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豪
位于北京海淀區西四環的大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布置得古色古香,董事長齊世軍照例在電腦前忙碌。他招呼記者坐下后,沏上茶,開始談他“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的經濟學”。
傳統文化的癡迷者
“我的經濟學,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的經濟學。”出身君安證券的齊世軍,對中國傳統文化頗為癡迷,《道德經》《黃帝內經》……談起這些他研究多年的典籍,齊世軍總能把玄奧的哲理同經濟學結合起來。
“好像我們中國的一切學科都離不開哲學。比如中醫,中醫是醫,也是哲學。醫學,必須由診斷和治療兩部分構成。大家熟悉的診脈,在《黃帝內經》里屬于輔助方法,主要診斷方法是計算。中國的醫學是一種計算,中國的哲學更是一種計算。比如《周易》就是一種計算,算式為一加零為陰,不進;一加一為陽,進一。”齊世軍說。
“在《黃帝內經》里,幾乎每頁字都在描述天德的計算和運用。最簡單的是對四季寒暖燥濕的認識和運用,我由此進入《道德經》《黃帝內經》數學的大門,由淺而深。”齊世軍表示。
齊世軍每天5點就起床,開始做研究,中午稍事休息后,又投入工作。“我周六要跟家人一起吃飯,現在每天晚上回去他們都睡了,早上起來他們還在睡著。”工作累了,齊世軍就寫書法。齊世軍說,經濟周期理論研究是很枯燥的,得用渲染情緒的方法以平衡以修身,故而攝影,寫詞而書法。
書法,與讀帖的習慣有關。齊世軍喜歡看各類書籍,他書房里的書都是打開的,一本書讀累了,就換另一本書讀,這個過程中,如果對一句話、一句詩或一個觀點有感觸,他就劃出來或者摘抄出來。他練習書法也是如此。
齊世軍對書法市場不太動心。“我不是以書畫為生的,不管怎么出價,我目前不會賣的。這是我自己的小秘密,不愿把它賣掉,就是這種感覺。”齊世軍說。
投資理念的倡導者
出身證券,長期研究經濟,現在做企業,齊世軍一直把他的理念付諸實踐。
“現在市場投資色彩還不夠完美,記得吳敬璉老先生早在2001年毫不留情地發出過,‘中國股市連一個規范的賭場都不如的感慨。老先生他這不是指責,而一種痛心。因為投機的市場,最終遭殃的是老百姓。”齊世軍說。
所以,齊世軍一直在倡導一種投資理念,跟隨理性的市場規律進行投資。“我們需要在世界市場博弈,但博弈的不僅是能賺多少錢,更應該是有我們自己文化的理論和經濟學。我們必須要和世界的金融體制接軌。所以現在我們的證券、期貨、匯率等市場都在加大監管力度,力棄內部交易。”
齊世軍近幾年在推介他從地理的角度看經濟的方法,“我的經濟學從大的分類而言,應該屬于地理一類,但不屬于地緣一類。我是用地理的平衡法則類比經濟的平衡。就地理言經濟其實我并不是首創,這方面的先賢是麥金德,他的地緣政治經濟學一直影響著美國的決策。”
今年1月,齊世軍還在《中國證券報》撰文:人民幣指數已橫空出世了,我們的生活中突然多了人民幣匯率這個問題,還要與股市的概念權衡。這標志著我們進入了貨幣的時代,貨幣決定著我們的未來經濟。
“人民幣的這個進程是人民幣自身周期決定的。進入貨幣時代的標志是,貨幣流通的地域擴大到了全世界,與其他貨幣共存而供給,其價值因為兌換出現了不確定性。”他說,貨幣作為財富儲存的一種,因為兌換的點差,財富的貨幣儲存行為成為一種投資行為在不同幣種間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