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亞平 趙 芳
1)河南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平頂山 467000 2)河南魯山縣張官營鎮中心醫院 魯山 467324
?
高危產婦產后抑郁癥的人際心理護理效果分析
毛亞平1)趙芳2)
1)河南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平頂山4670002)河南魯山縣張官營鎮中心醫院魯山467324
【關鍵詞】產后抑郁癥高危產婦;人際心理;護理
產后抑郁主要是指產后7 d內產婦出現不合并精神癥狀的抑郁,主要表現為產婦分娩后情緒低落特征的精神障礙、多合并行為、思維變化及軀體癥狀,病程較長,嚴重者不僅會影響產婦身心健康,且會給嬰兒護理及家庭和睦生活帶來不穩定因素[1]。產后抑郁可由多種因素引起,因此在護理過程中需要注意產婦具體情況并予以分析,從而開展適當人際心理護理。本研究對本院診治的92例產后抑郁癥高危產婦分別給予不同護理方案,根據其抑郁癥狀及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08—2014-08本院診治的92例出現產后抑郁癥高危產婦,按照不同護理方式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6例;對照組年齡20~38歲,平均(24.26±1.56)歲,孕周38~42周,平均(40.26±1.03)周,體質量60~78 kg,平均(65.26±2.12)kg;研究組年齡20~40歲,平均(26.32±1.96)歲,孕周39~42周,平均(41.23±0.52)周,體質量61~80 kg,平均(65.85±2.32)kg。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27例,大專至本科32例,本科以上33例。2組產婦年齡、孕周、體質量及受教育程度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予產科常規護理:健康知識宣教,保持住院環境衛生,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運動計劃。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人際心理護理:(1)護理人員通過恰當的溝通方式主動積極與產婦交流,充分了解其抑郁癥前后生活中人際交往變化情況(如丈夫、父母、公婆、朋友等),對其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并分析,找出產婦抑郁與哪一類關系相關。通過合理溝通讓產婦了解并正視自身存在的抑郁癥狀,鼓勵產婦主動參加人際交往活動。護理人員在征得產婦同意后,根據其實際情況擬行相應護理干預計劃。(2)護理人員針對產婦發生抑郁癥的人際問題種類進行確定,了解產婦不同人際關系問題后,采取針對性護理方案(如澄清、交流分析、角色扮演、鼓勵產婦情況表達)進行干預。(3)鞏固已取得治療效果,再次評估制定的干預目標,通過交流了解產婦生活中遇到的人際交往問題及個人看法;回顧性分析產婦對人際問題的主觀看法及處理方式,使產婦了解抑郁癥再次發生可能性及預防措施。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參照《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中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定患者抑郁心理改善情況,共分為4個維度:精神性情感癥狀、軀體性障礙、精神運動性障礙、抑郁心理障礙,分值介于20~80分,得分與抑郁程度呈正比[2]。應用美國醫學研究所研制的生活質量量表(SF-36)測量評判抑郁癥高危產婦的生活質量情況,主要分為活力、體能、情感職能等7個方面,分值介于0~100分,得分越高護理效果越明顯[3]。

2結果
2.12組產婦護理前后SDS評分改善情況2組產婦護理前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護理后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組內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0.01);護理后組間比較,研究組SDS評分降低幅度更佳,且優于對照組護理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產婦護理前后SDS評分改善情況±s,分)
注:與護理前組內比較,@P<0.05,@@P<0.01;護理后組間比較,#P<0.05
2.22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2組產婦護理前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護理后生活質量均高于護理前,組內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0.01);護理后組間比較,研究組生活質量提高幅度更佳,且優于對照組護理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s,分)
注:與護理前組內比較,@P<0.05,@@P<0.01;護理后組間比較,#P<0.05
3討論
產后抑郁是一種常見產后精神衛生疾病,大多數產婦產后均會發生不同程度產后抑郁癥,其發病機制主要與生物學因素、心理因素相關[4]。產婦一旦發生抑郁癥,病情嚴重者易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照顧新生兒能力,對母嬰雙方均造成嚴重負性影響。產后護理干預質量對產婦抑郁癥狀持續時間及改善程度具有重大影響,因此選擇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案對產后抑郁高危產婦具有積極改善作用。
護理干預治療中的人際心理護理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短程心理治療,是針對抑郁患者自身需要而設計的心理治療[5]。其目標是改善患者當前人際功能,即通過讓患者學會把情緒與人際交往聯系在一起,從而利用適當的人際關系調整和改善抑郁癥狀[6]。本研究中通過對本院確診的92例產后抑郁高危產婦分別實施不同護理方案,根據其抑郁癥狀及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旨在為日后臨床開展產后產婦抑郁心理護理提供科學參考。
本研究結果顯示,雖然2組產婦經相應護理后抑郁癥狀及生活質量均較護理前發生顯著改善,但是應用人際心理護理的研究組抑郁癥狀及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較產科常規護理后對照組更佳,且優于護理后對照組,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有效驗證上述人際心理護理的積極應用理論。同時該研究結果與茍文麗、徐惠萍等[7-8]臨床相關實驗成果類似,進而驗證人際心理護理的積極性、可行性。人際心理護理是專門針對抑郁癥患者治療需求而擬行的心理治療方案,可幫助產后抑郁高危產婦從抑郁狀態中恢復,并具有防復發作用。人際心理護理首先通過積極主動溝通以充分了解產婦抑郁前后人際關系變化情況,然后認真分析交流過程所得資料對產婦人際關系給予適當調整、修改,從而幫助患者從急性發作中恢復過來。由于本研究實驗樣本量較少、時間較短,因此未對產后抑郁高危產婦經人際心理護理后其對新生兒護理能力改善情況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還有待進一步臨床實驗探索予以驗證。
綜上所述,產后抑郁癥高危產婦應用人際心理護理可以有效排解其抑郁癥狀,同時能夠改善產婦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4參考文獻
[1]樂小麗,童曉香.產后抑郁癥高危產婦的人際心理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14):167-168.
[2]汪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雜志社,1999:127-130.
[3]翟書濤.婦女精神衛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92-212.
[4]何可.產婦心理護理對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7):1 672-1 673.
[5]夏海鷗.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 351.
[6]湯莉梅.分娩過程中產婦心理問題分析及心理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2):94-96.
[7]茍文麗.分娩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0-52.
[8]徐惠萍.探討心理護理在產婦分娩過程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14(2):138-139.
(收稿2015-08-12)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14-0136-03