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強
?
寧允展:毫厘之間見“匠心”
潘俊強

秉承認真對待工作的精神,中國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鉗工高級技師寧允展創造了連續十年定位臂研磨無次品紀錄,成為了徒弟們非常敬佩的好老師
他有一雙魔術師般的手,常年以鋼鐵為畫板,打磨機為筆,在細如發絲的空間里施雕作畫。他是高鐵首席研磨師,國內第一位從事高鐵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也是這道工序最高技能水平的代表,被同行稱為“鼻祖”。
從他和他的團隊手中研磨的轉向架,裝上了750列高速動車組,奔馳10億多公里,相當于繞地球2萬5千多圈。他的發明創造每年能為公司節約創效近300萬元,為企業的精益化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他是徒弟們寬嚴并濟的“雙面老師”,無私的教授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帶出了一支生產線上的骨干隊伍。技術精湛而不炫耀,榮譽等身而沒有架子,他就是中國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鉗工高級技師寧允展。
“工匠嘛,就要憑實力干活,想辦法把活干好?!边@是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動車組鉗工高級技師寧允展常掛嘴邊的話。
寧允展是國內從事高鐵列車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第一人,精度小到0.05毫米,比頭發絲還細;創造了10年無次品紀錄,他和團隊研磨的產品,裝上了800多列高速動車組,奔馳10億多公里,相當于繞地球2.5萬多圈。
“定位臂”對于大部分人來講,很陌生。寧允展說,如果把高鐵列車比作一位長跑運動員,轉向架就是它的“腿”,而“定位臂”作為轉向架上構架與車輪之間的接觸部位,相當于人的“腳踝”。
磨這玩意兒有這么難?高速動車組運行時速在200公里以上時,“定位臂”的接觸面要承受相當于二三十噸的沖擊力,按要求,必須確保定位臂和輪子對節點有75%以上的接觸面間隙小于0.05毫米,否則可能影響行車安全?!岸ㄎ槐邸钡慕佑|面不足10平方厘米,手工研磨是保證接觸面間隙精準的唯一可行方法。
可困難就在于,經機器粗加工后,“定位臂”上留給人工研磨的空間只有0.05毫米左右。磨少了,精度不達標,磨多了,動輒十幾萬元的構架就會報廢。磨多磨少都是個難題,“定位臂”成了困擾轉向架制造的難題。
寧允展主動請纓,挑戰這項難度極高的研磨技術?!笆屈h員,就該帶頭去攻克難題?!睂幵收拐f。接下了任務,他就跟著了魔似的,一個星期沒咋睡覺休息。也就是這一個星期,他便掌握了外方熟練工人需用數月才能掌握的技術,成為中國高鐵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第一人,被同事們稱為“鼻祖”。
能取得這么快的突破,與寧允展的基本功扎實不無關系。除了在公司勤學苦練,他還有一處公開的秘密基地——他在家里專設“小車間”,30多平方米的小院子里,家用機床、電焊機、打磨機……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工具。這些玩意兒都是他在網上還有五金市場上自費買的,就是為了練手藝。
轉向架檢修加工部位容易損傷,且修復難度大成本高一直是行業內公認的難題。經過反復考察研究后,寧允展將自己的研磨技術和焊接手法巧妙結合,獨立發明了“精加工表面缺陷焊修方法”,修復精度最高可達到0.01毫米,能夠有效還原加工部位,解決了這一技術難題。這一操作法也被中車認定為集團級別的“絕招絕技”。寧允展還利用空閑時間還研究出的“折斷絲攻、螺栓的堆焊取出”操作法,適用于所有螺紋孔的檢修或者新造過程,適用于全部具有螺紋孔的產品,具有非常廣泛的推廣價值。其中,“軌道車輛構架空簧孔防護裝置”、“350公里速度等級克諾爾夾鉗開口銷開劈工具”等2項發明還獲得了國家專利。這些發明每年能為公司節約創效近300萬元,為企業的精益化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雖然獲得榮譽無數,但寧允展從不擺專家架子,跟同事們都相處的十分融洽。多年來,寧允展一直將自己的經驗無私地傳授給身邊的同事。他的徒弟目前均是生產一線的骨干,其中1人成為了高級技師,2人成為技師,5人成為高級工,2人成為中級工。寬嚴并濟的教授方式也讓他成為了徒弟們都敬佩喜愛的好“師傅”。“眼要盯緊、手要穩住、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定位臂研磨工作要一氣呵成,中間不能停,這是寧師傅經常教導我們的?!爆F在已是班組帶頭人的徒弟徐澤琨很佩服寧允展的高超技藝以及他悉心傳授的“工匠”風范,他表示,別看寧允展平日里話不多,帶徒弟的時候卻是叮囑很多。除了教授技能外,寧允展還會格外強調安全操作,護目鏡、耳塞都要求戴好,防止徒弟受到傷害。徐澤琨說:“工作之余我們是經常和師傅開玩笑的,但是只要一開始工作,師傅馬上就跟變了個人似的,非常認真,他說工作是不能開玩笑的。”
“踏踏實實地工作是工人的本分?!睂幵收箒碚f,正是對技術精益求精、一絲不茍,才成就了他在高鐵研磨技術方面“一把手”的地位,才能保證疾馳的高鐵列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