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稚
(黑龍江省評劇藝術中心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淺析戲曲服裝的創新性設計
陳巧稚
(黑龍江省評劇藝術中心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縱觀我國的戲曲發展史,不同時代條件下的戲曲服裝也各不相同,但是均同對應時代的服飾審美需求相適應,而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戲曲的發展,就需要創新戲曲服裝設計。本文結合大型越劇《新梁祝》,探討了戲劇服裝創新性設計的具體內容,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戲曲服裝;服裝設計;創新
戲曲服裝作為戲曲表演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乎戲曲表演的整體質量,而創新性設計是戲曲服裝設計的靈魂,直接關乎戲曲服裝設計的成敗。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推廣,傳統的戲曲服裝設計已經無法滿足戲曲時刻保持與時俱進的需要,應以自身特色為依據來進行規范化的“吞吐”和“揚棄”的操作,從而全面提升戲曲服裝設計的質量。
我國傳統所用的戲曲服裝,主要以豐富多彩的色彩、精美的刺繡圖案以及精良的制作工藝等特征而具有很強的藝術推廣價值。而現代戲曲服裝設計則是在繼承傳統戲曲服裝設計理念的基礎上,為了迎合現代審美觀念而進行的一些創新和發展,具體就是對傳統戲曲服裝設計的發揚和突破。實際上,我國傳統戲曲服裝設計藝術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現行戲曲服裝設計的點滴創新均是對于傳統戲曲服裝設計理念的進一步升華。
例如,在《新梁祝》這部大型越劇中,相應的服裝設計就是在充分尊重越劇文化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種創新設計,其繼承并發揚了服裝設計的“裝飾性”和“可舞性”等藝術特征,致力于加快開拓藝術表現的范圍。自《梁祝》誕生以來,其藝術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所以《新梁祝》的創新設計難度比較大,但是依舊可以借鑒傳統戲曲服裝的相關設計理念,結合現代審美意識和觀念來進行藝術再解構。比如,在《新梁祝》的服裝造型設計方面,需要明確茅威濤老師和郭曉男導演所提出的各項創新設計要求,深入分析、了解和掌握劇本的人物關系、藝術風格、故事情節和主題思想,在此基礎上,借助現代服裝設計手段來大膽進行創新性設計,以確保該戲劇的服裝設計既可以保留傳統的經典造型,又可以體現現代化特色。此外,在表現形式和手法之上,《新梁祝》的服飾造型均需要進行大膽創新,以便在保持傳統服裝設計理念的基礎上,分解、重構和塑造傳統戲劇中的各種服飾元素,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例如,在第二場草橋結拜的過程中,祝英臺和梁山伯這二者的服裝設計要以竹子這一傳統紋理設計要素來進行裝飾,以便更好地符合人物形象的特質,從而全面提升服飾設計的質量。
與電視藝術、電影藝術相比,戲曲藝術既有類似之處,也有一些特有之處,具體表現在前兩者的服飾造型主要以紀實為主,后者則是在充分尊重現實生活的基礎上,進行寫意的夸張創造。在《新梁祝》的服裝設計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人物的特征和環境氣氛的渲染,并要在他們的著裝方面重視舞臺氛圍的戲劇化處理,以確保所創造出的服飾可以帶動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比如:在“化蝶”這部分的戲劇劇情中,沒有采用穿著帶有蝴蝶標志服裝起舞的寫實設計方式,而是采用了生死相依戀人的人蝶部分、亦人亦蝶、淡雅飄逸的寫意服裝設計特征。如此一來,這種富含詩意的創新方式就可以全面增強藝術作品的感情色彩,提升其設計質量,尤其是可以彰顯作品浪漫飄逸的特色。
此外,要把握服裝設計和人物造型二者的聯系性,以便可以在全面增強服裝造型美感的同時,充分揭示人物的藝術特色和心理狀態,從而引發觀眾的共鳴。比如,在第七場“梁山伯之死”的劇情中,梁山伯在病榻之上的形象可設計為:一襲白衣裹身、甩發長至地面等,這樣可以全面展現一個為情所困卻又被病魔纏身的悲慘書生形象。
從理論上來講,戲曲服裝的設計手法比較多,上文所述的刺繡圖案就是一種代表性的設計方式。越劇中涉及的書生形象所穿的服飾大都包含有花、鳥、魚、蟲等圖案,比如在《梁祝》中,蝴蝶就是最經典的愛情象征物,是整部戲劇的靈魂所在,這點需要應用于所有的改編劇目中。但是在《新梁祝》中,主要以菱紋、云紋和卷草等富有特點的戲劇圖案為主,卻沒有考慮蝴蝶圖案,但是卷草圖案在變形之后,其對稱性可以具備蝶狀的形態,從而可以更好地順應劇情的發展。此外,我國傳統文化非常注重色彩,所以相應的戲曲服裝主要通過合理運用各種色彩來達到激發觀者感官愉悅的作用,提升其設計的整體質量。
總之,戲曲服裝藝術伴隨戲曲藝術的發展而發展,其與特定時代條件下人們對于戲曲的認知息息相關。而在新時期條件下,為了推動戲曲的發展,就必須在充分尊重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依托時代的審美觀念來對戲曲服裝進行創新性的設計,以促進戲曲藝術的多元化發展,全面增強戲曲藝術的文化品質。
[1]丁曛.戲曲服裝如何在繼承中創新[J].文史藝術,2013,12(3):346-347.
[2]廖勇,李曉蓉.從“青春版”戲曲看戲曲服裝設計的創新[J].四川戲劇,2014,(5):125-126.
J816
A
1007-0125(2016)07-00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