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中華(河南大學文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
微時代的淺閱讀與深閱讀
葛中華
(河南大學文學院,河南開封475000)
當今時代,由于智能終端的廣泛應用,人們無可置疑的進入了微時代。所謂微時代,是指以微博、微信作為傳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煉作為文化傳播特征的時代。微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傳播的內容更具沖擊力和震撼力,僅僅通過百余字就可以實現信息的傳播交流和情感的溝通聯系。與此同時,人們的閱讀方式隨著“微時代”發生了大的變化,傳統紙質閱讀和電腦閱讀發展為移動閱讀,碎片化閱讀已成為目前最為流行的信息獲取方式。
尼古拉斯·卡爾在其《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以前,我戴著著潛水呼吸器,在文字的海洋里緩緩前進。現在,我就像一個摩托車快艇手,貼著水面呼嘯而過”。當今媒介環境中,受眾希望能通過閱讀獲得立竿見影的閱讀效果,快速地在信息大潮中掃視。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當今時代閱讀很多時候是為了應付考試、升職等功利目的,有時僅僅是為了找到一個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為了快速擴大自身的知識廣度,曾有人在網上推出了所謂的世界經典名著快讀,用簡單的幾十字描述了幾十萬字的名著的故事梗概,而且這種模式還非常受人追捧,成為關注度頗高的媒介信息。
淺閱讀的方式為何會出現?除了媒介自身的變革原因外,還有其自身的原因。淺閱讀是一個經濟、便利的閱讀方式,能最大程度的節約時間、精力的成本。大眾通過淺閱讀可以在短時間內瀏覽大量信息,并且不需要過多的思考,并快速地篩選掉無關的信息,了解所讀信息對自己的重要程度,進而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和使用,因此不需浪費過多的精力,便能在獲得知識廣度方面得到很好的提升。淺閱讀可以打破信息傳播的原有結構,將媒體原本的信息傳播轉化成一個個知識點,這樣更易于大眾接受。同時,通過對各類信息的組合,大眾可以體驗不同的閱讀快餐,迅速搭配出屬于自己喜好和需求的信息大餐,獲得更輕松地閱讀感受。
在微時代,我們每天面對龐雜的信息,很容易淹沒于其中而不能自拔,有時甚至會洋洋自得,然而,我們實際上并未從閱讀上獲得什么,沒有對所看內容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更不會起到洗滌自己心靈的作用。而深閱讀則要求人們進入書中的內容情境,在閱讀時加進深度的理性思考。深閱讀會調動人們的眼、口、心等綜合感官系統,要求人們心、眼專一,也就是要做到專注。深閱讀的意義在于建構和完善一個人的知識結構,純粹的淺閱讀無法幫助受眾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果。
“深度閱讀是伴隨著對歷史、社會、人生一起思考的,有時興奮,有時憂郁,有時痛苦,掩卷深思而苦苦尋求答案。”讀一些傳世的經典名著,就需要深閱讀的閱讀方式,才能讓自己的心靈震撼,從中獲得洗滌。這對于每天忙忙碌碌,生活在快節奏的人們而言,是不可缺少的,深閱讀讓人們在生活的壓力下,保持一份清醒。淺閱讀雖然更適合微時代的媒介和社會環境,但這并不代表著我們要放棄傳統的深閱讀方式,正如對于每一個女孩子而言,心中都曾有過這樣的夢想:斑駁的陽光下,捧起一卷書,輕倚秋千,細思量,書香浸染,心香氤氳。
微時代,我們應該以怎樣的面貌去對待深閱讀和淺閱讀?或者說,我們應該如何去獲取信息,去閱讀?生活在微時代,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拒絕淺閱讀,因為淺閱讀已經融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微時代給人們帶來的福利,給予了我們最大程度利用時間碎片的可能性,讓我們有機會也有能力獲取更多的碎片化信息。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我們決不能摒棄深閱讀的閱讀方式,哪怕在未來,它依舊是我們必不可少的閱讀方式,是淬煉我們心靈的強大源泉。深閱讀和淺閱讀是人們的閱讀需求在不同層次與狀態的體現,會在同一閱讀主體上共存,我們要把握好兩者之間的平衡關系,分清主次,做一個愛閱讀、會閱讀的人。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2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