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訊 醫療美容已成為近年來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微博微信熟人拉客、“三無”人員大膽“非法行醫”、違禁藥品冒充高價正品……非法醫療美容屢打不絕日益隱蔽,糾紛不斷,致傷、致殘甚至致死的案例頻頻出現。
南寧市夏女士經朋友介紹,花費5000元請一位自稱是某美容整形醫院院長的“王醫師”注射了DDK瘦臉針,并在眼部周圍注射了玻尿酸。注射后,夏女士臉部、眼部完全腫脹。為了恢復原貌,夏女士再也聯系不上“王醫師”。她跑遍了廣州、柳州、南寧的各大醫院,醫生都認為是注射的玻尿酸有問題,腫脹過敏的癥狀很難消除。
衛生執法人員介紹,不少非法注射美容行為通過微博微信熟人介紹或所謂的“專家”推薦和普通美容院游說,在“游醫”的臨時租房中或約定的賓館房間內開展。使用的玻尿酸、肉毒素等醫療美容材料往往來路不明,質量無法保障,甚至有的還使用國家早已明文禁止使用的奧美定冒充玻尿酸注射。
廣西一家擁有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近兩年接診過幾例在生活美容機構整形出現感染的消費者,一例隆胸失敗的患者就診時整個胸部變形,并有發炎癥狀,整形時被告知注射的是“整形圣品”玻尿酸,經手術取出大量如玉米糊狀的物質,卻是成本價僅為數十元的奧美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