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丹娜
Q:新營銷 A:殷翔三只松鼠公關經理
三只松鼠,成立于2012年,定位為純互聯網食品品牌,側重于堅果業務。根據該企業最新數據顯示,銷量已突破一億,會員已突破2200萬。2015年雙十一當天,三只松鼠每1秒賣出160袋堅果。即使對互聯網品牌而言,這樣的市場數據還是非常漂亮。
基于鮮明活潑的品牌名稱,三只松鼠梳理了一套具有“松鼠味”的服務特色,在用戶各個觸點側重關懷和體貼,目的在于打造極致用戶體驗。這種做法正好切合了電商1.0時代用戶服務升級的趨勢。
據市場數據表明,2005年至2014年是國內堅果炒貨的黃金十年,這期間市場一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到2014年國內堅果炒貨行業仍然保持10%的增長。
目前堅果炒貨市場的主要銷售渠道還是依賴于零售、批發以及經銷渠道,但隨著電商的發展,尤其是“堅果炒貨無品牌”行業情況的改變,對比起傳統渠道,可預見堅果線上品牌將取得壓倒性市場份額。
堅果市場潛力巨大,對于堅果線上品牌商而言,面對的挑戰是:在服務普遍升級的電商2.0時代,該如何繼續贏得消費者的心?
萌式個性化服務
Q:請聊一聊取“三只松鼠”這個名字的考慮?
A:取一個有辨識度的名字,比花大量的時間金錢去推廣一個晦澀難記的名字更有效。
卡通形象為基礎的卡通形象營銷,在電商行業里是有競爭優勢的,主要是卡通形象本身對用戶的心理影響效果要比 LOGO 好。卡通形象和 LOGO最大的區別在于:人格化。卡通形象可以視為一種人格化的 LOGO,對用戶心智的影響不僅在于視覺層面,更在于其背后的人格設定,可以在不同緯度上影響用戶。卡通形象實際上是一個代言人,可以進行各種演繹,這是 LOGO 不具備的優勢,在互聯網時代,這個優勢被放大了。
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認為沒人會拒絕萌萌的小動物,于是他選擇了松鼠。這個名字樹立的品牌萌寵形象,無形中拉近了與消費者之間的心理距離。據調研,90%消費過三只松鼠的用戶能記住這個品牌。
Q:三只松鼠在打造“萌式個性化服務”上有什么心得?
A:在保證產品質量之外,我們認為側重細節和意外收獲的“萌式個性化服務”是讓用戶尖叫的原因所在。三只松鼠希望打造“松鼠化的客戶體驗”,在許多細節上能超過客戶的預期。因為線上購物,不像實體店那樣有面對面的導購交流過程,所以三只松鼠很珍惜每一個跟消費者接觸的細節,盡量把不起眼的細節做到極致。我們將所有消費者當成“主人”,用生命在賣萌。
首先是客戶服務體驗。消費者開始和客服溝通時,得到的不是冷冰冰的千篇一律的機械式回復,而是“萌式化服務”。培訓過的客服知道自己在溝通過程只有一條標準——讓主人爽。客服要根據主人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制推薦,“不會一心向你推薦貴的產品,只會推薦合適的產品。”
三只松鼠在整個客戶觸點過程中,埋伏了多種“小驚喜”。產品一經發貨,就會有相應的物流短信提醒。等到用戶拿快遞時,看到的是帶有品牌卡通形象的包裹、開箱器、快遞大哥寄語、堅果包裝袋、封口夾、果殼袋、傳遞品牌理念的微雜志、卡通鑰匙鏈,還有濕巾。所有吃堅果會用到的一切,都精心備好,不用再讓消費者費心去找。
我們公司在用人的時候堅持選用年輕人,他們滿腦子奇思妙想,思路也天馬行空,比較能生產出帶有松鼠印記的萌文化。網購的主體大多是注重個性的90后,大家年紀相仿,就比較能玩到一起。現在公司提出了娛樂化戰略,就是鼓勵大家有娛樂精神,能和主人玩到一起去,在玩的過程中服務好主人。
Q:三只松鼠在選擇產品時有什么考慮因素?
A:我們選擇堅果,一是因為年輕一代習慣在網上消費。二是年輕人消費能力遠超老一代,可以做到品質升級,以前是瓜子,現在可以是高端堅果。三是高端堅果并沒有強大的品牌,堅果是初加工產品,沒技術門檻。超商可以做,路邊店也可以做,但超商進貨環節太多,加價太多,性價比低,形成不了品牌,路邊店價格低,但又不可能形成強大的品牌,但我們在網上賣,能做到價格低,且品質比路邊店要高很多。四是堅果標準化程度高好保存,便于運輸,適合互聯網。
另外,我們會找空檔品類來做。所謂找空檔品類,就是回避世界巨頭(諸如瑪氏)所做的領域。我們的產品在線下是一個長尾產品(比如豬肉脯),互聯網剛好能解決長尾產品。一百個長尾產品,累積起來就是一個打擊,當長尾產品積聚到一定量的時候,我們才會出擊。
打造生態共創平臺
Q:像雙十一這樣的大日子,三只松鼠會提前做哪些準備?
A:首先,我們的運營部門會根據數據模型來預估測算大致的銷售額,采購部門根據這個數據進行備貨;同時,運營部門在天貓、京東、唯品會等各大平臺上做一些推廣活動,作為節前的預熱準備, 品牌運營部門會配合做出宣傳;再者,物流部門提前根據數據預估,把相應的產品提前調撥到該區域的分倉,以便在發貨和快遞流程節約時間;客滿中心會有針對雙十一的節前培訓。物流、客戶滿意中心這兩大部門,也要在節前加派人手,以應對節日高峰。
Q:三只松鼠在互聯網信息化、大數據應用這塊有什么好玩的做法?
A:在別人看來,三只松鼠屬于基于互聯網平臺的企業,但自己的定位是產業鏈平臺企業。產業鏈平臺企業的特點是:把消費者和生產者無縫連接在一起,連接的第一個方法是數據,第二個是平臺。從這個角度來講,即能夠變相實現了從工廠直接連接用戶的過程,也就實現了成本低、產品新鮮、效率高、服務好的四大價值。
首先是用數據監督品質。三只松鼠有許多市場客戶數據。從表層來看,我們一邊有277個供應商,另外一頭有2400萬用戶,我們把他們連接了起來,在中間有檢測工廠、分裝工廠,因為監測和分裝是控制食品安全的,另外在全國設了8大分倉來處理發貨。通過這三個點連接起生產者和消費者,中間沒有代理商、商超進場費,只有淘寶、阿里上面的一些傭金,而這些傭金是很低的。
我們另外還有一個云中央品控中心,就是食品從生產到派送的所有環節的數據都集中可追溯的一個體系。它連接的是整個產業鏈平臺,具體說就是,每一個消費者在網上的任何反饋意見評價,我們都會有系統地抓取,然后能追溯到,消費者的投訴情況是哪一家供應商生產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我們自己檢測出來的數據也會進入這個系統,就組建出來一個生態平臺。
未來,企業都會變成平臺,但背后要有數據做支持。三只松鼠就是一個平臺,不僅有生產者、消費者、檢測工廠這些角色,還有研發平臺,包括277個供應商,每家有2-3個研究人員到我們的平臺上,還有全國15所院校的科研人員,我們研發平臺超過1200人。
在平臺上,實際上供應商供貨不是供給我的,是供給消費者的。我們只是一個中間環節,該給供應商什么樣的收購價格,這個是由消費者決定的,供貨商供給的貨質量好,我們的采購價格就高,如果質量不好,我們會有相應的處罰。我們變成了一個規則的制定者,這也是中國很多互聯網+企業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所謂生態平臺,是一種共創體系。
IP娛樂化
Q:在現階段和未來品牌傳播上有什么樣的思路?
A:三只松鼠目前的一個方向是IP化。三只松鼠本身就是一個大IP,企業重點會圍繞松鼠,做一些周邊的開發,比如開體驗店、拍攝動畫片,目的主要是為用戶提升體驗服務,本質上還是為了吸引更多人去了解三只松鼠的品牌和產品。
之所以注重IP,因為IP不只是知識產權這么簡單,它可能是一個意識形態,更重要的是它有獨特的生命、獨特的人格、獨特的魅力,因此它有一種天然聚合粉絲以及自我賦能的能力。
三只松鼠的核心價值和基因是——傳播愛與快樂。連接主人和松鼠的一定是愛,這是一種從內部延伸到外面的企業文化,最終進入消費者的認知。我們希望賣出最好的產品,同時還要滿足主人的精神需要,更超越期望的一些體驗。
三只松鼠是一個天然的具有娛樂化色彩的IP,這本身就很有故事的拓展性。這個IP講述的就是關于松鼠陪伴主人的故事,我們所有做的事情都是圍繞這個故事來展開的。我們今年投入數千萬打造的動畫片,可能在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會拍以三只松鼠為主角的動畫片。以這個為觸點,我們會延伸大量的周邊,包括手機游戲,包括在一兩年之間我們會去籌備動畫大電影,都是以松鼠跟主人之間發生的故事來敘述。這是我們在IP上最主體的戰略。這些周邊會覆蓋到主人所有生活的每個角落,代表的是一種新的生活狀態,就是很萌、很快樂、很好玩、很有意思的一種生活狀態。
對三只松鼠而言,我們有自主變現的能力,可以在商業內容上做較大的投入以打造IP,也有很多的渠道把投入變現。
Q:三只松鼠未來有何發展想法?
A:過去4年,還是停留在用戶體驗1.0的時代,以前三只松鼠發展的秘密是踩中電商1.0用戶服務升級的趨勢,用戶渴望購物體驗升級。但現在這種做法的效果已經大不如以前。因為當這些都被別人模仿,變成行業標配后,消費者就失去新鮮感了,因此從今年年初,三只松鼠調整的方向是“娛樂化”。在未來,電商2.0的發展方向是娛樂化,精神需求體驗是核心。
這個娛樂化戰略,并不等于去贊助電視劇、在電影中植入廣告,但植入一定比單純贊助的效果好,因為廣告的植入一定符合人物、場景的調性,看到產品不會覺得很突兀,所以觀眾不會拒絕。我們在電視劇《歡樂頌》中的植入,就是如此。真正的娛樂化是消費者在接觸到企業的每一個環節時,不是在傳遞,而是給予。我們是一個“給予愛和快樂的品牌”,而非“傳播愛和快樂的品牌”。傳播,消費者不一定接受,而給予,是滲透到和消費者接觸的每一個環節,變著花樣給主人帶去驚喜,在每一次接觸點上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