十大產業”發展戰略,資源配置得到優化,經營成本得到控制,企業活力不斷增強,與韓國SK集團、江蘇華西集團等國內外大型企業深化戰略合作,獲得近300億元銀行融資授信,成功發行多種融資債券、募集資金近50億元。去年收購瀕臨倒閉的趙李橋茶廠,重塑百年老廠品牌,實現簽約訂單1.5億元,全年預計收茶15萬擔。荊門東方百貨主攻農村消費市場,全年銷售32億元,成為當地最具實力的商業航母。全省系統擁有全資控股企業465家、省部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0余家。2015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86億元,利潤總額10.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