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摘要:構建體系完整、機制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本文以第三次經濟普查數據為基礎,試圖剖析河南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取得的成果與存在的問題,努力提出加快完善河南現代市場體系的政策建議,以期為河南經濟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發揮統計的基礎性作用。
關鍵詞:現代市場體系;問題;政策建議
構建體系完整、機制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既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的重要內容,也是河南省委、省政府著眼于三化協調、四化同步提出的“一個載體四個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郭庚茂書記明確指出,我們要把現代市場體系建設擺在事關全局的戰略位置,加快形成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多層多元、有機銜接,功能完善、覆蓋廣泛,與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相適應的現代市場體系,把河南打造成為中西部乃至全國重要的商品和要素集疏中心。本文以第三次經濟普查數據為基礎,試圖剖析河南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取得的成果與存在的問題,努力提出加快完善河南現代市場體系的政策建議,以期為河南經濟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發揮統計的基礎性作用。
一、河南現代市場體系建設總體上仍然水平較低
河南資本、技術交易等要素市場發展仍然落后、差距較大,這表明當前河南現代市場體系建設總體水平還很低。
(一)消費不振影響商品市場規模擴張
一是投資與消費的比例嚴重失調,被長期壓低的消費率影響商品市場體系的發展壯大。從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因素看,河南仍以投資為主導。二是消費水平低,消費結構依賴政府較多,同樣不利于商品市場的健康發展。三是居民消費傾向持續走低。
(二)商品市場發展層次低,結構層次亟需優化
一是河南商品市場與全國發達地區相比差距較大,與中部及商品市場發達的省份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二是欠缺實力較強的“領頭羊”企業狀況還比較明顯。三是現代流通業發展相對滯后。
(三)市場競爭主體和秩序有待改善
雖然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構建信用服務體系、推進行業信用建設、開展區域信用試點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社會誠信問題依然突出。根據2012年河南消費者投訴受理情況看,接待來訪和咨詢132.9萬人次,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9388件,解決率不足95%。其中,質量問題占總投訴量的62.4%,價格問題占7.40%。市場競爭及社會誠信反映出的問題均表明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仍任重而道遠。
(四)要素市場發育程度仍然不足
與發展較為成熟的商品市場比較,河南要素市場相對滯后,特別是一些新型要素市場與經濟發達地區差距較大。
二、加快完善河南現代市場體系的政策建議
建設和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綜合施策、系統推進。未來一段時期,河南應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的要求,加快相關配套改革,積極構建現代市場體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一)理順“兩只手”關系,激發市場主體創造力
一方面,要繼續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著力培育均衡的市場競爭主體。另一方面,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找準市場行為和政府功能的最佳結合點,力爭做到“管”“放”相宜,“退”“補”得當,努力形成有利于市場主體培育、市場健康運轉的制度框架和政策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創造活力。
(二)大力發展流通產業,建立現代商品流通體系
以建設大市場、發展強貿易、搞活大流通為重點,以轉變流通發展方式、開拓市場、擴大消費為主線,著力推進流通產業政策與制度創新,借鑒發達國家流通組織模式,通過引導和促進企業的跨區域兼并重組,培育若干家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力的大型商品流通企業集團;著力創新城鄉流通體系,建立城鄉互動、雙向暢通的城鄉一體化商品流通渠道體系;著力推進現代流通進程,積極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運用現代化新型流通方式改造和帶動傳統流通形式,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功能齊備、制度完善的商品市場體系,提高河南流通產業現代化水平。
(三)進一步解放思想,提升河南金融市場綜合實力
一是要用足國家金融政策。尤其是要抓住當前國家已經明確的金融改革政策,研究實施“引金入豫”工程和地方金融體系建設工程,加快組建省級銀行,設立地方保險法人機構,鼓勵民間資本入股和參與地方金融機構組建,鼓勵民營銀行的發育與發展,并大力支持互聯網金融、融資租賃服務等新興業務發展,不斷壯大在豫銀行、保險、證券、期貨等金融機構。二是強化金融集聚,重點推進鄭州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建設;完善金融市場信用體系,規范與完善金融市場中介服務體系。三是要根據不同種類金融機構特點和金融集團化發展現實,制定適當的中小金融機構和民營銀行的市場準入規則和有效的市場退出機制,促進金融同業競爭,提高金融效率,進一步提升金融業綜合實力和服務能力。
(四)要加大扶持力度,深化勞動力市場改革
一是要破除區域、部門市場分割是完善河南現代勞動力市場的第一個關鍵。改革開放30多年,仍然沒有形成穩定的、制度化的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城市就業機制,進城農民工的居住條件、工傷醫療、子女教育等得不到基本保障,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村勞動力的自由流動。打破行業市場分割,鼓勵和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逐步向非農產業轉移和地區間的有序流動,已經成為完善勞動力市場的關鍵點。二是完善市場支持體系是完善現代勞動力市場的第二個關鍵。建立涵蓋城鄉所有勞動者在內的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立靈活有效、覆蓋城鄉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實現各地區、各層次以至全國勞動力市場信息的調控網絡等機制,是完善現代勞動力市場體系的必要條件。三是要完善勞動力市場立法,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是規范勞動力市場秩序的基本保證。
(五)統籌國內國際市場,引領新興市場跨越發展
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廣闊的視野,跳出河南,放眼全國、放眼世界進行市場布局,著力將河南培育并發展為全國重要的現代物流中心、區域金融中心、中部會展中心、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全國服務外包基地、國家級動漫創意基地。同時,要緊緊抓住國家支持信息消費的機遇,積極吸引知名電商來豫發展,加快“寬帶河南”、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和“三網融合”建設步伐,推動電子商務、智慧城市、大數據、物聯網、信息增值等信息服務業跨越式發展,進一步加大對新興市場開拓力度和開發深度,促進國內外市場有機融合和互補拓展,努力構筑一個對內對外更加開放的現代市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