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聽它的名字就涼快
烈日炙烤的夏日,看見冬瓜這個名字,便會有絲絲涼意襲來。冬瓜有許多別名,如:白瓜、水芝、地芝、枕瓜、濮瓜、白冬瓜、東瓜。為什么夏季所產的瓜,卻取名為冬瓜呢?這里有一種比較靠譜的說法是:因為冬瓜老熟之際,身披一層白粉狀的東西,酷似冬日里的白雪落于其上。就憑冬瓜這個涼爽的名字,人們也愛上了它。
更具魅力的是功效
冬瓜不僅名字給人以清爽的感覺,更具魅力的是它的食療食養功效。
清熱除煩 冬瓜性寒味甘,清熱生津,辟暑除煩,在夏日服食尤為適宜。在很多比較炎熱的地方,冬瓜熬制成茶水更是消暑解乏的必備良品。
利尿消腫 冬瓜含維生素C較多,且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較低,腎臟病、浮腫病等患者食之,可達到消腫而不傷正氣,具有保護腎功能的作用。民間有利用冬瓜皮、蠶豆和水熬煎,去渣飲水,可治腎病水腫和心臟病水腫。冬瓜鯉魚煮湯可治療慢性腎炎。
降脂降壓 冬瓜中膳食纖維含量高,具有改善血糖水平、降低體內膽固醇、降血脂、防止動脈硬化等作用。冬瓜是瓜菜中唯一不含脂肪的蔬果,被稱為“減肥瓜”。《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其“久服輕身耐老”。冬瓜所含的B族維生素能加速將糖類、淀粉轉化為熱能,從而減少體內脂肪,有利于減肥。
防癌抗癌 防治癌癥的維生素B1和抗癌功能的硒,在冬瓜中含量相當豐富。另外,冬瓜中的粗纖維還能刺激胃腸道蠕動,使腸道堆積的致癌物質盡快排出體外。
吃冬瓜莫削冬瓜皮
人們吃冬瓜往往都習慣把冬瓜皮削掉棄之,這實在是太可惜了。
冬瓜皮所含營養更豐富,不但具有保健價值,而且具有藥用價值。冬瓜皮含多種揮發性成分、三萜類化合物、膽固醇衍生物,又含維生素B1、維生素C、煙酸、胡蘿卜素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吃冬瓜皮能清熱利水消腫,尤其適用于濕熱所致之小便不利等癥,洗凈后與紅豆同煮,利尿消水腫的效果更佳。冬瓜皮還可治療糖尿病,倘能堅持飲服冬瓜皮湯3~6個月,可使癥狀得到明顯改善。
吃冬瓜時,別削去冬瓜皮,最好連皮一起燉,把冬瓜皮的營養和功效充分發揮出來。
抱只冬瓜好入眠
夏日的炎熱讓很多人夜晚難以入睡,電風扇和空調久吹又對身體不好,不妨試試用冬瓜解暑助眠。
把大冬瓜洗干凈,放在床上,晚上熱得睡不著覺的時候就摸一下,或者干脆抱著睡,1小時能降3℃體溫,比空調風扇環保多了。
如果還嫌不夠涼爽,可以把冬瓜放進冰箱冷藏一兩個小時,需要的時候取出來,摸摸就有涼意,抱冬瓜睡覺感覺降溫效果十分不錯。
據專家說,因為冬瓜含水量較多,而冬瓜的表皮能夠防止水分蒸發,進而可以吸收人體的部分熱量,所以抱著冬瓜會讓人覺得涼快。
兩點提醒請記牢
一是,抱冬瓜睡覺雖然靠譜,但要注意冬瓜表皮上的絨毛一定要清洗干凈,否則很有可能讓自己的皮膚紅腫影響健康。同時,如果要選擇抱冬瓜睡覺,也一定要注意三四天就更換一次,以免冬瓜用久變壞掉。
二是,對于冬瓜的食用是有禁忌的。《食療本草》說:“熱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本草經疏》中說:“若虛寒腎冷,久病滑瀉者,不得食。”所以,冬瓜是清涼性質的食物,火體人宜食,寒體人則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